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萬曆中日朝三國大戰,影響東亞格局三百年
明朝萬曆年間,東亞的日本、朝鮮、大明三個國家展開了一場持續七年之久的大戰爭,萬曆朝鮮戰爭對於東亞的政治軍事格局影響十分深遠,此後300年間東亞三國都因為萬曆朝鮮戰爭產生了巨變,日本進入了德川幕府時代,朝鮮淪為中國附庸,而大明被崛起的大清所滅,一切都因為這一場戰爭。
萬曆朝鮮戰爭是東亞戰史上較為精彩、較為曲折的戰例,「其軍威之盛,戰勝之速,委前史所未有」。交戰的三方,除朝鮮戰績不佳外,明軍和日軍均有上佳表現,雙方都遠離故土,在實力相近的情況下,除了戰場交鋒,政治和外交上也都有摩擦,最終因為豐臣秀吉戲劇性的離世使戰爭結束。豐臣秀吉是發動萬曆朝鮮戰爭的元兇,本能寺之變后豐臣秀吉在織田氏諸家臣內部鬥爭中勝出,建立了太閣政權,結束了戰國亂世,完成日本統一。豐臣秀吉的野心是建立亞洲大帝國,他執意發兵攻打大明,但由於朝鮮的李氏王朝拒絕投降,於是豐臣秀吉率先發兵攻打了朝鮮。
日本方面,豐臣秀吉令德川家康、前田利家、上杉景勝、蒲生氏鄉、伊達政宗將旗下軍隊集結,十餘萬大軍分三路並進,一舉佔領朝鮮。日本軍團的總指揮官為宇喜多秀家,在他的攻勢下朝鮮根本無力抵抗,只用時半月就攻下了朝鮮王京漢城。朝鮮面對日本的侵略無力組織抵抗,朝鮮宣祖李昖倉皇出逃平壤,後又流亡至中朝邊境的義州,並遣使向宗主國明朝求援。當時朝鮮全國八道已失,僅剩平安道以北,靠近遼東半島義州一帶尚未淪陷,基本已經亡國,想要光復,不藉助明朝的兵力根本不可能。
明朝對於朝鮮的告急憂心忡忡,一方面擔心朝鮮與日本同謀,假借求援之名,引明軍入朝鮮殲滅;另一方面也擔心朝鮮淪陷後日本侵略中國。最後明朝朝廷認為「倭寇之圖朝鮮,意實在中國,而我兵之救朝鮮實所以保中國」。兵部派遣了7萬明軍遠赴朝鮮,命李如松總理軍務,與日本在朝鮮境內作戰。明軍與日軍針鋒相對,雙方互有勝負。同時朝鮮水師也在海戰中與日本水師對抗,朝鮮全羅道左水使李舜臣,在玉浦海戰中偷襲日本水師,消滅日本水師半數軍艦。雖然日本並未喪失制海權,但朝鮮的大捷也極大振奮了朝鮮軍民抗敵的信心。
豐臣秀吉於1598年在京都伏見城逝世,萬曆朝鮮戰爭不久後以日本軍隊退出朝鮮而告終。萬曆朝鮮戰爭雖然完結,但豐臣秀吉集團元氣大傷,不久便被德川幕府推翻,日本進入了德川幕府時代;而朝鮮因為兵禍連年,國勢一蹶不振,徹底淪為中國的藩屬;大明也因為遼東精銳損失嚴重,無力阻止後金崛起,坐視努爾哈赤勢力日益壯大。
※中國用二十萬箱速食麵換購一架蘇—27戰機
※魯迅24年工齡,一共掙了多少錢?
TAG:清風明月逍遙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