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書畫 > 趙孟頫不但能寫,還能畫

趙孟頫不但能寫,還能畫

《飲馬圖》

趙孟俯(1254—1322)元代書壇領袖,一代書法宗師,而他的繪畫藝術,不僅以其超邁的繪畫技法給人以形象美感,更重要的是,往往在這些母題的繪畫作品中,寄託著自己的思想情緒。

《人馬圖》

趙孟俯嘗自喻為千里馬,但他的濟世願望只是一廂情願,元廷並沒有讓他施展政治抱負與經世之才,而是讓他在發頌詞、寫經文中消磨歲月,他的行義達道自然成為泡影。

《鵲華秋色圖》

趙孟頫是有元一代的書畫泰斗。人物、鞍馬、山水、花木、竹石、禽鳥,各種題材,下筆皆成妙品。猶如學習書法一樣,他學畫也是在復古的精神下博採眾長,而後自成一格。尤其是他在書法、詩文、音樂、鑒賞和考據諸方面的學養,以及奔走南北的閱歷,對他繪畫風格和藝術思想的形成,產生了深刻的影響。

《老子像》

《諸葛亮像》

《松蔭高士圖》

《石渠寶笈·三編》延春閣著錄。設色絹本,畫清泉漱石,長松蔭坡,二人藉地趺坐,一彈阮咸,一停琴聽之,童子盤捧安榴以進。款:延祐七年(1320)三月五日。子昂畫。無印。鑒藏寶璽:五璽全。

局部(1)

局部(2)

局部(3)

局部(4)

《蕭翼賺蘭亭圖卷》

趙孟俯壯志難酬,又難以擺脫元廷的羈絆,宛若和平時代禁苑中的千里馬,只能充當「太平盛世」的車衛儀仗,「老向天閑無戰功」而已。他的鬱郁不得志的自憐之心,乃在《浴馬圖》、《人騎圖》、《奚官調馬圖》、《秋郊飲馬圖》等作品中宣洩無遺。

《人騎圖》

趙孟俯的馬圖用意含蓄深沉,以百無聊賴之形象,巧妙地折射出他懷才不遇、失去自由的內心痛楚,也與其「在山為遠志」,秉承母訓應召仕元,卻遭人猜忌,落得個「出山為小草」的尷尬境地。

《調良圖》

此幅白描畫一人一馬,在疾風中,衣袖與鬃鬚隨風飄揚飛動。幅中的人馬,用細勁的中鋒筆法描繪,生動而傳神,呈現豪邁而沉潛的意態,雖筆意精練,卻神形具全。畫中瀰漫出一種蕭疏清遠的氣息,與漢馬的剽悍、唐馬的華貴趣味,大不相同。

局部(1)

局部(2)

局部(3)

局部(4)

局部(5)

局部(6)

局部(7)

局部(8)

《蘭亭修禊圖卷》

修禊,源於周代的一種古老習俗,即農曆三月上旬「巳日」這一天,人們相約到水邊沐浴、洗濯,藉以除災去邪,古俗稱之為「祓禊」。後文人飲酒賦詩的集會,也稱為修禊。春日踏青有「春禊」,秋日秋高氣爽,文人怎能辜負這大好時光,自然會有「秋禊」,時間一般是在農曆七月十四。歷史上最為有名的修禊,當數蘭亭修禊和紅橋修禊。蘭亭修禊的召集人,則是東晉名士、大書法家王羲之。東晉永和九年三月三日,王羲之與名士謝安、孫綽等四十一人,於會稽山陰的蘭亭水邊,做流觴曲水之戲。遊戲充滿文趣,各人分坐於曲水之旁,借著宛轉的溪水,以觴盛酒,讓盛滿美酒的觴順流而下,置於水上停於某人之前,他就必須即席賦詩。

他們一邊喝酒一邊作詩,也發表一些議論。這天,有二十六人作詩,編成了詩集《蘭亭集》。大家推舉王羲之寫一篇序。王羲之為其作序,千古不朽的《蘭亭集序》就這樣誕生了。王羲之乘興作《蘭亭集序》,文采燦爛,雋妙雅迪,書法更是遒媚勁健,氣勢飄逸,被後世推為「天下第一行書」。序中寫道:「永和九年,歲在癸丑,暮春之初,會於會稽山陰之蘭亭,修禊事也。群賢畢至,少長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帶左右,引以為流觴曲水,列坐其次。雖無絲竹管弦之盛,一觴一詠,亦足以暢敘幽情……」

《西圖雅集圖》

西園為北宋駙馬都尉王詵之第,文人墨客多雅集於此。元豐初,王詵曾邀同蘇軾、蘇轍、黃庭堅、米芾、蔡肇、李之儀、李公麟、晁補之、張耒、秦觀、劉涇、陳景元、王欽臣、鄭嘉會、圓通大師(日本渡宋僧大江定基)十六人遊園。元祐年間,京中文人學士圍繞在蘇軾周圍,擁戴他為文壇盟主。史稱「西園雅集」,眾人認為可與晉代王羲之「蘭亭集會」相比。

《吹簫仕女圖》

此圖畫仕女吹簫,坐於一矮塌上,其描繪細緻接近於白描,只頭髮、衣領、衣帶處稍稍設色。背景處以墨色烘染山石。不設勾勒,與前景的白描仕女形成鮮明對比。

《洞庭東山圖》

趙孟俯喜畫江南山村水鄉, 多寫文人隱逸的生活情趣。在筆墨技法上, 兼善工筆和寫意, 呈多種面貌。《洞庭東山圖》畫洞庭湖東山之景。東山山勢非高,圓渾平緩,山徑曲折,雲霧迷濛,崗巒隱約。湖面波光掠影,一葉輕舟,由左方駛向對岸,岸上一人待渡。近處坡石,雜草叢生。描繪了湖中的幽美景色,境界寂靜。畫上自題:「洞庭波兮岌岌,川可濟兮不可以涉。木蘭為舟兮為楫,渺余懷兮風一葉。子昂。」

《歐波亭圖》

《歐波亭圖》得以完整保存,是經明代皇室晉王府朱棡(朱元璋三子),明末王世貞、王世懋兄弟,清初韓逢禧,後經陳定、畢瀧珍收藏,最後由江南大收藏家邵松年秘藏,因之此畫流傳有緒。民國十九年曾公開發表,轟動一時,後來戰亂四起,《歐波亭圖》歷盡滄桑流傳至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書畫名粹 的精彩文章:

文徵明89歲寫下的最後一幅大字,老辣跌宕!
董其昌:這是我二十歲時寫的書法

TAG:書畫名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