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西方極樂世界真的存在嗎? 福不唐捐嗎?心靜則國土靜

西方極樂世界真的存在嗎? 福不唐捐嗎?心靜則國土靜

文丨聖玄法師

首發丨騰訊佛學

西方極樂世界真的存在嗎? 福不唐捐嗎?心靜則國土靜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西方極樂世界真的存在嗎? 說好的「一切皆空」呢!

太虛大師曾經以「眾緣性空唯識現」來概括一切之佛法,而極樂凈土是不是真的存在,太虛大師也曾經以此義來為之印證——「生此疑者,要皆未知佛法一貫之理相通而不相背。」

生則實不生,去則決定去

他在《佛說觀彌勒菩薩上生兜率陀天經講要》中說:

佛法明空,是即有而空,以一切法皆因緣所生而有,如幻如化無自性故;以物質論,原子、電子皆不能成最後之單位,以眾業因緣和合而現。以其無自性也,明一切法空;以其因緣生也,明一切法有;緣生故性空,性空故緣生:由此凈土非無,並不礙皆空也。

也就是說,一切皆是緣起性空,凈土的成就亦是眾緣和合而成,有生有滅。

正如西方極樂世界,乃是往昔法藏比丘一點一點地努力修行,最後匯聚眾緣成就了極樂世界,而未來這個極樂世界也不會永遠沒有變化。

在接引成就了與之有緣的眾生以後,阿彌陀佛示現涅槃,觀世音菩薩示現成佛,那時候極樂世界將會轉為「眾寶普集莊嚴世界」。

就連我們這個娑婆世界,也會隨著大眾勠力同心修五戒十善,慢慢轉變,在未來彌勒佛下生之時,轉為清凈的人間凈土。

那時候兜率內院的眾多隨侍菩薩一同隨彌勒佛下生人間,而堅守在人間度化眾生的行者,也能值遇那個人間凈土。

可見凈土也遵循這「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涅槃寂靜」的三法印,凈土非無,並不礙皆空也,而且凈土之存在,並非其它宗教所言的天國那樣,一勞永逸,乃是創造安穩清凈的環境,成就眾生的趨向「涅槃」勝果,直指菩提。

《大慈恩寺三藏法師傳》記載,唐麟德元年,翻越經歷了雪崩、橫跨過沙漠的玄奘大師在跨過玉華寺的一條水溝時不慎跌到,便卧床不起,七天後,他緩緩睜開雙眼,告訴身邊的人,自己的眼前瑞相殊勝,玄奘大師懇切地說:「從剛才的境界來看,玄奘一生以來所修的福慧,功不唐捐,正如佛陀的教誨,因果真實不虛。」

玄奘大師讓身邊的嘉尚法師將自己一生的福業都製成統計了一番——

所翻譯的經論共合七十四部,總一千三百三十八卷。

造俱胝畫像、彌勒像各一千幀,並造塑像十俱胝。

抄寫《能斷般若》、《藥師》、《六門陀羅尼》等經各一千部。

供養僧人、貧苦人各萬餘人。

供燈百千盞。

放生幾萬生靈。

這些都記錄下來以後,玄奘大師命嘉尚法師在自己身邊宣讀這一生的功德——這是印度人常用的方法,在臨終前憶念自己的善業,在對善業的信心與隨喜中,歡喜發願。亦符合「萬善同歸」之意趣。

玄奘大師又將自己的資財全部布施出去,盡最後的力量來造集善業,塑造佛像、設齋供僧,他與玉華寺的諸位大德歡喜辭別:「玄奘這個濁垢的身軀,深可厭患,而今我的事業完成了,無法在這個世間久住,願以所修福慧,都迴向布施給一切的有情,與一切眾生同生覩史多天(兜率天)彌勒內眷屬中,奉事慈尊,待到彌勒佛下生人間時,亦願隨其下生,廣作佛事,乃至無上菩提。」

從玄奘大師的經歷,足見凈土「眾緣生,本性空」的規律,不論是凈土的創造,還是往生到佛國凈土,都要造集種種「善根福德因緣」。

而玄奘大師在臨終前不斷持誦《般若經》之要義:「色蘊不可得,受想行識亦不可得;眼界不可得,乃至意界亦不可得;眼識界不可得,乃至意識界亦不可得,無明不可得,乃至老死亦不可得;乃至菩提不可得,不可得亦不可得。」並與身邊的人一同發願:「南無彌勒如來、應、正等覺,願與含識速奉慈顏,南無彌勒如來所居內眾,願捨命已,必生其中。」

凈土亦不可得,然「生則實不生,去則決定去」,行人勿有疑也!

心存佛國,聖境冥現

太虛大師還解釋到:

又唯識者,非離去現前人世別有唯心、唯識,乃明即此眾緣所生之天地萬物皆唯心識,都非越出心識之外故,皆受此心識功用之變化影響故,故曰萬法唯識;是故唯心,亦不礙凈土之有也。

心念的垢凈而決定了有情的內心世界,也以此決定了有情說生存的外在環境,依賴於戒定慧的修持,「隨其心凈,則國土凈」。

我們這個世界的許多眾生,對凈土有著憧憬嚮往,也同彌勒佛一同發願,將我們這個五濁惡世轉為清凈莊嚴的人間凈土,正如昔日之法藏比丘。

法藏比丘心中發下四十八大願,並因阿彌陀佛、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和無量無邊眾生之願力業行,創造清凈莊嚴的極樂世界——這就是凈土之所以出現的因緣,正符合一切唯心之理。

《佛祖統紀》記載,凈土宗初祖慧遠大師在廬山結蓮社念佛,當時名士謝靈運恃才傲物,可是他一見到慧遠大師就肅然欽敬,發心為他在廬山開東西兩池,遍種白蓮,供養蓮社諸友。

慧遠大師依據《般舟三昧經》和《觀無量壽佛經》的觀法,來念佛觀想極樂世界的殊勝,三十年間,「影不出山,跡不入俗」,觀想念佛,整肅僧團、聚徒講學,並組織譯經事業,還常常以書信,與鳩摩羅什大師研討義理。

在廬山的最初十一年中,慧遠大師因念佛入定,三次見到阿彌陀佛與極樂世界的景象。

後來的有一天夜晚,慧遠大師剛從定起,就見阿彌陀佛身滿虛空,圓光之中有諸化佛,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左右侍立,他又見水流光明,分十四支,流註上下,演說苦、空、無常、無我之音,佛告之曰:「我以本願力,故來安慰汝,汝後七日當生我國。」

正如《楞嚴經》所云:「心存佛國,聖境冥現。」這個境界與《觀無量壽佛經》中的第五觀一致,正是他修行《觀無量壽佛經》,而感得的依正莊嚴之報。

慧遠大師又看到蓮社的故友佛馱耶舍慧持、慧永、劉遺民也在阿彌陀佛的身旁,他們還在向自己打招呼:「大師您發願往生在我們之前,如今怎麼卻來得遲了!」

七天之後,慧遠大師果然安詳往生。

蕅益大師說:

「此事第一要信得及,二要時時發願,三要念佛工夫不閑。三事具,至愚亦生。三事缺一,雖聰明伶俐亦不生也。」

要得生凈土,乃至是創造凈土,皆須如理、如量。

所謂如理,即是要依據正見,認真審詳凈土之義,憶念諸佛菩薩的願力,直趣而不退。

所謂如量,則是考驗功夫了,念念不忘,才能雲開月明,轉凡夫心為菩提心,轉穢土為凈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人性本佛 的精彩文章:

羅漢和辟支佛分別是什麼意思?

TAG:人性本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