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為了製造可生物降解的一次性咖啡杯 這家公司把葫蘆種成了杯子形狀

為了製造可生物降解的一次性咖啡杯 這家公司把葫蘆種成了杯子形狀

為了減少塑料垃圾,一家設計公司正在用水果製作一次性咖啡杯。

它們是由葫蘆製成的,使用定製設計的3d列印模具,葫蘆和我們常見的南瓜都屬於葫蘆科。

該公司聲稱,這些可生物降解的杯子可以大規模生產,提供了比紙杯更環保的替代品。

葫蘆是一種生長迅速的植物,每個季節都會結出結實的果實。一旦乾燥,葫蘆堅固的外皮和纖維狀的內瓤就會變得防水。

幾個世紀以來,葫蘆在全球各地都被用作裝飾性或功能性容器,在中國它還因口小肚大被認為可以增加財運。

總部位於紐約的Creme公司採用了這種方法,利用定製的3d列印模具製作了自己的杯子HyO-Cups。

該工作室開發了一套可堆疊的杯子,模仿經典的多面玻璃杯子的輪廓,但使用的材料卻是葫蘆。

該設計工作室在一篇博客中說:「我們可以將葫蘆種植成可定製的功能性形狀,比如杯子和燒瓶,這些材料廢棄後可以進行堆肥,而不是像塑料製品那樣填滿垃圾填埋場。」

Creme表示,HyO-Cups是100%可生物降解的,可以顯著減少這種浪費。

他們最初在戶外種植,但遭遇了很多障礙,如天氣、寵物、濕度和水災。

他們現在在一個集裝箱做成的集裝箱實驗室里培育它們。他們說他們的下一步是在室內實驗室里種植。

該公司的業務經理塔尼亞·考夫曼(Tania Kaufmann)說:「這個靈感實際上來自日本人種植西瓜的方式。」

「它們是在模具中長成方形的,所以很容易運輸和堆放,所以我們認為我們可以用杯子和燒瓶形狀的模具來種植葫蘆。」

「Creme認為葫蘆是一種生長迅速的植物,每個季節都結出結實的果實,外皮很結實,內部有纖維狀的果肉。」

「葫蘆一旦晒乾就可以使用,歷史上我們的祖先就把葫蘆當作杯子一樣的容器。」

「Creme探索了這一有數百年歷史的工藝,使用3D模具將它們培育成功能性形狀,比如杯子和燒瓶,從而創造出可持續、可再生、無浪費的可降解產品。」

一個典型的紙制咖啡杯,通常內襯是不可持續的塑料聚乙烯,會產生超過100克的二氧化碳。

估計只有0.25%的廢物可在棄置後再循環再造。

2011年,估計每年有25億個咖啡杯被扔掉。

Creme設計團隊表示:「我們迫切需要改變目前這種『從搖籃到墳墓』的模式。」

「外賣杯子和包裝是日常生活的標準用品,但它們會產生大量的垃圾,最終進入垃圾填埋場,污染我們寶貴的水道和景觀。」

如果除了作為一種物質資源,大自然也能為這個世界性的問題提供一個解決方案呢?」

此前,2017年3月,立陶宛考納斯理工大學的科學家Paulius Pavelas Danilovas及其團隊研發出全新的可生物降解食品保鮮袋。該保鮮袋由主要由從植物提取的纖維素複合材料製成,新的材料還包括丁香精油和銀納米粒子。丁香精油通過結合自由基為這種保鮮袋提供了抗氧化性,銀納米粒子增加了通過殺菌產生了抑菌作用。

據研究人員介紹,這種保鮮袋在被丟棄後可分解,完全分解的時間不超過兩年。該大學目前正在研究如何使這項技術實現商業化。

巴斯大學的科學家研發出了一種可生物降解的塑料微珠。全新的微珠由從植物提取的纖維素製成,這意味著它們來自可再生能源。另外當隨著污水排入海洋之中後,這些微珠也會分解成無害的糖。

2016年,來自韓國理工大學的研究團隊研發出的可生物降解材料可以用於3D列印面部植入物,並且可以在植入之後促進組織再生,而原來的3D列印結構會在幾年內被人體慢慢分解吸收。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前瞻經濟學人APP 的精彩文章:

印度5G動態:本地公司負債也要加入 華為和三星等國際巨頭蓄勢待發
大型石油公司呼籲加強甲烷排放監管 特朗普或攪局

TAG:前瞻經濟學人AP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