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閱讀是一種精神收藏

閱讀是一種精神收藏

閱讀是一種精神收藏

閱讀是一種精神收藏

如果我們能對生活分類,將物質的歸物質,精神的歸精神,收藏精神,也未必不是一件樂事,而且是人生的一大樂事。人活著,最好在精神與物質之間尋求一個平衡點,這個平衡點就是閱讀。閱讀可以讓精神提攜物質,並給予物質以某種人性的光芒;閱讀是一種精神收藏,它可以讓你的精神永遠豐瞻。

偷偷閱讀在餘燼中搶出來的破書

記憶中的閱讀始於「文革時期」,如果那種純粹的紅色背誦也算是一種閱讀的話。站在講台前,面對全班同學,背誦「老三篇」或「毛主席語錄」,背不出來的不能回家。記得一名圓臉女同學,滿臉憋得通紅,語速遲緩結巴,一會兒她的褲子濕了,在同學們的驚呼中,尿水流到她的布鞋上,她哭了。這是我上小學二、三年級時的閱讀記憶。

後來隨父親下放到鄉下,也就不上學了。每天躲在家裡,偷偷展讀在「破四舊」的餘燼中搶出來的幾本「破書」,印象深刻的是《林海雪原》,「萬馬軍中一小丫」,以一種革命化的浪漫主義愛情暗示並啟蒙了我;《暴風驟雨》中的趙光腚,則是徹底的唯物主義對「窮人」的圈定,一個連褲子都穿不上的窮人翻身了,受此鼓舞真有一種解放全人類的衝動,幾乎忘記了自己還是個被專政對象的子女,做夢做得很沉很窘。

每天恨不能睡在圖書館

真正有系統有訓練的閱讀,始於1979年上大學以後,屬於饑渴式閱讀,每天恨不能睡在圖書館,文史哲遍覽;史學訓練式的閱讀,則是大量抄寫卡片、做讀書筆記,史料、警句、詩詞,分類種種。其實還是閱讀的初級階段,一本書越讀越厚,諸如《老子》五千言,從抄卡片到寫讀書筆記,幾近五萬言。

就這樣一路讀下來,《論語》、《孟子》、《莊子》、《韓非子》等先秦諸子、漢代諸子、宋代諸子以至明清諸子,卡片抄了一大紙箱。如下猛葯,讀了近二十年才成就了一本十幾萬字的《孔子的聖化與儒者革命》一書(近日再版書名更為《中國聖人文化論綱》)。

反覆閱讀,背書成癮

工作和成家幾乎同時,也最是囊中羞澀時,沒錢買書的日子,就到書店讀書。每逢周末,是一家三口人讀書的盛況。一輛自行車,三人同行,一進書店,三人分奔。孩子爸直奔他的德國古典哲學架,便不管不顧了。兒子則安安靜靜地坐在地上,翻看他的動畫書。安頓好兒子,我要去的卻是生活類書架,必須背下來兩樣菜譜,以便回家討好兩個男子漢的胃,用他們倆人的話說,我還可以到學校圖書館看書。好吧,無心插柳柳成蔭,如今我燒菜的工夫恐怕得益於彼時。

背菜譜的另一大收穫,是背書的衝動一發不可收拾。當時正在閱讀傅雷翻譯的丹納《藝術哲學》,優雅的文字和對藝術的洞見,打開我內心被蒙塵覆蓋的一小塊凈土,因喜歡而開始背誦,接下來是黑格爾的《歷史哲學》、湯因比的《歷史研究》等,當然沒能背完,這需要腦力、心力和時間,但那種反覆閱讀帶來的享受,恐怕孔子讀易,「韋編三絕」也不過如此吧。

而如今的閱讀,就像今年的春天很冰冷。儘管各種紙質暢銷書、網路閱讀等大量信息,將每個人的閱讀空間塞得爆棚,就像眼看著拿愛國主義賺錢的「不高興」系列甚囂塵上,你也高興不起來。前面說書越讀越厚是讀書的初級階段,相反越讀越薄是否是閱讀的高級境界哪?我想是的,尤其是在當下,為了真正的好書不至於死在見我們的路上,你不得不在一本書中的目錄以及前言後記中,尋找自己的興奮點,迅速做出是否值得閱讀的判斷,這便是將一厚本書讀薄的動力。

書房,學者的圍牆

坐在蝜蝂齋,發現在這裡幾乎不閱讀,如果名副其實的話,應該稱此地為「寫房」,滿滿一牆的書,除工具書外,有一部分書是經常流動的,它們隨著我們的研究或寫作的問題而流轉。書籍從其他房間被「擺渡」進來,書桌上實在局促不堪便上架。雖然「百度資料」很方便,也不用再抄卡片了,電子閱讀越來越輕鬆,但是與原典核對的嚴謹是必須的。

如果對第一手資料的閱讀像排雷的話,那麼對相關研究的高手之閱讀就像短兵相接,絕對不輕鬆。在漫長的思想博弈中,一字一磚,碼砌成一個自我精神的理想國,對於一個學者來說,那是在建構自己的理論圍城。

內心獨享,書香暗渡

內心獨享的閱讀,是在陽台上感受的。最好是秋日的月夜,風清月朗,陽台簡潔乾淨,竹簾貼著落地窗並排錯落,花影搖曳,清風翻書,書香暗渡,是再好不過的閱讀背景了。

放下經史,從明人筆記到戲曲小說,豎排版,繁體字,帶來古典閱讀的滿足,如果是聰慧之人,從上至下,真可一目十行,與從左至右的橫排版漢字相比,豎排版似乎更有閱讀的優勢。一部《湯顯祖戲曲集》上下兩冊,上海古籍1978年版,錢南揚先生點校,收入「紫釵記」「牡丹亭」「南柯記」「邯鄲記」,附「紫簫記」。

一出一出看將過來,看到了漢文化到明朝一派爛熟光景,精緻典雅依舊在詩詞山水中陶醉,而王朝政治的陰暗與粗鄙則左右著專制下的世相。

湯顯祖尤為敬仰卓吾先生,不知是月朗清風之夜,還是細雨綿綿的清晨,總之得於天緣,讀書人一生能讀上愛不釋卷的書,皆為天緣。湯顯祖開始拜讀卓吾先生的《焚書》,十分傾慕,自謂「如獲美劍」,時稱之為「狂奴」。

《牡丹亭》,我精神岩崖上的一枝花,我愛它。尤為提神的是字句的力量,讀之,如驕陽下痛飲冰泉,字字涼意,透心透背,將你的閱讀慾望,帶入一種清冷的空間。

讀到酣暢,喜悅如白雲,我飄!

一枚穿蘭花布褲子的煮婦,在書房和廚房間穿梭。

如需參與古籍相關交流,請回復【善本古籍】公眾號消息:群聊

歡迎加入善本古籍學習交流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善本古籍 的精彩文章:

古籍中的特殊用字
探訪犍為圖書館:來看看清朝官員的詩歌品位

TAG:善本古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