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這堆上百年的泛黃老明信片 記錄了中國抗戰的血淚史

這堆上百年的泛黃老明信片 記錄了中國抗戰的血淚史

這堆上百年的泛黃老明信片 記錄了中國抗戰的血淚史

這堆上百年的泛黃老明信片 記錄了中國抗戰的血淚史

——

信息載體由古至今經歷了幾千年的洗禮,從古代的烽火傳軍情、信號旗、飛鴿傳書,到現代的BB機、彩信、QQ、微信,各種載體多不勝數,隨著多媒體時代的到來,舊的信息傳遞方式也逐漸被淘汰。

然而在這些過氣載體中,卻只有存在了140多年的明信片,依然深受群眾的青睞。

這堆上百年的泛黃老明信片 記錄了中國抗戰的血淚史

1865年10月,有位德國畫家在硬卡紙上畫了一幅精緻的畫,想寄給朋友當做結婚紀念品,但由於不像普通信紙可以對摺,在郵局始終找不到合適的信封,郵局職員建議他直接在畫片背後寫上收件人地址、姓名。

幸運的是,這封史上首張明信片果真順利寄到了收件人手裡。此事一出,就有人提議為了方便寫信,可以考慮發行明信片,結果政府意見不統一,發行失敗。

這堆上百年的泛黃老明信片 記錄了中國抗戰的血淚史

直至1969年,奧地利一位博士建議開發明信片,並列為印刷品郵件以降低郵費價格,政府接受了建議,於是同年10月1日,奧地利正式成為明信片最早推行的國家。

明信片使用簡便,郵資又便宜,還能在信中附上精緻圖畫,向對方表達心意,所以發行後就極受人們歡迎,奧地利僅3個月就投寄了300多萬張,其他國家見勢也都紛紛效仿發行,當中最後悔的莫過於德國,拱手讓了個第一給別人。

這堆上百年的泛黃老明信片 記錄了中國抗戰的血淚史

明信片用法繁多,有些人會畫聖誕樹慶賀對方聖誕快樂;有些人會在情人節畫愛心寫情話送給心上人,有些是為了紀念戰爭勝利或某些事件;也有些是出去旅遊,畫下山川美景送給家鄉的親人報平安。

它也讓觀者窺見了那個時代的歷史細節、人文風情、市井萬象。

這堆上百年的泛黃老明信片 記錄了中國抗戰的血淚史

國外的舊時社會不像現在平等,在上世紀20年代,有一些明信片就記錄了社會上發生的黑歷史。

這堆上百年的泛黃老明信片 記錄了中國抗戰的血淚史

他們為了抑制當時的女性主權,將女性歸為家庭、社會的附屬品,壓制女性的自由和權利,提升男性地位。

這堆上百年的泛黃老明信片 記錄了中國抗戰的血淚史

女人應該呆的地方就是「家」

而中國明信片又是何時出現的呢?

其實早在19世紀80年代中期,就已經有人將這個外來辭彙解釋為漢語的「明信片」,創譯者叫李圭,他是一位精通英語的中國人,23歲擔任寧波海關副稅務司秘書,並極力倡導中國近代郵政發展。

這堆上百年的泛黃老明信片 記錄了中國抗戰的血淚史

中國郵政第一人李圭

他在擬寫的《譯擬郵政局寄信條規》中提到:郵政局有印就厚紙片,其信資圖記也印於片上,由局出售,以便商民凡寄無關緊要之信,可就片面寫姓名住址,片背寫信,不用封套,價更便宜。各國信館皆有此片,謂之明信片。」

中國的明信片一詞就來源於此。而真正發行明信片是在1927年,是為了紀念交通銀行20周年而製作的。

這堆上百年的泛黃老明信片 記錄了中國抗戰的血淚史

交通銀行發行的20周年明信片

當明信片在國外剛發行火熱得不行的時候,中國卻沒什麼人用,普通百姓沒有條件郵寄明信片,達官貴人也少有寄明信片的習慣,除了外交和留學生等會使用外,其他使用者微乎其微。

這堆上百年的泛黃老明信片 記錄了中國抗戰的血淚史

直到第一次鴉片戰爭後,許多具有攝影技術並擁有照相器材的外國攝影者在中國各地遊盪,他們在本國報刊雜誌大量刊發有關中國的圖片,明信片使用率才越來越高。

這堆上百年的泛黃老明信片 記錄了中國抗戰的血淚史

一批批從未曝光的中國圖片(包括繪畫)以明信片為載體,開始在全世界被多個國家郵寄,傳達著中國社會變革的重要信息。

遠道而來的外國人反而當時中國最常使用明信片的人,並為我們記錄下了榮辱交雜的時代。

這堆上百年的泛黃老明信片 記錄了中國抗戰的血淚史

皇帝的政權、官員的辦公、民眾的生活,還有市井百態、名山大川。晚晴民國時期的社會百態全部呈現在了這些明信片中,反映出特定的歷史條件下的歷史原貌和文化內涵。

有些不能照的或者照不了的就畫,例如龍椅上的皇帝會見外國使臣。

這堆上百年的泛黃老明信片 記錄了中國抗戰的血淚史

也有中國傳統公堂里原告和被告跪在帶著墨鏡、穿著清朝大臣服飾威風凜凜的官員腳下,旁邊是叼著煙管的師爺還有站成2排的捕快,若是加點色彩上去就像是在拍戲一樣。

這堆上百年的泛黃老明信片 記錄了中國抗戰的血淚史

還有以漫畫形式在滿情人辮子上做文章的,蓄髮是中國人的傳統,身體髮膚,受之父母,可以說頭可斷,發不能斷。

當年滿清王朝發布剃髮令時,群眾都極度反抗,清廷經過殘酷屠殺後才能強制落實此制,並成為國家傳統延續了百年。

這堆上百年的泛黃老明信片 記錄了中國抗戰的血淚史

所以到了近代要把重要的辮子剪掉時也代表了國家的滅亡,亦是革命的象徵,八國聯軍的明信片中就出現了許多民眾剪辮子的畫面,寓意中國此時的動蕩政局。

一些記錄了晚晴時期刑罰的畫面也會出現,例如有戴著的古時特有的刑具「木枷」蹲在路邊的罪犯,或只露出一個腦袋被囚禁在「站籠」裡面的犯人,甚至連凌遲的照片都有。

這堆上百年的泛黃老明信片 記錄了中國抗戰的血淚史

滿清王朝對內殘酷封建,對外懦弱無能,委屈求和,八國聯軍打進來之後到處燒殺搶掠,耀武揚威,為了向家鄉及列強炫耀自己的戰績,一大堆記錄了辱華的場景被他們記錄下來,並以明信片為媒介在世間傳遞。

這堆上百年的泛黃老明信片 記錄了中國抗戰的血淚史

他們諷刺中國人裝神弄鬼,以為能以巫術擋住西方人的船堅炮利;諷刺中國人不自量力,拿著拳頭想和大炮抗衡;繪畫了聯軍收繳義和團旗幟後趾高氣昂的表情;甚至將中國土地畫成比薩,而列強拿著刀商量怎麼分著吃。

中國當時在世界的眼中就像菜板上的魚肉,任人宰割,一段段極其恥辱且血淋淋的歷史盡數呈現在明信片上。

這堆上百年的泛黃老明信片 記錄了中國抗戰的血淚史

明信片雖然已經漸漸淡出通訊載體的舞台,成為旅遊或節日的紀念品,但它卻抒發了更文藝的氣息,成為見證歷史的文物。

如今我們大力宣揚民族文化,但時間過去太久,許多文化要素都已經難以尋回,可幸當年那些外國人的獵奇心理,或攝影或繪畫地為我們留下不少今天已經看不到的東西,為後世的研究和還原提供了底本。

這堆上百年的泛黃老明信片 記錄了中國抗戰的血淚史

這些沾滿歷史塵埃的明信片,靜靜講述著1900年前後中國近代史上最慘烈也是變化最劇烈的時段,時刻提醒著國人勿忘國恥,自強不息。

資料來源:

明信片:歷史的書頁

八國聯軍明信片折射晚清歷史:以剪辮醜化清人

這些你沒見過!去這裡,看明信片上的百年中國

十里洋場時期的上海

這堆上百年的泛黃老明信片 記錄了中國抗戰的血淚史

內容為『手望Sowarm』公眾號原創並首發

這堆上百年的泛黃老明信片 記錄了中國抗戰的血淚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手望Sowarm 的精彩文章:

藝術叛徒劉海粟:16歲當美院院長,與徐悲鴻針鋒相對了一生
年少就被譽為「造龍者」 的她 卻甘願拋卻一切學習邊緣畫種

TAG:手望Sowar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