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坐享數周清潔,一站式方案 iRobot i7+體驗

坐享數周清潔,一站式方案 iRobot i7+體驗

作為潔癖和懶癌的中度患者,既想要家裡保持乾淨一塵不染,又不想「為五斗土折腰」。最近工作越來越忙,掃地這項較為佔用時間的勞動,我們最終決定嘗試被朋友種草了的 iRobot 家的最新款:Roomba i7 掃地機器人和自動集塵系統 。

首先要說明一下我家的大體布局,我和女朋友住在一間一室一廳的房子里,戶型結構就是簡單的里外屋結構,加上最近工作越來越忙,掃地這項較為佔用時間的勞動,在用過了雞肋的手持吸塵器後,我們最終決定交給 i7 替我們完成。

Clean Base 自動集塵充電座、Imprint 技術和三重高效清潔系統,是我選擇 i7 的三個主要原因。

無論是之前用來吸塵的吸塵器還是清理床鋪的除蟎儀等等類似的產品,最讓我頭疼的就是清理集塵盒這個步驟,需要頻繁手動地去清理集塵盒,甚至有時還需要用手或者其他物件去清理集塵盒的縫隙,手不可避免的會被弄髒,相信用過這類產品的朋友都會有這樣的感受。

自動返回 Clean Base

而 Clean Base 自動集塵充電座就完美地解決了這個痛點,Clean Base 內置了集塵袋,當 iRobot 掃地機器人返回 Clean Base 自動集塵充電座後,Clean Base 自動集塵充電座隨即會自動開啟集塵,將掃地機器人集塵盒中的臟物通過 Clean Base 自動集塵充電座右下方的臟污疏散口吸到 Clean Base 自動集塵充電座內置的集塵袋中。「L」型的機身設計就是實現這個步驟的關鍵所在,基座傳來的巨大吸力,能將掃地機器人集塵盒中的垃圾轉移到機身內的集塵袋中,整個過程只需 3 秒,十分迅捷。

Clean base自動集塵前後對比

而且 Clean Base 自動集塵充電座中的集塵袋同樣經過了一番設計,每當我需要更換集塵袋的時候,只需捏起集塵袋背部的塑料卡片,集塵袋便會隨之封閉,避免灰塵或者臟物因為一陣風或者自己的一不小心而散落滿地,特別是像我這種家中多毛髮的情況,集塵袋滿了之後直接丟掉便是,杜絕了一切讓我需要重新打掃的可能性。

垃圾裝滿後扔掉即可

每個集塵袋可以容納 30 個掃地機器人集塵盒內的臟物,按照我們家兩到三天清掃一次的頻率來算,一個集塵袋可以整整使用兩到三個月,雖然集塵袋使用完之後還另需購買,但這樣算下來還是蠻划算的,而且現在新品上市電商購買都會附送 3 個集塵袋。

除了智能便利的自動集塵充電盒,iRobot i7 還有 Imprint 智能規劃技術,可以實現全屋自由規劃、定時定區清掃、地圖記憶等功能。

我們不妨來逐步演示體驗 Imprint 技術的強大。首先需要按照手機 APP「iRobot Home」上的提示連接上 iRobot 掃地機器人。

第一次連接掃地機器人

首次運行掃地機器人清掃的時候,它會初步構建起居住房屋的平面信息,以生成智能地圖,當然如果你像我一樣在買回來之前剛剛打掃完,也可以直接選擇跑動訓練功能構建房屋信息,在移動的過程中不進行打掃從而減少採集信息的時間。而且,掃地機器人構建的平面信息會隨著清掃次數的增加逐步完善,像我現在的房屋信息構建的已經比較完善了,家裡的牆角處都能夠準確打掃到,各種障礙物和傢具位置也一目了然。

構建房屋智能地圖

在軟體生成全屋的智能地圖後,我們還可以通過手動編輯的方式劃分房間中不同的區域。日常清潔時,點擊 APP 主頁的「清掃」,即可以選擇全屋清掃或是定區清掃,避免掃地機器人的工作與我們的日常活動產生衝突。比如家裡有客人要來,我們在餐廳準備食物時,就可以讓 iRobot 掃地機器人去清理客廳和其他房間。此外,分區清掃配合「預設」功能,設置好自動清掃時間,就可以很方便的實現定時定區清掃,讓智能清掃規劃更加人性化。

分區清掃

分房間清理

房間內分區清理

我們住的地方除了卧室和客廳,就只有廚房,因為周末在家做完飯偶爾會需要打掃,所以我們將掃地機器人按區域分成了卧室、客廳和廚房,分別每隔三天、兩天和七天打掃一次。時間就設定在早上 9 點我倆都離開家之後,這樣它就會在我們出門上班之後,自動開始打掃,並且在打掃完畢或者即將沒電的時候,自動返回 Clean Base 自動集塵充電座。

定時清掃

在前幾天我和女朋友出門旅遊時,我們同樣能通過手機端的 APP —— iRobot HOME,遠程控制掃地機器人,查看它是否按時完成了打掃任務,或者在回家前讓它全面地打掃一次。總的來說,搭配手機端的 APP,可以隨心所欲的控制掃地機器人。

查看清掃歷史

而由旋轉邊刷、雙膠組合膠刷和大吸力這三項組成的就是「三重高效清潔系統」,它不僅可以有效應對多種家居清潔環境,更是在日常保養和維護方面,做到了與 Clean Base 自動集塵充電座一樣方便簡單。

我仔細留心過 iRobot 掃地機器人的清掃過程,每次在打掃牆角或的這些角落的時候,旋轉邊刷都會將依附在縫隙的灰塵和碎屑掃到掃地機器人的清潔路線上,然後再依靠膠刷和大吸力將臟物吸入到掃地機器人內部的集塵盒中。

打掃牆角

而機器底部的雙效組合膠刷,相比普通的毛刷更適用於地板、地毯和地磚等多種地面類型,例如我家這種地毯和地磚混合出現的情況。而且相比毛刷,橡膠材質的刷頭在清理頭髮這些容易纏繞的垃圾時會更加方便,通過膠刷一側的彈扭即可拿出膠刷,此外,所清理的毛髮都集中在膠刷兩側,清理和保養起來也很方便。

毛髮聚集在膠棒兩側

除了掉落的頭髮,灰塵則是另一項需要打掃的禍源之一,在擁有三重高效清潔系統的同時,掃地機器人集塵盒內的高效過濾網,能夠幫助我們解決室內的粉塵問題,還能夠吸附絕大多數的黴菌、花粉、蟎蟲和貓狗過敏源。

清掃咖啡粉

經過這一段時間對 i7 的使用,用掃地機器人來定時打掃房間已經變成了我的一種生活習慣甚至樂趣。精準的房屋信息採集、高效快捷的清潔效率和人性化的清理及功能設計,i7 通過獨特的體驗創新改變了我對智能家居產品的看法,也讓我再無需親自動手,便可以輕輕鬆鬆坐享數周清潔。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ZEALER 的精彩文章:

「科普」2019年之後才是入手 Switch 的最佳時機?看完文章秒懂!
5G 和?10 倍混合光學變焦,2019 OPPO 創新大會亮點解讀

TAG:ZEALE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