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俗語:「老人招人嫌,死後欠三年」,很多人誤解,道出老人的辛酸

俗語:「老人招人嫌,死後欠三年」,很多人誤解,道出老人的辛酸

我國自古以來,都是一個非常講究孝道的國家,老祖宗流傳下來的傳統美德,教會我們做人的道理,讓我們的社會和諧繁榮,使得我們的民族長盛不衰。我們偉大的祖國這個大家庭,是有無數個小家庭組成的,只有把我們小家庭的事情處理好了,我們祖國這個大家庭才能夠和諧團結在一起。

而一個家庭中,考察一個人的人品,最基本的就是看他是否做到了孝順老人,人們常說百善孝為先,可是一向講究孝順的老祖宗為什麼說出「老人招人嫌,死後欠三年」這句俗語呢?這句俗語什麼意思,很多人誤解,道出了老人的辛酸。

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說,人上了年紀就會招晚輩們的嫌棄,而死後欠三年,並不是說老人死後還欠兒女們三年,我們都知道,在以前,家中老人去世後,做兒女的要守孝三年,但是他們沒有守,說的是做女兒的虧欠老人。很多人誤解成老人欠兒女的,這樣解釋才符合儒家思想的傳統道德。

老人辛辛苦苦一輩子,為了兒女操碎了心,不捨得吃不捨得穿,把兒女養大成人,等自己老了,應該是享福的時候。可是現實的情況又是怎麼樣呢?我們一向講究孝順,為何老人遭到晚輩們的嫌棄呢?其實我們仔細想想,這句話也就很好理解了。古時候人是主要的勞動力,而老人年老體弱,失去了勞動能力,並且還需要人來照顧,這樣一來就會遭到晚輩們的嫌棄。

由於古代生產力不發達,都是靠天吃飯,如果遇到什麼自然災害的話,那麼莊稼就會沒有收成,人們吃飯就成了問題。這時候老年人就成了家中的累贅,此時家中的年輕人都吃不飽,甚至還出現賣孩子的現象,在這樣沒有食物吃的情況下,沒有勞動能力的老人,就成了首先犧牲的對象。而在我們當今社會,其實這樣的事情也是時有發生,有一些子女不照顧老人,沒有盡到贍養老人的義務,他的這一行為遭到眾人的唾棄。

這句俗語的前半句大家都很好理解,後半句有人看到後就會誤解。老人在世的時候,遭晚輩們的嫌棄,等到去世以後,難道還虧欠他們?其實不是這個意思,老人毫無怨言的,一把屎一把尿的把孩子養大成人,老了沒有享受天倫之樂,怎麼還能虧欠女兒們啊?古時候家中老人去世,按照規矩作為女兒的要為長輩守孝三年的。

不管是從影視作品,還是史料記載中,我們都知道,即便是朝廷官員,如果父母去世,都要辭官回家守孝的,不然是要受到朝廷的責罰,同僚們看不起的。不管到什麼時候,一個不孝順的人,走到哪裡都不受歡迎,也不會有什麼大的出息,沒有人願意和一個不孝順的人結交成為朋友,成為商業合作夥伴的,因為這樣的人人品有問題。

其實在小編看來,老人在世的時候不對他們孝順,沒有讓他們安享晚年,死後對他們做再多又有什麼用呢?都說父母養我們小,我們養父母老,父母對孩子的愛雖然不求回報,他們在我們不懂事的時候從來沒有嫌棄過我們,呵護著我們一天天的長大成人。等到他們老的那一天,我們做女兒的,就是要照顧他們,善待他們,讓他們晚年幸福,不能讓他們老了老了,感到心酸。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老張愛歷史 的精彩文章:

俗語:「四十望財不比三,五十望人不親三」,謹記老祖宗的忠告
俗語:「寧讓門前有橫路」,下一句才是重點,蓋新房的值得一看!

TAG:老張愛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