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這個一妻多夫制部落,即將消逝

這個一妻多夫制部落,即將消逝

馬克薩斯群島居民。2016年拍攝於法屬波利尼西亞的馬克薩斯群島Ua Pou島Oave山。身體裝飾對這個群島上的居民來說很重要,紋身必不可少,他們把這看作是傳承祖先記憶的一種方式。Ua Pou島的中心有四個玄武岩石柱,高聳於周圍的山脈之上。這些石柱中最高的叫做Oave山,海拔1230米,是馬克薩斯群島的最高海拔,照片中人們正是站在Oave山頂上。

本刊記者/鮑安琪 攝影/Jimmy Nelson

本文首發於總第892期《中國新聞周刊》

每年9月,北非撒哈拉地區的雨季剛剛結束,一年一度的格萊沃爾節就會如期舉行。

這是沃達貝部落人們的節日,也叫求偶節。

沃達貝人。2016 年拍攝於查德南部沙里-巴吉爾米地區。游牧的沃達貝部落分布在至少十個北非國家,查德是許多沃達貝人的家,遠離海岸和內陸,緊鄰撒哈拉沙漠。圖中的人們在歡慶「求偶節」,這個節日於每年一次雨季結束時在查德中部平原上進行。

節日持續7天7夜,沃達貝部落的人們唱歌、跳舞以示慶祝。但這個節日最為重要的目的是為了選美——女性作為大賽的評委和觀眾,選擇的對象則是男性。

盛會的高潮是一個叫Yaake的環節。這個環節前,參賽的男性要花上6個小時左右的時間打扮自己。沃達貝人有自己的審美標準,一個男人的加分項包括高挑的身材、明亮的眼睛、潔白的牙齒、高挺的鼻子等等。

為了拉長身高,他們特意在頭上佩戴鴕鳥羽毛;為了突顯明亮的眼睛,他們在臉上塗滿厚厚的紅粘土,在眼睛周圍描上又粗又黑的眼線;為了炫耀潔白的牙齒,這些男性會塗上唇膏。呲咧著嘴、瞪著眼睛、做著盡量誇張的表情,都是為了吸引在場女人們的目光。

英國攝影師吉米·尼爾森曾環遊世界,到過多個國家和地區,迄今已拍攝了58個部落和民族。2013年,尼爾森首次將拍攝的畫面出版成冊,取名為《消逝之前》(2018年再版),沃達貝部落就是他鏡頭下的故事之一。

在沃達貝部落的選美比賽上,如果圍觀的女性看上了某位選手,她可以拋棄自己的丈夫、選擇這位男性。她們在這個盛會上評判男人好壞的標準全憑外貌,若是遇到一個好看的男人,女人就會拍拍對方的肩膀把他領回家。

圖菲人,2017年拍攝於巴布亞紐幾內亞圖菲。圖菲部落的主要聚集地被多條河流分割,當地人稱之為峽灣。面部彩繪是他們的特色,沿河而居造就了圖菲族人精湛的造船技技藝以及嫻熟的划船本領。

丈夫不能限制妻子參與這項活動,因為在一妻多夫制的沃達貝部落,女人不受制約,她們擁有絕對的性自由,甚至可以擁有很多個丈夫。這也從側面反映出沃達貝部落延續了母系社會的一些傳統。

現代文明同化了人類。當年輕人最終搬到更大的城市謀生時,傳統的生活習慣可能會漸漸消失。尼爾森希望留下一些視覺影像,向後代展示他們曾經的生活如何美麗。畫冊出版後曾受爭議,因為這些照片幾乎都是擺拍完成的,很多人認為攝影師這麼做既打擾了部落人們的生活,也並非紀實。

尼爾森則反駁道,拍攝這些部落並非意在紀實,當中有他個人的藝術創造。他希望從一個局外人的角度,記錄那些震撼到他的美,留下部落人美麗、積極的形象。

有些學者把原始部落看作人類文明的幼年,從他們身上發現過去的自己。在現代文明衝擊之下,這些曾經存在地球上的文明將來某一天可能會消失,難免令人扼腕。

《消逝之前》的名字可能讓人聯想到那些拍攝對象的悲慘命運。尼爾森之前自己也這麼認為。可漸漸地,他改變了這個想法。

在持續的拍攝中,尼爾森逐漸開始欣賞那些在鏡頭前按照他的要求擺出各種姿勢的人,欣賞他們的驕傲、力量、活力和堅韌,欣賞生命無差別的美感。他開始認為,「之前」這個詞擁有著與宿命論和消逝截然相反的意義——既然還沒有消逝,那就有機會進行保護。

尼爾森在拍攝過程中,漸漸地從擔憂變成了驚嘆。他呼籲自信地重新審視原始部落擁有的東西。他舉例說,哈薩克人有口述歷史的傳統,他們嚴重依賴他們的家族,至少記得住父輩往上七代祖先的名字,以便「不要忘記我們來自哪裡」。

每種文明都有獨特性,對生活其中的人的影響也是獨特的。沒有經歷過他們的成長,不在他們的生活環境中長大,我們擁有不了他們的視角、難以探尋他們的內心活動。但無論生活在怎樣的文明中,人們的喜怒哀樂、幸福快樂的感受都是相通的。人和人之間的溝通,最終會回歸到跨越文化的、最本真的理解上來。

攝影師尼爾森表示,拍攝的過程中難免會遇到挫折和困難,然而,信任是與人溝通的關鍵。有幾次,當他第一次到達某個地方時,人們不願意讓他拍照。 一個陌生人出現在一個僻靜的村莊,要求當地人為他擺姿勢,這些懷疑是可以理解的。尼爾森說,你不能指望人們上下跳躍去分享你的興奮,當他們更了解你並了解你的動機時,他們才會放開。

部落拍攝的經歷,使攝影師體會到,只有當人們的財富、階級、膚色和文化差異都不存在時,人們才能開始真正的人文交流。

有一次,尼爾森探尋蒙古國的查騰族人。盛情款待之後,這個熱情好客的民族拒絕了他的拍攝要求。尼爾森決定和他們一起住在破舊的帳篷里,一起在零下40度的戶外勞作。隨著攝影師和當地人在一起生活的時日漸長,慢慢地,查騰族人接受了他的拍攝要求。

以生活在現代文明中的現代人的眼光看那些較為原始的部落,可能會認為他們的生活條件不夠發達,甚至是生活艱辛,但尼爾森鏡頭下的他們,常常散發著一種生命的張力和最單純的快樂。

尼爾森希望通過這些影像,鼓勵土著部落和現代文明世界進行更深層次的對話。他解釋說,他希望通過一種唯美、浪漫、理想主義的方式,向世界展示這些土著部落。在尼爾森看來,這些部落的人們在物質上貧窮,但在情感和社會文化上富裕,現代文明的人們則恰恰相反。

這些部落也許是一個印記——讓我們知道,人類曾以各種不同的方式在自然界生存。

秘魯Q』eros人。2018年拍攝於秘魯安第斯山脈。Q』eros人生活在秘魯東部靠近亞馬遜一側的山區,那是在安第斯山脈的高海拔地區,沒有公路到達,他們被認為是古代印加文明的後裔。圖中人們在進行「Despacho」祈禱儀式。在西班牙語中,「despacho」一詞的字面意思是「派遣或裝運」,在秘魯的安第斯傳統中,這個祈禱儀式面向「地球母親」和「山靈」,意在將個人能量與宇宙能量結合起來。

雅特穆爾人。2017年拍攝於巴布亞紐幾內亞西北部塞皮克河流域的雅辰村。雅特穆爾人居住於塞皮克河中部流域, 信奉基督教,種植檳榔、麵包果、山藥、香蕉、煙草、椰子、芋頭,採集河蜆,狩獵鱷魚、飛狐、鳥類、樹袋鼠、野豬。雅特穆爾人青睞狹長的鼻子,不論男女都是如此。

奇奇梅克女孩。2017年拍攝於墨西哥瓜納華托州。「奇奇梅克」是生活在墨西哥中部的幾個不同群體的集體名稱,他們是一個半游牧群體,曾經歷過與西班牙殖民者的暴力衝突。

涅涅茨人。2011年拍攝於俄羅斯西伯利亞亞馬爾半島烏拉爾山脈。涅涅茨人是生活在西伯利亞的原住民族群,多數居住在俄羅斯深入北極圈的苔原地區,有本民族語言涅涅茨語。傳統的涅涅茨人以馴養馴鹿為生,馴鹿為他們提供食物、衣物和交通工具,甚至是女孩的嫁妝。涅涅茨人的生活也與鹿群的習性和季節性遷徙息息相關。涅涅茨人有一句話,「如果你不喝溫熱的血液,吃新鮮的肉,你就註定要死在苔原上」。

涅涅茨人的帳篷、雪橇。2018年拍攝於俄羅斯西伯利亞亞馬爾-涅涅茨自治區。涅涅茨人居住在鹿皮製成的錐形帳篷里,在西伯利亞,這種帳篷是人們主要的住所。

哈薩克人。2017年拍攝於蒙古國巴彥烏列蓋省阿勒坦策格茨。哈薩克人主要居住在西伯利亞和黑海之間。他們是一個半游牧民族,自19世紀以來一直在蒙古西部山區和山谷中漫遊。他們依賴自身的氏族和牧群,信仰伊斯蘭教。精緻的馬匹和兇猛的鷹是哈薩克人的「翅膀」,古老的獵鷹藝術是哈薩克人的傳統技巧之一。草原上的哈薩克人,既是畜牧業的行家,也是捕獵能手。他們傳統的捕獵武器,除獵狗外,主要是獵鷹。他們的獵物兔子、旱獺、狐狸、狼等動物的皮毛,是傳統哈薩克服裝的重要組成部分。

安哥拉的姆欽巴部落女性。2017年拍攝於安哥拉的庫內納省。姆欽巴是一個半游牧民族,主要居住在安哥拉與納米比亞的邊境庫內納地區乾燥的考科韋爾德高原。庫內納河是姆欽巴人日常生活中的重要資源,他們在河邊放牧,放牧的牲畜主要為牛和山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新聞周刊 的精彩文章:

裝什麼裝,簡單一點
這個行業大洗牌,擴張、併購、裁員輪番上演

TAG:中國新聞周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