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他諸體兼善,卻因出身被譏為"俗"

他諸體兼善,卻因出身被譏為"俗"

中國書法發展到元代, 出現了一個其他朝代所沒有的現象 : 一位書法家, 不但在世時是一峰獨尊, 領袖群倫,而且在身後至今的數百年中, 也依然保持了極大的影響力,這就是趙孟頫。 當時人說他的書法是 :「上下五百年, 縱橫一萬里, 舉無此書。」 後人說他是「超宋邁唐, 直接右軍」。還有一點也幾乎是空前絕後的, 就是他的諸體兼善。

他諸體兼善,卻因出身被譏為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28 歲

趙孟頫存世最早的墨跡杜甫詩《秋興四首》, 據帖後至治元年( 1321) 跋云為四十年前書可知, 這是他 30 歲以前的手筆。可以看出, 他早年主要是學鍾繇、 智永、 褚遂良、 徐浩等人。 其用筆古拙、 結體方闊, 是學鍾、 學褚 ;其肥厚圓勁、 捺筆特重, 則明顯是受智永、 徐浩的影響。

他諸體兼善,卻因出身被譏為

趙孟頫早年書法《杜甫秋興四首》

33歲

《跋〈保母磚〉》寫於次年(至元二十四年,1287)秋,雖只有短短十行,卻用筆精緻而又遒勁,結體謹嚴而又富於變化,牽絲、轉折輕重適宜,韻律協調。雖然基本上是師法智永,但從筆法變化之多,已可見他上窺張、鍾,下涉羲、獻的探索。

他諸體兼善,卻因出身被譏為

趙孟頫草書《保母碑跋卷》,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36歲

小楷書有《跋〈曹娥碑〉》《常清靜經》及《禊帖源流》。《禊帖源流》是小楷長篇,據子昂至大二年(1309,56歲)的自題知是二十年前所書。此帖結體方闊近扁,用筆古拙,自稱學鍾繇、蕭子云,實際上仍有智永的筆意。有的字結體不甚穩,筆畫也有欠精緻的地方,尚未達到得心應手的地步,成就不如此時的行草書。當然,也有環境條件的影響,「土炕上,據白木小桌……」所以還有人將此帖當成偽品。其實,這時的趙字小楷,就是如此。

他諸體兼善,卻因出身被譏為


趙孟頫書法題跋曹娥碑墨跡

39歲-42歲

稍晚些時候的《跋〈五牛圖〉》、《跋〈夢奠帖〉》(至元二十九年,1292,39歲)、《跋〈蘭亭帖〉》(元貞元年,1295,42歲),變化更加明顯。筆畫日趨清輕,筆勢也更圓活,結體雖然還是方闊為主,但已經是骨肉勻停、體態舒展了。原來的生疏古拙漸被姿媚瀟洒代替。大字行楷書,除前面言及的《秋興四首》外,還有《陋室銘》《趵突泉詩》二帖。雖然尚見結態方闊的早年書特徵,但筆力更加沉雄,結構上更加韻律協調。

他諸體兼善,卻因出身被譏為

趙孟頫跋歐陽詢《仲尼夢奠帖》,現藏於遼寧省博物館。

44歲

趙孟頫45歲前的作品,還有行書《洛神賦》《歸去來辭》《雪賦》等。為張清夫所書的《洛神賦》本為趙書真跡名篇,曾一度被人誤定為偽。《歸去來辭》署款「孟俯」,與《雪賦》同為子昂44歲書。《歸去來辭》和《雪賦》雖然都是行書,但一個筆力厚重,給人以深沉紮實的感覺;一個筆意虛婉,給人以靈動飄逸的印象。從中可見他對不同藝術風貌的探求摸索。但其方闊的體勢、圓厚的筆鋒、明顯的重捺等特點還沒有多大改變。《洛神賦》則點畫利落、筆道清輕、風格暇整,已經不露臨學前人的痕迹,開始形成自己的面貌了。

他諸體兼善,卻因出身被譏為

趙孟頫小楷 洛神賦

46歲

大德四年(1300)為盛逸民所書的行書《洛神賦》,標誌著趙書姿媚、妍潤、圓活風格的定型。之後,大德五年

他諸體兼善,卻因出身被譏為

趙孟頫行書《洛神賦》

47歲

(1301)的《前後赤壁賦》、絹本《洛神賦》與大德六年(1302)的《吳興賦》是此時姿媚圓活、遒勁飄逸風格的代表作品。這些帖,結構疏密得宜,點畫顧盼呼應,使轉輕靈隨度,筆法精緻秀美,虛婉處牽連若遊絲,沉著處起止似截鐵。寫到得意時,行草相間,任意揮灑,興會所至,筆到法隨。不但通篇風捲雲舒,渾然一體,而且字字風骨內含,神彩外溢,書法藝術已達到了爐火純青的地步。前人形容趙書之美是「花舞風中,雲生眼底」「儀鳳沖霄,祥雲捧日」。

他諸體兼善,卻因出身被譏為

趙孟頫《前後赤壁賦》

49歲

這時期楷書代表作是大字《玄妙觀重修三門記》《玄妙觀重修三清殿記》兩個名碑。二碑應是大德七年(1303)同時所書,與行書的姿媚又有區別。書碑,體貴莊嚴而字須明晰,書家往往得於齊整而失於呆板。此二碑,趙孟頫卻寫得既鴻朗莊嚴有氣勢,又俊邁洒脫極靈便。人們從中還可以看到子昂師法六朝北碑的痕迹,只不過不是清人學北碑的按模脫墼,而是師古能化,似有北碑遺風的唐人顏師古《等慈寺碑》。

他諸體兼善,卻因出身被譏為

大字《玄妙觀重修三門記》

51歲

這時期的大字,還有行書《周易繫辭》,大德九年(1305)為南谷真人書。其筆法全從王書中來而結體多用唐人。落筆側鋒取妍,行筆毫鋪滿紙。通篇無一字忸怩作態,無一筆浮滑虛飄。有些字頗似學張從申,但筆力厚重,氣勢開張,比同時寫的小行書奔放雄暢得多;比玄妙觀二碑,也舒放自然。這說明,趙孟頫即使在同一時期,也自覺地從不同角度進行藝術探索。

他諸體兼善,卻因出身被譏為

行書《周易繫辭》

53歲

大德十一年(1307)開始,趙氏書風又有了新的改變。以《松江寶雲寺碑》為例,雖只比玄妙觀二碑晚四年,但已是右軍筆意為主而開始羼入李北海法了。所以頗為縱放,並由於筆漸提起,又顯得勁挺。據陳繼儒所記,此碑墨跡曾被人糊過窗戶,所以有殘損。雖有刻石,但趙書的婀娜中帶剛健的俊邁洒脫是難以刻出的。

他諸體兼善,卻因出身被譏為

趙孟頫行楷《松江寶雲寺記》

56歲

這一時期名氣最大的趙書是《蘭亭十三跋》。至大三年(1310)秋,趙孟頫蒙詔北上大都,在運河舟中,展玩欣賞獨孤和尚送給他的《定武蘭亭》,凡有心得體會都寫在帖後的尾紙上,並臨蘭亭帖一過。這就是著名的《蘭亭十三跋》。因為著名,後世便多偽本。真跡在清嘉慶時被燒致殘。此帖是趙氏心摹手追蘭亭筆法,經過思考玩味後信筆寫出來的。

他諸體兼善,卻因出身被譏為

所以筆勢翩翩,極天真瀟洒。又因筆筆提起,就顯得遒媚不減而平添了挺拔勁健。這與他舟中晴窗展卷、靜心賞玩久求初得的蘭亭佳拓,又無人求索催逼的環境和心情也有關係。但終究是在船上作字,與端坐於書案前,腳踏實地寫的字會有一些區別。

56歲大字

這時的兩個書碑大字,同樣也可以看出他因審美追求的改變而呈現出的風貌差異。《湖州妙嚴寺記》從具銜可知是至大二三年(1309—1310)的作品,《崑山淮雲院記》是至大三年(1310,56歲)。同時期風格完全相同的趙碑,還有隻見拓本的《珊竹公碑》。這些碑,筆力峻拔,結構雄偉,中宮緊收而筆畫舒展,顯得體勢修長,疏朗俊邁;入筆點得很重,且多用方筆,使轉折搭筆的鋒棱俱見,有斬釘截鐵之勢。可以看出是吸收了李邕書的沉雄剛健,特別是柳公權書的氣勢開張,更注重了字勢的挺拔和莊嚴大度。這是趙書由中年姿媚圓活向晚年蒼勁雄放風格轉變的過渡期,其藝術上的特徵也是很明顯的。

他諸體兼善,卻因出身被譏為

60歲

此後,趙孟頫書法面貌又一度出現變化:一改至大年間筆畫的豐肥流暢,行筆力求遲澀,顯得蒼率瘦硬,如皇慶三年(1314)的《跋國詮〈善見律〉》《萬壽曲》,以及延祐初年的《跋〈五牛圖〉》(第三段)、《續千字文》等。但很快就糾正過來了。這是因為,趙孟頫此時雖已年過花甲,人書俱老,但他的一貫審美標準是平正沖和,因此既不涉足於險怪,也難為枯槁與頹放。經過一系列的比較、探索後,趙孟頫在晚年階段,又一次在書法藝術上達到了一個穩定的高峰期。

他諸體兼善,卻因出身被譏為

趙孟頫行書《萬壽曲》

63歲

《帝師膽巴碑》《道德經》《酒德頌》是延祐三年(1316)趙孟頫63歲時的三件作品。一為大字,一為小楷,一為行書,都是傳世的趙書名作。

他諸體兼善,卻因出身被譏為

《帝師膽巴碑》

《帝師膽巴碑》,雖是奉勅書碑,卻楷中帶行,於規整莊嚴中時見瀟洒天真的韻致,可謂筆筆提起、字字挺拔。字的結構多取柳公權法,而雄健深沉處,又得益於李邕。點畫則還是多用「二王」法。這樣,既做到了結構上端莊舒展,氣勢上開張大度,又做到了筆畫間靈動飄逸,風韻上姿致遒媚。其入筆、出筆、點畫、轉折、牽搭,以及字本身的向背、爭讓、頂戴、承托、主次、呼應等,無不精心安排,但卻能給人以協調自然的感覺。

他諸體兼善,卻因出身被譏為

趙孟頫《酒德頌》

《酒德頌》,行書,筆頗放縱。正如包世臣所評,「來去出入皆有曲折停蓄」,極盡筆鋒的轉折變化之能事。筆畫也是肥不沒骨,瘦不露筋,既有大王書的秀美,又具小王書的洒脫,卻又純為本家面目。後面題跋的明清書家,對之推崇備至。徐有貞、陳鑒、翁方綱等人,認為這是學《蘭亭》帖的範例。其實,此帖學王,已經出神入化,不留任何痕迹,是完全以自己的面貌出現的。所以文彭在帖後跋中說:「信手拈來,頭頭是佛,若必曰『蘭亭』,恐不必以此論松雪。」

65歲

《洛神賦》小楷,延祐六年(1319)八月書。與這一時期的《道德經》《跋〈快雪時晴帖〉》等小楷相比,風貌不同,又呈現出大德年間的柔媚虛和面貌。帖後張雨跋云:趙孟頫藏有王獻之書《洛神賦》九行,曾為他手臨於松雪齋。其實,《洛神賦》十三行都歸子昂收藏,只不過前九行同後四行沒有裱在一起。子昂此書,之所以不同於同一時期的小楷,就是他又在刻意臨摹王獻之的《洛神賦》筆法,追蹤大令書的風神韻致。其點畫精美、結體清麗、神逸飛動處,確實如張雨所說,是「典型俱在」的。但那婉約姿媚,又分明是趙書獨具的特點。

他諸體兼善,卻因出身被譏為


趙孟頫小楷《跋王羲之快雪時晴帖》

這一年為焦彥實所書的真草隸篆《四體千字文》,是一件極其重要的作品。因為它不僅顯示了趙孟頫各種書體的藝術成就,而且反映了元代書壇特有的風貌特徵與趙孟頫個人藝術創作影響的直接關係。

66歲

《杭州福神觀記》,延祐七年(1320)書,是這一時期的又一大字名碑。雖筆法老到,但自然而又富於變化;結字循規蹈矩,卻能瀟洒自如。每字中宮收得很緊,亦毫無窘迫拘束態,筆畫放縱蒼勁,法兼篆籀,意隨筆到,有圓勁雄渾之氣。卷後清楊峴題「為獅子搏象,純用全力,雖超顏軼柳可也」,評價很高。

他諸體兼善,卻因出身被譏為


趙孟頫楷書《杭州福神觀記》

趙孟頫晚年有年款的名作還有《歸去來辭》《仇鍔墓志銘》《洛神賦》《杭州福神觀記》《道經生神章》《光福寺塔銘》《送瑛公住持隆教寺疏》等。藏於遼寧省博物館的大行書《煙江疊嶂圖詩》,信筆書來,蒼勁奔放,大氣磅礴,雖無年款,亦當為晚年之作。李北海、徐季海皆來腕底。捺筆多一波三折三過筆,起伏跌宕,筆盡而勢不盡。遠取黃山谷,近受鮮於樞啟迪。由此可見子昂書的轉益多師和皆為我用。子昂作書之勤,世有定評,但這樣雄健而無粗豪之態的大字精品,卻是極少見的。

67歲

《光福寺塔銘》,行楷書,寫於至治元年(1321)二月。《送瑛公住持隆教寺疏》,大字行書,寫於至治元年(1321)十二月,即去世前的半年。據趙孟頫給中峰和尚及友人的信可知,這時他已是「為老病所纏,眠食日減」「兩目昏暗,尋丈間不辨人物,足脛疲瘁,行步艱難」了。但此二帖仍然筆力深沉紮實,指腕虛和靈動,於縱放雄肆中保持著俊邁和韻致。從中既可見他功力的深厚,又可見他作書的認真。

他諸體兼善,卻因出身被譏為


趙孟頫晚年行書作品《光福寺重建塔記》

68歲

至治二年(1322)為閏五月,當年六月十六日子昂即下世。所以給牟成甫的《旬日帖》,給中峰和尚的《久不上狀帖》,一個書於「閏月八日」,一個書於「閏月廿日」,應是絕筆之作了。從字上看,已有神散形失、力不從心的地方,但起止轉折、牽絲搭筆,亦極精到。既保持著以點入畫,筆法不失,又勾、挑變化,力避雷同。並且楷、行、今草、章草相間,著意使字體章法變化豐富。這位大書法家,對藝術的熱愛和追求,就是這樣的執著。

他諸體兼善,卻因出身被譏為

《旬日帖》

以上是趙孟頫書法有年款的部分作品,趙孟頫還有很多作品是無年款的,這之中,亦有相當的法書名篇。從藝術風格上,固然可以區別其大致的書寫年代,但更重要的應是這些作品反映的趙氏對書法的審美變化的追求,以及在這種審美變化追求指導下藝術創作的不同風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書法易 的精彩文章:

王鐸楷書,把柳體精髓寫進骨子裡!
寫字如何把握重心?

TAG:書法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