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明朝第一猛將常遇春被張無忌坑得少活40年,反口一句話成為經典

明朝第一猛將常遇春被張無忌坑得少活40年,反口一句話成為經典

常遇春的死流傳最廣的說法是因為朱元璋嫉賢妒能,明知常遇春家有悍妻,還送上兩位美人,讓常遇春和妻子發生家庭矛盾。然後借故殺了常遇春的妻子,分肉給眾位大臣吃,常遇春被朱元璋此舉嚇得一病不起,不久就死了。不過這種說法顯然是戲說的,常遇春作為一個武將,膽子不可能這麼小。當時天下也沒有平定,朱元璋不可能自斷臂膀,而且還是自己的親家。

歷史上的常遇春死得早就是因為連年征戰留下的病根越積越多,終於爆發出來了而已,並沒有什麼陰謀論。金庸在《倚天屠龍記》中就把這個點發揚光大,讓常遇春的病故更多了一絲戲劇色彩,也更加悲壯。

在《倚天屠龍記》中,常遇春曾作為抗元的重要人物被元朝通緝,周芷若的父親為了隱藏常遇春被元兵殺害。常遇春為救張無忌和周芷若大戰元兵和西域和尚,寡不敵眾之時得張三丰解救。為報答恩情,常遇春提出帶張無忌找胡青牛看病,可惜胡青牛迫於誓言見死不救,常遇春就把自己的機會讓給了張無忌。

常遇春的傷也很重,張無忌只能自己去讀醫書,學針灸來醫治。雖然有胡青牛在一旁指點,但張無忌畢竟是個新手。在醫治常遇春的過程中,不僅僅經常扎錯穴位,用藥還過於猛烈。雖然治好了常遇春,卻也給常遇春留下了病根。根據胡青牛的說法,常遇春的體格明明可以活到80歲,可惜被張無忌治完,只能活40歲了。

這個時候,常遇春說了一句非常經典的話「大丈夫濟世報國,若能建功立業,便是三十歲也足夠,何必四十,若是碌碌無為年過百歲也只是浪費糧食」。這句話和霍去病、太史慈等人的豪言一樣,展示了古人對於家國的看重和對事業的追求,很值得我們學習。可惜常遇春雖然戰功顯赫,卻最終還是沒能完成平定天下的終極目標,死在了征途上。

不過常遇春死得早也算運氣好,至少躲過了朱元璋對功臣的大清洗。要知道常遇春不僅戰功顯赫,還是朱允炆嫡母的父親,朱元璋不會傻到給朱允炆留這麼一個絆腳石的。最後留一個問題:常遇春的死,到底有沒有朱元璋參與呢?留言發表下自己的看法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文化巨擘 的精彩文章:

鬼吹燈:雪莉楊到底是鬼洞族還是扎格拉瑪族?兩者的區別可大了!
鬼吹燈:雞鳴燈滅不摸金,你還記得燈該點在哪裡嗎?我賭你不記得

TAG:文化巨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