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范進中舉後瘋掉,是批八股文嗎?非也,有另一層面的考慮

范進中舉後瘋掉,是批八股文嗎?非也,有另一層面的考慮

在中國古代,科舉考試,是寒門子弟,改變命運的一個重要途徑。有的人,十幾歲就考上科舉,令人羨慕。而有的人,則八十來歲,還在參加科舉,好比唐朝的顧飛熊。更有的人,終身與科舉無緣,好比唐朝的孟浩然。今天,要給大家講的一個人,是清朝的舉子。它的名字,可謂家喻戶曉。我們在中學課本上,都學過這篇課文,他的名字,叫做范進。

范進年過50歲,才在科舉中取得名次,高中進士。誰知樂極生悲,一口濃痰,卡在了喉間,神志不清,整個人瘋掉。真是樂極生悲。更為不幸的是,他的母親,在同年,離他而去。如果說科舉制度是對士子們的摧殘,那麼,同鄉們對范進的各種侮辱與笑話,又是什麼呢?人情自古薄如紙。

《儒林外史》是一個系列的故事,范進瘋掉,母親去世,並不是范進命運的終結。范進沒多久清醒過來了。在他母親的墳前守孝三年。這是古代的一定規定,為了表達孝順。三年期滿,范進再次去參加科考,幸運之神,再次降臨。他又高中進士。這一次,他沒有瘋掉,鄉里的豪紳們個個來巴結他,以前瞧不起他的人,紛紛感到害怕。一朝進士,讓他看清了很多人的嘴臉。

雖說是五十四歲中得進士,大器晚成。但是范進之後的官路,在與周進的相互幫助下,一路做到了學政。不僅如此,范進還得以善終。范進這一形象,並不是去批判古代的八股文,而是在說中國一直存在的陋俗,當你混得不好的時候,別人對你冷眼相待。當你混得好的時候,他們又畏懼於你。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師識史事 的精彩文章:

細說唐朝科舉的三件奇葩事,「零錄取」,溫庭筠給8人做代考

TAG:師識史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