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揭秘阿里云:何不做SaaS,要修鍊內功「被集成」?

揭秘阿里云:何不做SaaS,要修鍊內功「被集成」?

最近,科技圈的大事兒要屬2019阿里雲峰會·北京了。

在會上,阿里雲宣布了幾件大事:除了首次闡述阿里雲戰略加速的"四級火箭"戰略(達摩院加持的雲、數據智能的雲、最佳實踐的雲、被集成的雲)之外,阿里雲還首次提出要"練好內功被集成"。

事實上,這句話的後面接的是阿里雲智能總裁張建鋒表示的: "阿里雲自己不做SaaS,讓大家來做更好的SaaS"。

短短兩句話引起了很多人的討論,大家都很好奇什麼是"被集成",阿里雲又為什麼不做SaaS呢?

我們先從SaaS講起。


什麼是SaaS?

指的就是Software-as-a-Service,軟體即服務。

簡單來說,它是一種通過Internet提供軟體的模式,廠商將應用軟體統一部署在自己的伺服器上,客戶可以根據自己實際需求,通過互聯網向廠商定購所需的應用軟體服務,按定購的服務多少和時間長短向廠商支付費用,並通過互聯網獲得廠商提供的服務。

SaaS模式幫企業減少了購買、構建和維護基礎設施和應用程序的需要,所以被中小型企業所青睞。


什麼是"被集成"?

"被集成"的說法並不是阿里雲最先提出的,但一些軟體廠商、硬體廠商的"被集成"幾乎等同於"賣貨",就像是圈出一個人工池塘,讓大家付費來釣魚,這對用戶來說並沒有獲得其他附加值。

要理解阿里雲的"被集成",就要結合阿里雲說的"阿里雲自己不做SaaS,讓大家來做更好的SaaS"來看:

這與其他廠商不同,阿里雲的做法就像是開了一條溪流,大家可以打水,也可以引溝渠,具體怎樣做全看自己的需求。

因此,"練好內功被集成"就變得可以理解了,阿里雲的"被集成",是希望把真正的技術能力賦能給ISV,讓他們藉助阿里雲的能力快速搭建應用,依靠阿里巴巴的生態能力給自己的用戶提供服務。

新產品SaaS加速器

阿里雲認為,實現SaaS業務規模化的關鍵在於擁有一個穩定強大的平台提供支撐、出色的前台提高開發定製效率,以及可沉澱和復用的中台能力。

因此除了提出戰略之外,阿里雲還發布了新產品SaaS加速器:

人工智慧、虛擬現實等技術能力在這裡沉澱為一個個模塊,ISV和開發者只要通過簡單的操作,寫很少的代碼、甚至不寫代碼,就可以快速搭建一個SaaS應用,實現規模化、快速複製。

下面我們結合阿里雲幫助企業數字化轉型的實例來看看,阿里雲如何實踐"讓大家來做更好的SaaS"。


特步

事實上企業在數字化轉型中,也切實感受到了,阿里雲這種"被集成"模式的好處。

特步在發展過程中面臨著傳統業務運營帶來的協同難度,解決運營效率低、高庫存、高缺貨的問題,在阿里雲的幫助下他們選擇了純SOA的架構用於特步混合業務架構的模式,讓特步實現了從"門店營銷"向"全渠道營銷"的轉型。

看完了這些,大家是不是理解了"阿里雲不做SaaS,而是要幫助大家做出更好的SaaS"?


快評:

事實上,阿里雲表達了一個重要的信息——"只有合作夥伴和客戶成功,才是阿里雲的成功。"

而他們做的事情,就是把阿里雲的技術和理念變成客戶和合作夥伴解決方案的一部分。

這個理念背後是流淌在阿里巴巴血液里的基因——生態。

這其實也為越來越多面臨著轉型升級的企業提供了思路:用數字化範式和技術,支持業務快速創新,使用數據智能支撐決策……新技術為我們的未來提供了無限可能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客說科技 的精彩文章:

TAG:客說科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