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無界限 兩代難幸福
孩子回家後如果先玩手機、看電視,父母往往會忍不住一遍遍提醒「什麼時候寫作業?」孩子難免心生反抗之意,甚至吶喊「你別管」「不用你操心」;孩子想給同學送生日禮物,父母總會給出特別具體的建議:「送他一本相冊吧,既經濟實惠又有紀念意義」;即使孩子提出自己的想法,父母也會以不合適為由否定孩子的創意;孩子習慣性指使父母幫他拿東西,父母一邊責備「你啥時候能養成個好習慣啊」「你咋這麼懶」,一邊把東西遞到孩子手中。
這些常見的家庭教育場景中,父母享受著被依賴的成就感,執著地扮演「拯救者」,卻無法察覺自己已經侵犯到孩子的自由空間;或沉溺於所謂的「好父母」形象,順從地扮演被孩子侵犯的「犧牲者」,結果本該相互獨立的兩個人,就活成了親子共生體,相互束縛、相互牽制,均無法活出真實的自己。
界限不清、相互牽絆的親子之間,往往進行著相互犧牲的索取,成為兩個靈魂無法獨立的人。
父母越操心 越「看不見」孩子
愛操心的父母往往深信「我若不管,一切亂套」。
操心,往往意味著父母角色里想保護的原始衝動,以及對自身經驗體系的絕對自信。這樣的信念體系,確實能在概率上最大限度保證結果的正確性,難怪父母會對調整、指導、提醒孩子樂此不疲,甚至擔心因自己調整、指導得不夠,導致孩子走所謂的彎路,於是越發操心,要做盡職盡責的父母。
然而,事實卻是,父母越操心,就越「看不見」孩子,越會陷入雙向無自由的惡性循環。
父母之所以焦慮,往往是因為對孩子的行為缺乏掌控而感到安全感匱乏,於是跨越界限進入孩子的領地,試圖通過安排孩子來獲得掌控性,獲取更多安全感。比如孩子放學回家想先玩遊戲,父母因不能充分信任孩子而過度干預,孩子的對抗則因為自己的安排被擾亂、玩耍的連續性和自由感被破壞,目的是守護自由。
如果父母和孩子達成契約:放學回家先玩30分鐘就去學習,雙方就會進入一種以信任為基礎的雙向自由。父母擁有內心的寧靜,不會頻頻干擾孩子的行動;孩子擁有一定自由的時間,不因被頻繁打擾而產生不滿情緒甚至攻擊行為。
父母干預多 孩子難自信
習慣於過多干預的父母,時間、精力大部分投入到孩子身上,孩子的成長空間被高度壓縮,自我得不到舒展,人格發展受到抑制。最終陷入父母身心疲憊、孩子卻難有作為的惡性循環。
習慣於過多干預的父母,認為只要孩子按照自己的方式行事便會獲得好的結果,變得更加自信。可是實際情況恰恰相反,孩子按照父母的意志行事,培養的其實是父母的自信,孩子並不能因此而變得更加自信。
「我不管孩子,他怎麼做好?」這樣想的父母把自己當成拯救者,卻不知一個人只有自己拯救自己才能獲得自信。父母越操心,越會為孩子設計清晰的路線,對孩子的掌控心越來越強。而孩子卻因為缺乏體驗乏,很難形成自己獨立的信念體系。簡而言之,孩子並不清楚種下一個「因」,會收穫怎樣的「果」,一旦離開父母就很難做出正向的選擇。而離開父母后孩子的表現,才能驗證出孩子能力的強弱。
根據美國心理學家戴維·邁爾斯在《社會心理學》中提及的阿伯汗·特澤的自我評價維護理論,個人的自我概念可能會因為別人的行為而受到威脅,威脅的程度則取決於對方與我們的親密度,以及該行為與我們的相關程度。因此,父母的教育行為,某種程度上預言了孩子的未來。
如果父母經常跨越界限去干預孩子、指導孩子,孩子會據此認為自己不夠聰明、不夠有創意,無法獨立來克服困難、解決問題,因此對父母產生過多依賴。父母如果在孩子的依賴中找到自身的價值感,干預就會越發樂此不疲,以此來證明自己對孩子的成長多麼必要且緊急。
但事實上,孩子不經由探索、經歷來完成創造的過程,最終造就的是自卑、自我壓抑、創造力被遏制、自我價值感極低的生命。正如奧地利精神病學家阿爾弗雷德·阿德勒在其《兒童教育心理學》中所言:「關於人的發展有一個根本的事實,那就是人的心理總是充滿著有活力的、有目標的追求。自出生起,人就不斷地追求發展、追求偉大、追求完善和優越的美好圖景。」
擁有自我價值感,是孩子精神生命的動力。過度操心的父母,用自我意志替代孩子的意志,甚至替代孩子的成長曆程。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留下的都是父母雕刻的痕迹,幾乎「看不見」孩子自我發展的蹤跡。
父母越無私 孩子越自私
「做什麼事都是圍繞著他轉,我的生活里幾乎都是孩子的事情,我付出了那麼多,實在想不通問題究竟出在哪裡?」這些父母自哀、自憐、委屈,搞不懂為什麼無私的愛卻培養出了自私的孩子。
孩子所謂的自私,伴生的是父母自我的缺失。有個大家耳熟能詳的故事:一個媽媽每次吃飯都把魚身夾給孩子、魚頭留給自己。久而久之,每次孩子都主動夾魚頭給媽媽,媽媽心裡難受又難言,心想:「孩子都這麼大了,怎麼還不知道心疼人?」媽媽認為孩子不懂事,孩子卻認為媽媽喜歡吃魚頭所以每次都留給她。這個媽媽怪孩子自私,卻不知原因就是她在「善意的謊言」中的自我缺失。
父母自我越缺失,孩子前行越困難。如果父母是為孩子而活,心被孩子的一舉一動牽絆著,試圖通過自我壓縮來實現孩子的自我強大,實質卻是藉助孩子的身體來實現自我。也就是說,父母自我的喪失,也會導致孩子無法找到自我。
日本教育心理學家加藤諦三先生在《情感暴力》中對此有深刻的解讀:「『只要你幸福,我怎樣都可以』這句話,本質上是希望孩子能讓『我』幸福,希望孩子覺得能有『我』這樣的父母何其幸運。表面上看並沒有對孩子要求什麼,實際上卻給孩子的心扣上了一把大鎖。」
其實,父母自我犧牲式的代價和貌似沒有期望的期望,孩子是能察覺到的。背負著父母「勞苦功高」的壓力,孩子或者步履維艱地前行,或者基於趨利避害的本能放下重擔不再背負。父母之愛,就這樣淪為孩子成長路上的羈絆。
劃清界限 解放兩代人
真愛的目的永遠都是為促進心智的成熟,這是美國心理學家斯科特·派克在其《少有人走的路——心智成熟的旅程》中極力倡導的。父母必須首先做出分離的姿態,想改變孩子,先改變自己,
父母要忍住干涉孩子、替孩子承擔責任的衝動,學會愛中管教、劃清界限,分清自己的事和孩子的事。通過一句「你覺得呢」,把孩子的問題溫柔地還給孩子,就是把做決定的責任歸還給孩子。當然,這並不意味著父母啥也不管,父母還必須承擔引導的職能,引導孩子自己去尋找答案,讓孩子既感受到父母的關懷,又積極自主思考。父母明確劃清界限,由包辦型轉為引領型,孩子就得到選擇的機會,自行評估選擇方案,承擔相對應的行事後果,因此變得獨立而自律,父母也就不至於感覺疲憊了。
當孩子試圖侵犯父母的界限時,父母可以說:「我手頭有正在忙的事情,不能幫你了,你自己解決一下吧。」父母懂得維護自我空間,孩子才能尊重父母,不逾越界限,逐漸走出依賴獲得獨立意識。互相依存的雙方,其中一方的變動會引起另一方的調整和自動匹配。當孩子試圖越界時,父母溫和地拒絕,孩子只好自行解決問題,這個過程就是孩子建立自我的過程。
劃清界限的標誌,就是明確區分「你」和「我」,實現親子之間的雙向解放。真正的父母之愛,是通過當下的教育幫助孩子發展出未來獨立生存的能力。父母守護自己的界限,活出自我,教會孩子尊重他人的自由空間,給孩子更多自主探索的空間和自由,才能發展出孩子獨立應對世界的能力。
(作者系中國家庭教育學會會員,「和潤萬家」創始人)
《中國教育報》2019年03月21日第9版
※人大附中思想政治教研組:堅持鑄魂育人,做好學生「拔節孕穗」期的灌溉者
※在包容開放中堅定文化自信
TAG:中國教育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