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史記》何以稱為「實錄」

《史記》何以稱為「實錄」

《漢書·司馬遷傳》指出:「然自劉向、揚雄,博極群書,皆稱遷有良史之才,服其善序事理,辨而不華,質而不俚。其文直,其事核;不虛美,不隱惡,故謂之『實錄』。」班固在此提出了實錄的兩條標準。其一,其文直,其事核,即文字要質樸,說事要真實。其二,不虛美,不隱惡,即善與惡都要說,不為尊者諱,秉筆直書,全面真實地呈現歷史人物和事件的原貌。凡是讀過《史記》的都知道,《史記》是一部百科全書的巨著,體大思精,既有歷史的記錄,又有文學的描述,何以稱為「實錄」呢?可以從三個方面加以理解。

其文直 其事核

文直事核是實錄的最基本精神,也是歷史著述最基本的方法。它要求史家作史有據,要全面地佔有材料,承認客觀事實的存在,全面而系統地直書史事,不做任何曲筆或漏略。司馬遷寫歷史,全方位地展現社會生活,他寫了各色人物的傳記,反映了歷史的本質,這是實錄精神的一種反映。

實錄精神要求對具體史實的載述,要符合事實的本來面目,不能隨從流俗和習慣,要對訛傳的史事做細緻的調查和考證。史料真實是史書可信的基本前提,凡是嚴肅的史家都會廣泛地搜集史料,並加以審慎地考訂和選擇,寫出真實的歷史,揭示歷史的真相。孔子作《春秋》,只記人事活動,不記誣妄之說。司馬遷作《史記》,以繼《春秋》為己任,從學術思想、撰述方法和著史實踐上全面繼承、發展了孔子的原則,創立了「考信於《六藝》」「折中於夫子」「厥協六經異傳,整齊百家雜語」的考信標準和考訂方法,為後世史家樹立了求真的楷模。司馬遷在許多篇章作出交代,說明所引據的史籍或其他根據。如《五帝本紀》:「予讀《春秋》《國語》。」《殷本紀》:「自成湯以來,采於《書》《詩》。」《高祖功臣侯者年表》:「余讀高祖侯功臣,察其首封。」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司馬遷所記殷商諸王世系,為新發現的甲骨文所證實,為此,西方學者大為驚嘆,認為「中國人有深刻的歷史意識」。

不虛美 不隱惡

「不虛美,不隱惡」,就是記敘態度嚴謹,反映事實準確,不僅善惡必書,而且恰如其分:對「善」不虛張,對「惡」不隱諱。司馬遷記敘歷史事件和人物,一般不做全盤肯定或否定,而是原原本本講清人物言談行事,以及事物的變化和發展,依據事實,給予客觀的評價。例如,司馬遷反對秦朝的暴政,卻肯定秦朝的統一之功和制度體系;司馬遷頌揚漢家一統,卻又深刻地揭露了漢家帝王的一些隱私和弊政;司馬遷肯定項羽滅秦之功,把他塑造成一個叱吒風雲的英雄人物,但也批判了他的殘暴不仁。特別是對高祖劉邦的記述堪稱典範。劉邦是西漢王朝的開國皇帝,是位雄才大略的政治家,是位有遠見卓識、智謀過人、善於用人、從諫如流的布衣皇帝,但是司馬遷沒有完全寫他的豐功偉績,沒有一味地歌功頌德,而是寫了他流氓無賴的一面,寫了他性格上的缺點,如好酒好色、言行粗魯、奸詐圓滑等等。司馬遷力求做到尊重客觀的歷史實際,寫出實錄的歷史,還歷史真實的面貌。

「不虛美,不隱惡」,不僅要求史家作史要有根有據,全面系統地直書史事,而且要求史家具有求是、求真的高尚史德。不僅需要眼光,而且需要膽量和氣魄。唐代的劉知幾特別肯定了司馬遷的「述漢非」,指出史家直筆,貴在對現實生活不合理部分的批判。「述漢非」,從高祖一直到漢武帝,下到各級官吏,無論儒生還是酷吏,對百年漢史的整個面貌,都做了深刻的「微文刺譏」。難怪東漢的王允把《史記》斥為「謗書」,足見司馬遷批判的力度之大。試想,如果一個史家沒有批判現實的勇氣、沒有愛憎分明的立場、沒有直言不諱的精神,那麼史家就喪失了史德,也就沒有史家的地位和歷史的價值。

遙情想像

也許許多朋友會有疑問,如果說《史記》中有實錄的部分可以承認,但是《史記》中還有許多對話、獨白以及場景、細節描寫,具有想像的成分,怎麼能稱為「實錄」呢?這個疑問自《史記》問世以來,存在了兩千餘年,許多學者從不同角度、不同層次進行了探討。

當代的錢鍾書在《管錐篇》中進行了概括:「史家追敘真人真事,每須遙體人情,懸想事勢,設身局中,潛心腔內,忖之度之,以揣以摩,庶幾入情合理。」錢鍾書認為歷史學家撰寫史書,不能像文學家一樣隨心所欲虛構情景,而要立足實際,潛心研究,仔細思考,要合情合理,尊重歷史事實。他所概括的這種「遙情想像」的方法,對於認識《史記》中具有想像特徵的內容,有撥雲見日般的指導意義。《史記》中這部分具有想像特徵的內容,都是司馬遷基於史料及民間素材,據人物性格和生活邏輯,加以自己的經驗,經合理遙體揣摩而形成的。目前學術界普遍認為,《史記》主幹實,枝葉虛,只有細節的虛構,是合理的遙情想像。

司馬遷記載「賢君忠臣死義之士」,為的是傳之久遠,深恐「文采不表於後世也」,所以要著意刻畫人物形象,「面目活現」,故在他所寫的史事中添加某些細節的補充和想像,這是符合歷史真實的。事實的真實,只是說明發生了什麼事,歷史的真實是要揭示為什麼發生這件事,所以合情入理的想像與評析補充是合乎邏輯的。

以「鴻門宴」為例,按史筆寫:「某年某月某日,劉邦與項羽會於鴻門,嫌隙稍解。」幾十字足矣,而司馬遷卻鋪陳了1000餘字的大塊文章,補充了許多史事和細節,展示了兩大集團君臣的智略與鬥爭藝術。整個情節驚心動魄,有對話、有神態、有起伏、有高潮,扣人心弦,故事性強。細節揭示了人物性格與處事風格,道出了成敗的原因,從而反映了最大的真實。這就是運用「遙情想像」的生動事例。

《史記》通過「遙情想像」的獨特方法,把歷史寫活了,使後人讀之,猶如身臨其境。因此,《史記》中這些「遙情想像」的內容,雖不是實錄,但合情入理、合乎邏輯,是對實錄有益的補充。

黑格爾說過:「中國歷史作家的層出不窮,繼續不斷,實在是任何民族所比不了的……尤其使人驚嘆的,便是他們歷史著作的精細正確。」《史記》作為中國正史的第一部,以「實錄」的面貌展現在世人面前,為後世史書作出了表率。

本文轉自「中央紀委監察部網站」,圖源網路,圖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道知行 的精彩文章:

史話:古代放假與上朝趣事
詩詞中的20個字,讀對10個絕對是牛人

TAG:大道知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