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專家:改革開放和創新將為中國經濟發展提供強勁動力

專家:改革開放和創新將為中國經濟發展提供強勁動力

國際在線消息(記者 肖中仁):近日,獲得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年度例會高票通過的2019年中國政府工作報告,明確了今年經濟社會發展的總體要求和政策取向。20日,多位經濟專家在解讀分析報告時表示,今年中國經濟增長有望實現6%-6.5%的預期目標,持續深化改革、開放和創新將為中國經濟發展提供強勁動力。

談到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明確的經濟社會發展主要預期目標,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理事長黃奇帆表示,隨著穩就業、穩金融、穩外貿、穩外資等「六穩」措施落地見效,中國經濟的大船將穩穩噹噹地向前邁進。黃奇帆說:「外匯、股票還有貨幣三個資金市場,(投資、消費和進出口)三駕馬車的三個指標,今年一、二月份都是見穩,而且穩中有升。整個政府工作報告里有很多屬於『六穩』措施,而且這些措施都是以改革、開放、創新、市場化方法來展開的,不是行政命令式的簡單措施。許多措施是按照逆周期調控,產生效果也會更到位一些,會推動整個的經濟指標也就是GDP(增速),全年我相信會在6.4%左右。」

今年,中國將採取更多措施激發市場主體活力,著力優化營商環境被列為十大重點工作之一。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理事長韓永文認為,報告強調了要深化「放管服」(指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改革,推動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下硬功夫打造發展的軟環境。韓永文說:「去年中國的營商環境在世界範圍內提高了30多位,從我們自己的感覺來說還有不足。增強市場活力,營商環境必須要優化。報告中講的幾條措施我非常贊成。第一是簡化審批優化服務,便利投資興業;第二是以公正監管促進公平競爭,要深化改革,加快清理妨礙統一市場和公平競爭的各種規定和做法。還有一個是明確提出國家層面重在制定統一監管的規則和標準,地方政府要把主要力量放在公正監管上。地方政府能不能做到公正監管?報告又提出對執法者要進行行為規範和監督,這一段我覺得寫得很到位。」

對於今年中國經濟發展,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理事長黃奇帆表示,持續深化改革、開放和創新,將為中國經濟提供強大發展動力。他以開放為例介紹說:「報告中對2019年的開放提出:一是進一步降低進口關稅,擴大進口總量。第二是進一步擴大外資對中國的投資領域,包括金融等方面,股權比例放開了。第三個是營商環境,准入前國民待遇,負面清單管理,在知識產權、生態環保、勞動保護、各種企業在資源配置要素的競爭中享受同等待遇等方面,都提出一系列的要求,這些要求都體現在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通過的外商投資法中,用外商投資法來保護外資,吸引外資,同時約束政府不合理的作為。第四是提出(打造)中國改革開放新高地,比如海南自由港的試驗,上海把自由貿易區再擴大一塊的試驗等。由於有改革開放和創新,我相信中國的經濟今年會比往年更好。」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國際在線 的精彩文章:

中國駐菲律賓大使館向菲律賓國家媒體捐贈IT設備
中央廣播電視總台《中國劇場》欄目受到巴勒斯坦觀眾熱情歡迎

TAG:國際在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