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貝聿銘:把金字塔搬進盧浮宮的華人建築師

貝聿銘:把金字塔搬進盧浮宮的華人建築師

貝聿銘:把金字塔搬進盧浮宮的華人建築師

貝聿銘:把金字塔搬進盧浮宮的華人建築師

——

說到現代建築,中國似乎一直處在一個較為尷尬的境地。直到上世紀末,國際社會一直認為中國既無大師,也沒什麼地標性現代建築。來中國能看的只有如故宮、長城、西湖等舊時的景點。

其實各地倒是都搞了一些「極具特色」的地標,但在缺乏成熟建築理念,又沒什麼創意思想的背景下,做出來的這些建築就頗有些成了奇形怪狀的笑話。

淮南奧林匹克公園的「乒乓球拍」建築、重慶火車站的「速食麵」大樓,乃至於酆都後腦勺可以住人的玉皇大帝雕像,前段時間火了一陣的河北天子大酒店等等,都是此類代表。

貝聿銘:把金字塔搬進盧浮宮的華人建築師

群魔亂舞般的「中國現代建築」

但中國,真的沒有屬於自己像樣的現代建築嗎?去過蘇州博物館新館的人肯定要在第一時間提出異議。這座歷時7年建成的園林式博物館,不管是與周邊環境融為一體的低調典雅外觀,還是處處藏美的精巧內部設計,都令觀者叫絕。

蘇州博物館,就是中國式現代建築的代表作。

貝聿銘:把金字塔搬進盧浮宮的華人建築師

蘇州博物館一隅

而蘇州博物館的設計師,正是被譽為「現代主義最後一位建築大師」的貝聿銘先生。

他曾頂著全法國人民抗議的壓力,使出渾身解數在盧浮宮的改造工程中完成了玻璃金字塔入口設計,給全法人民來了一出「真香體驗」。他的公共建築作品遍布世界各地,美國、法國、德國、日本,在哪建就成了哪的地標性建築。

貝聿銘:把金字塔搬進盧浮宮的華人建築師

中國銀行香港大廈

蘇州博物館,是時年89歲的他送給家鄉的一份大禮。建完蘇州博物館,他馬不停蹄地趕往阿拉伯半島的卡達,又用了兩年時間建下伊斯蘭藝術博物館作為自己大型公共文化建築生涯的收官之作。

90歲高齡的他西裝革履,戴著安全帽在工地與搭檔們談笑風生的樣子,堪稱傳奇。

貝聿銘:把金字塔搬進盧浮宮的華人建築師

貝聿銘先生

貝聿銘先生於1917年生於廣州,但他實則為蘇州名門望族之後。貝先生的父親貝祖貽曾任中華民國中央銀行總裁,也是中國銀行創始人之一。

彼時局勢動蕩,貝聿銘也隨著東奔西闖的父親到處漂泊。他生於廣州,在香港度過童年,10歲時回到上海讀書。貝聿銘出身那年,貝家買下了蘇州著名園林獅子林。在上海讀書的八年間,每年暑假他都回到獅子林度過。

貝聿銘:把金字塔搬進盧浮宮的華人建築師

獅子林中的年輕貝聿銘

父親事務繁忙,貝聿銘自幼由知書達理的母親照顧教養。母親是虔誠的佛教徒,待人和善,交友廣泛。可惜貝母在其13歲時患癌去世,對他及家裡人而言,無疑是一個沉痛的打擊。

漂泊著懵懂看世界的童年、家族園林中生活的少年時代,還有溫和賢良母親的家教,構成了貝聿銘傳奇人生的基石與關鍵元素。我們可以看到,後來那個思想開放又溫文爾雅,設計出諸多尊重文化、歷史與自然的建築的貝聿銘,無處不展現出這些自幼受到的教育的影響。

貝聿銘:把金字塔搬進盧浮宮的華人建築師

貝聿銘(左一)與家人的合影

1935年,嚮往外面世界的貝聿銘啟程前往美國求學。這一年,他18歲。

一頭扎進建築學領域的他從賓州大學到麻省理工再到哈佛大學,用了整整11年時間拿下哈佛大學建築碩士學位。求學期間,貝聿銘在圖書館接觸到現代建築運動創始人勒·柯布西耶(Le.Corbusier)的書,隨即成為了他的忠實粉絲。

後來他說:「我至今仍記得勒·柯布西耶來到麻省理工時的情景,與勒·柯布西耶在一起的那兩天可以說是我建築教育中最重要的兩天。」這個可愛的「迷弟」甚至給自己配了一副跟偶像同款的眼鏡。

貝聿銘:把金字塔搬進盧浮宮的華人建築師

現代建築運動創始人Le.Corbusier(左)與貝聿銘(右)

更難能可貴的是,貝聿銘不是迷信權威的泛泛之輩。在哈佛大學攻讀碩士學位期間,他師從當代建築大師沃爾特·格羅佩斯(Walter Gropius)。當時建築界的主流是現代主義將逐漸演變成為國際統一風格。

而貝聿銘對此大膽提出了質疑,他可能是第一批意識到建築設計應順應文化多樣性的現代主義建築師。1946年,貝聿銘設計了一座「上海藝術博物館」作為自己的畢業設計,被老師格羅佩斯稱為「我見過最精緻的學生作品」。

貝聿銘:把金字塔搬進盧浮宮的華人建築師

貝聿銘畢業設計圖紙之一

碩士畢業後,這位優秀的學生隨即收到了哈佛大學的邀請,成為建築系的一名助教。教了兩年書,生性活躍的貝聿銘愈發覺得這不是自己想過的生活。

藏著一身才學的他想出去看看這個世界,想接觸更多精彩的文化,想有一片施展抱負的天地。1948年,31歲的貝聿銘離開了安靜的校園,來到車水馬龍的大城市紐約。他的建築師生涯,就此拉開序幕。

貝聿銘:把金字塔搬進盧浮宮的華人建築師

剛「出道」的貝聿銘

剛到紐約的他,就受到了慧眼識珠的房地產大亨威廉·齊肯多夫(William Zeckendorf)的盛情邀請。與大多數看不起房地產商的設計師不一樣的是,貝聿銘與齊肯多夫接觸後同意加入了他的公司,並擔任建築部總監。

自幼漂泊,見多了各色各樣人的貝聿銘不會隨大眾輕易否定某一類人。東方人的這種謙遜及對所有人的尊重最終給他帶來了豐厚的回報,他與齊肯多夫成為了十分要好的合作夥伴。

貝聿銘:把金字塔搬進盧浮宮的華人建築師

貝聿銘與齊肯多夫

在長達7年的互利共贏合作後,貝聿銘才選擇成立自己的工作室——I.M.Pei & Associates聯合事務所。睿智的他意識到一直設計公寓或者私人豪宅儘管收益頗豐,卻難以體現自己的學識及產生影響。

貝聿銘開始將目光轉向各種公共建築的招標。此時,在與齊肯多夫合作過程中接觸到的上流社會關係,還有他自身極強的交際和親和力,成為了他事業成功的極大推手。

貝聿銘:把金字塔搬進盧浮宮的華人建築師

貝聿銘出席波士頓市議會聽證會

1961年,貝聿銘拿下的美國國家大氣研究中心項目是他建築生涯中一個重要的里程碑。在此之前,貝律銘事務所所有已完工的項目都是都市中的高樓大廈。而這個項目,是在市郊海拔1829m高的科羅拉多山脈上興建科研中心。

面對另外5位實力強勁的競爭對手,在知名建築師都以「超預算」為日常的時候,他抓住了這個國家項目資金不足的特點,最終以精準控制預算的能力還有討喜的人格特質在匿名投票中勝出。

貝聿銘:把金字塔搬進盧浮宮的華人建築師

國家大氣研究中心的周邊環境

而面對甲方羅伯茨教授的各種要求:「由一處到另一處要有5種不同的選擇,沒有指引的話,人們分辨不出何者是最佳途徑。」 ——以激勵無目的性的交往互動。

還有「請讓建築不要顯眼」、「請保存基地的所有野花」、建築要有前瞻性以彰顯大氣科學的地位等等要求,貝聿銘也竭盡自己所能一一滿足。

貝聿銘:把金字塔搬進盧浮宮的華人建築師

貝聿銘與夫人在工地檢視研究中心的混凝土樣版

1967年5月10日,建築落成。從各界的反應我們可以看出貝聿銘的大獲成功:本來美國法令規定按這麼高的海拔是不給供水的,但出於獎勵建築對環境的保護及精簡的預算,政府不僅為研究中心提供了供水,後來還出資買下旁邊的另一塊地供其擴建。

而在研究中心人氣太滿以至於空間不夠用時,沒有一個人願意搬離到山下交通更便利的另一處研究場所。因為建築的造型非凡獨特,後來伍迪·艾倫在影片《傻瓜大鬧科學城》(Sleeper)中,還把這裡取景為21世紀地球政府的總部。

貝聿銘:把金字塔搬進盧浮宮的華人建築師

美國國家大氣研究中心

經此一役,貝聿銘在美國建築界算是真正打響了自己的名聲。

1963年,肯尼迪總統遇刺身亡,震驚全美。隨後其妻子傑奎琳牽頭,擬建一座紀念肯尼迪總統的建築。眾多名家討論後提供給了她三個備選的建築師:密斯、路易斯·康以及貝聿銘。

貝聿銘:把金字塔搬進盧浮宮的華人建築師

貝聿銘與肯尼迪紀念圖書館模型

最終,貝聿銘脫穎而出拿下設計權的故事向來為人所津津樂道。他事先暗中了解了肯尼迪夫人的興趣與愛好,在她來之前重新布置了整個事務所。

最終,精心準備的建築界新秀貝聿銘以優雅的紳士范及展現出的充分尊重,當然還有自己超前的設計理念打動了傑奎琳,打敗了高傲的密斯和邋遢的路易斯·康這兩位大師級建築師,拿下肯尼迪紀念圖書館的設計權。

貝聿銘:把金字塔搬進盧浮宮的華人建築師

貝聿銘與肯尼迪遺孀傑奎琳

總是滿面春風,又優雅謙遜的貝聿銘在美國上流社會如魚得水。

1974年到1978年四年間,他又設計建設了華盛頓國家美術館東館。這又是他設計建築能力的一次突破體現:為了適應變化的各種展品,他設計的展覽室竟可以隨意調整形狀、尺寸以及天花板,空間使用極其靈活。

這次,他在建築界的名聲傳出了美國。法國總統密特朗「盯上」了他。

貝聿銘:把金字塔搬進盧浮宮的華人建築師

貝聿銘在華盛頓國家美術館東館

1981年,法國新上任的總統面對萎靡不振的局勢,提出新一輪的文藝復興——「文化興邦」政策。其中最大的工程之一就是盧浮宮的改造工程。

彼時的盧浮宮,因為不能適應大流量的遊客參觀以及藏品堆積等等問題,已經被評為法國最不值得去的景點之一,亟待改造。但由誰來接手這個棘手的設計,是一個大問題。

貝聿銘:把金字塔搬進盧浮宮的華人建築師

1953年的盧浮宮

自詡藝術修養過人的密特朗不放心負責的部門。決心插手盧浮宮的改造設計人選。他邀請了全球知名的15位博物館館長一起商討,結果有13位推薦了貝聿銘。

然而當他找到貝聿銘想請他參與投標時,已經62歲的老貝略一思索,給了一個出人意料的答覆:「我已經老了,沒有精力參與競爭。你要不就直接給我,投標就算了。」

貝聿銘的要求沒有為難住密特朗多久,他深知這個人就是改造盧浮宮的最佳人選,當即敲板「欽定」貝聿銘事務所負責盧浮宮的改造工程。

貝聿銘:把金字塔搬進盧浮宮的華人建築師

貝聿銘(右二)與法國總統密特朗在盧浮宮施工現場

然後,法國民眾就炸開了鍋。「我們不要一個華人美國建築師來設計我們法國的盧浮宮」之類的呼聲此起彼伏。

貝聿銘趕緊掏出了自己的設計方案——一個玻璃金字塔入口及解決文物儲藏問題的巨大地下空間展區設計。這回,高傲的法國民眾簡直想暗殺這個企圖「破壞」他們歷史建築的外國人了。

貝聿銘:把金字塔搬進盧浮宮的華人建築師

貝聿銘與盧浮宮設計模型

貝老與不被理解的盧浮宮模型的一張合影,可能是他罕見的沒有露出經典「貝式微笑」的照片。因為當時,他跟全體法國人爭吵、遊說、解釋了整整兩年。這點上,他倒一點都沒有表現出「我老了」的感覺。

民眾不服,他上電視做了一場深情的演說:「我來自擁有古老文明的中國,一切設計都會尊重法國的歷史。」闡述自己的種種設計經驗和理念。高傲的法國上流社會譏諷他,他就去探訪並說服了聲望極大的前總統夫人蓬皮杜。

貝聿銘:把金字塔搬進盧浮宮的華人建築師

法國前總統夫人克洛德·蓬皮杜

而總統的對頭政黨藉此攻擊他,他竟拜會了當時的巴黎市場,也是密特朗最大的政敵希拉克。他侃侃而談「作為一個文明國度應有的開放心態」、「開放盧浮宮,就意味著開放巴黎」,希拉克最終公開聲明支持貝聿銘的盧浮宮改造計劃。

兩年後,盧浮宮改造工程的全民公決通過。貝聿銘才終於舒了一口氣。然後,他做了一件更「過分」的事情。

貝聿銘:把金字塔搬進盧浮宮的華人建築師

盧浮宮改造工程開啟 老貝又得意地笑了

當時法國政府的財政部辦公地點就在盧浮宮裡面,而他們堅持不肯搬出這個豪華的辦公地點。而盧浮宮的改造工程又得問他們批資金,沒有人敢得罪財政部強制要求妨礙了施工的他們搬出去。

而「狡黠」的貝聿銘請來了法國媒體,報道財政部佔用國家歷史古迹作為辦公室,影響了全民公決通過的盧浮宮改造工程的進行。「借刀殺人」地通過輿論的壓力把財政部請出了盧浮宮。

1989年,盧浮宮改造工程完成。玻璃金字塔,寬敞的地下展覽區,合理的觀眾遊覽通道走廊全面落成。在盧浮宮中,他接受了法國密特朗總統授予的法國榮譽軍團勳章騎士勛位。貝聿銘,成了很多法國人心中的英雄。

貝聿銘:把金字塔搬進盧浮宮的華人建築師

笑容進一步「放肆」的老貝

改造完成後,大量的遊客開始重新湧入盧浮宮。原來年人流量只有300萬人的盧浮宮,直接加了一倍變成年人流量600萬人次的世界頂級博物館。

而很多觀眾不願從原來的門進入盧浮宮,排長隊也要從貝聿銘設計的玻璃金字塔入口進入裡面。其中肯定不乏之前高舉反對旗幟的法國人,真是一次歷史上現實版的「真香警告」。

貝聿銘:把金字塔搬進盧浮宮的華人建築師

如今的玻璃金字塔已經成為盧浮宮的形象代表

在盧浮宮的改造工程上,貝聿銘這位華人建築師展現出來的堅韌毅力、過人的策略及外交手段無不令人叫絕。

對於法國盧浮宮的改造項目,他直言「大部分人喜歡老的方法而很難接受改進或者改造,但在現代做建築就應該現代主義。」而對於國內的現代建築,他委婉卻一針見血地指出建高樓後加個中國式屋頂,那是生硬的中國現代建築。

貝聿銘:把金字塔搬進盧浮宮的華人建築師

貝聿銘先生在北京接受採訪

很多人在介紹貝聿銘先生時會太過側重他過人的外交能力和人格魅力,而忽略了他紮實的建築設計功底及文化認知、學習能力。

他能做到不管在何地、為什麼人做設計,都贏得滿堂喝彩,最主要的原因還是他充分的準備,對別人歷史文化的尊重以及自身過硬的專業能力和素養。

貝聿銘:把金字塔搬進盧浮宮的華人建築師

貝聿銘先生在施工現場

畢竟,貝聿銘先生不僅是在上流社會如魚得水的貴族藝術家,更是90歲還戴著頭盔在施工現場談笑風生的老派硬核建築師啊。

資料來源:

築夢天下:華裔建築師第一人貝聿銘

人物 貝聿銘與蘇州博物館新館

Paul Goldberger on I.M. Pei at 100

口述中國:建築師貝聿銘 四合院是中國的代表建築

貝聿銘在博物館設計中對「光」的探究:從黑暗的混凝土空間到明亮的玻璃金字塔

他是建築家裡最會玩交際的大師——貝聿銘

高源美境,場所精神:美國國家大氣研究中心

聚焦:百歲貝聿銘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手望Sowarm 的精彩文章:

藝術叛徒劉海粟:16歲當美院院長,與徐悲鴻針鋒相對了一生
別再說藝術生好考了,央美的試題你看得懂嗎

TAG:手望Sowar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