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時尚 > 被吹爆的王源詠梅和這些文藝片,貨真價實嗎?

被吹爆的王源詠梅和這些文藝片,貨真價實嗎?

究竟是演得好,還是吹得好?

從本周開始,估計很多人在未來一個月的經濟狀況不會太好,雖說沒什麼重大節日害你破費,也沒有購物狂歡節引誘你刷爆花唄,不過,一大波電影已經開始對你的錢包虎視眈眈了。

好萊塢這邊的重頭戲,一定是北美定檔4月26日的《復仇者聯盟4》。作為今年份票房的搶錢機器,除了上部看完就想罵人的懸念亟待消化,最勾人的是它將是漫威宇宙天團1.0版本的訣別。像是克里斯-埃文斯,將最後一次出演美國隊長,估計粉絲們要消耗掉海量紙巾了。

讓人著急的是,雖然還有一個月就要公映,國內依舊沒有定檔。不求比北美地區早開畫,但求不比別人晚,最後被國外觀眾劇透。等待的心很焦急,也只能用正在熱映的漫威終極大Boss《驚奇隊長》,分散注意力了。雖然,真的很一般……

有趣的是,雖然「婦聯」群眾基礎多到嚇人,可最近被吹爆的電影,既不是類似的荷爾蒙大片,也不是明星扎堆的小妞電影,正確答案是:文藝片!

相信你的眼睛,就是曾經被大家自動屏蔽甚至嫌棄的文藝片,如今它們也風水輪流轉,站上人氣C位。最先預熱的是剛剛摘得奧斯卡最佳影片的《綠皮書》,豆瓣評分8.9加上4.3億票房,從春節一直爆款到現在。不過,看完後想吃炸雞的操作,「很生活」。

剛刷完《綠皮書》,大家就迎來了陳意涵「主講」的那個《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雖說5.82億的票房稱得上「文藝片之光」,可豆瓣4.9的評分又尷尬到模糊。此刻,需要引用那條即經典又被瘋狂轉發的一句話影評: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是我看了《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

哎呦!一不小心,文藝片都會吸金了?是的!這還只是預熱。公映前一周的那個周末,王小帥的《地久天長》在全國進行了零星點映。即便有人早早收到內部消息,提前買票,原本「穩了」的信誓旦旦,瞬間變成晴天霹靂:票,被搶完了,連第一排最邊上的位子都!沒!有!

一票難求,這還是大家認識的文藝片嗎?可細想一下,合情合理啊!畢竟,在上個月的柏林電影節上,王景春詠梅憑藉《地久天長》,把最佳男女演員包了圓。別說國產文藝片,「血洗」的盛況空前幾乎史無前例,自然成了電影最好的預熱宣傳。

其實,之前也有不少中國電影在國際上載譽而歸,可票房卻有些「水土不服」。特別是王全安的《團員》,只有30.8萬元。不過,有掌聲總歸是好的,畢竟它們會在公映之後,變成實實在在的票房。更何況,《地久天長》這一次的掌聲,盛況空前。

電影《團員》劇照

雖說也很想換換口味,支持一下文藝片,但是很多人口中的「看不懂」,成了大家嫌棄,甚至拋棄文藝片的原罪。

電影《左右》劇照

別擔心,《地久天長》不會讓你一頭霧水。兩個獨生子女家庭,原本私交甚好,可伴隨其中一家的獨子意外身亡,兩家人開始了三十年的恩怨。故事很真實,也很現實,不同時代下的痛點,像是獨生子女政策和下崗潮,是不少人曾經的感同身受。挑剔的觀眾也很認同,看過電影的不少人,都為它貼上「好故事」的標籤。

雖說點映效果不錯,作為導演的王小帥卻很憂慮,生怕慶祝的喜悅被票房潑冷水,最後涼涼。面對媒體,也有導演把無盡的疑問放在光天化日之下:拍純粹的文藝片,觀眾抱怨看不懂;拍看得懂的文藝片,觀眾又全都不見了。關於票房的懸念,要等到公映後才能揭曉了。

面對鋪天蓋地的宣傳,有人瞬間爆發求生欲,畢竟被公映前刷屏級別的好口碑騙進影院的經歷,誰沒有過!還記得前不久的《地球最後的夜晚》嗎?重點被劃最多的,是長鏡頭的巧妙和美到窒息的取景,就算多數人並不關心這些,心想著為了湯唯黃覺打卡也不會虧。最後吶?票房「營業」了不到一周,就被看不懂的吐槽和超低評分取代。被「罵」到人設崩塌,簡直就是在複製黏貼導演畢贛的上一部作品《路邊野餐》啊!

當然,也不是說這就是爛片,畢竟多數觀眾不是影評人,各個都有在線的欣賞水平。因此,面對同樣在公映前就被吹爆的《地久天長》,大家自然條件反射地啟動自我保護模式:到底是真能吹,還是真能打?

演員名單公布之初,有人吐槽王小帥「學壞了」,「矛頭」直指參演的王源。畢竟沒有太多表演經驗,能駕馭對演技要求到幾近變態的文藝片嗎?顯然,你多慮了。看看豆瓣留言,有對劇本開炮的,也有對節奏不滿的,唯獨獲得一致好評的,就是演技。其中,不少是對王源演技驚艷的劃重點。也是,有著詠梅王景春開的「小灶」,王源的銀幕大秀想必會有驚喜。那些吐槽王源只負責賺流量的聲音,等著公映後再說吧!小心打臉。

和《地久天長》同病相憐的,還有同在柏林電影節大放異彩的《風中有朵雨做的雲》。畢竟,能配置井柏然、宋佳、馬思純和陳妍希這種級別的演員陣容,再加上偵破懸案的劇情,真心不像文藝片的操作,反倒是流量片的套路。

有趣的是,雖然沒有獎盃加持,評分也比《地久天長》低了一些,可觀眾留言和點評,讓人覺得可能是誤入了誇誇群,被提到最多的就是「酷」。當然,沒有親眼看過的大家,依舊保留著懷疑的姿態,還是等到4月4日公映再驗貨了。

除了被吹爆的優秀生,扎堆在3月和4月公映的文藝片,10跟手指數不過來。狂掃奧斯卡的《波西米亞狂想曲》,雖然只在文藝院線公映,可大家躍躍欲試,一秒搶光預售票。保守點說,就算只是聽聽皇后樂隊的音樂,看看現場也好啊!

口碑和數量雖然雙響,文藝片可能只是體驗了一下「暖冬」,看看《過春天》就知道了。有柏林電影節光環,有明星實名劃重點的推薦,也有導演潛伏水客群體獲取靈感的噱頭,可800多萬的票房真的是……

前幾天,周冬雨登上熱搜,不過全是尷尬。首映禮上,直接又熱心的觀眾發難「看不懂想說什麼」,這麼捧場的方式真是頭回遇到。又當出品人又當主演的周冬雨,做了這樣的回答:「文藝片確實會有爭議,而且不會像商業片受到那麼多的關注。我們的片子相對是好片子,懂它的人自然會懂它」。

總之,別忙著為所謂的「文藝片春天」撒花,沒準只是抱團取暖罷了。文藝片需要給我們時間,陶冶情操也罷,學會欣賞也好;我們也要給文藝片機會,看累了動不動就毀掉地球的荷爾蒙商業大片,偶爾用有演技有思考的文藝片換換口味,極好。

所以,誰在你最近的擼片清單上?

圖片來源

視覺中國 / 豆瓣 / Giphy

時尚COSMO原創內容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如需轉載,請聯絡我們獲取版權

喜歡這篇文章的話別忘了點個贊哦~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時尚COSMO 的精彩文章:

再見,Karl
童年裡的這些仙女,都是從哪裡學來的時光暫停術?

TAG:時尚COSM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