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書籍的等待,是一種「小確幸」

書籍的等待,是一種「小確幸」

書籍的等待,是一種「小確幸」

書籍的等待,是一種「小確幸」

在我看來,旅遊之旨莫過於賞景緻、識人事、怡心情。而讀書不啻是另一種意義上的旅遊。

言讀書如旅遊,是因為讀書的要義契合了旅遊的要素。尤其從精神的層面上說,它比旅遊有著更廣闊的游弋空間、想像際涯,更深邃的神思妙想、真知灼見。

一個人要走遍世界各地很難,即便勉強走到了,大多也不過是走馬觀花。遠不如讀書,想到哪個國家就可以到哪個國家,想欣賞哪個景緻就可以欣賞哪個景緻,短時間內就可以將各國的自然景色、人文景觀盡收眼底。不僅如此,在書籍中旅遊,你更可以讓時光迴流,進入時光隧道,對過往的自然風貌、人文歷史如臨其境、如覽其景。甚至,你更可以任己所需,變換時空,盡情 「穿越」,以期在比較中有新的發現,在雜糅里有新的頓悟。這般賞景觀致,自是別有風味。如果說,一個游遍世界的人必然見多識廣,那麼,一個好讀書、勤讀書的人,一定博聞廣識,而且必豁達從容而知書達理。

旅遊,除了景,看到最多的便是人。其實,人不也是一道風景嗎?讀書,之所以不孤獨且多有斬獲,是因為作者以及書中的人物都暫時可以與你為伴,與你互動。你開始 「生活」於他們的社會, 「混跡」於他們的隊伍,特別是隨著生活和工作場景的展開,你漸漸讀懂了他們的一舉一動、一顰一笑。你可以喜歡他們,也可以不喜歡,甚至可以選擇離棄,但無論作出何種選擇,都會給你留下深刻的印象。

常常聽人說: 「到外面去開開眼界散散心。」人不可能沒有煩心事,除卻煩心,一靠自我內心排遣,二靠別人耐心勸導,三靠風景悅心忘卻。旅遊之外,讀書也滿足了這樣的需要。作家簡平說過: 「密集的信息已經蠶食了我們全部的空間,無窮的壓力導致我們緊張、焦慮,感受到從未有過的孤獨和疏離。如想擺脫這困擾,唯有開拓內心的空間。而閱讀正是開拓的爬犁,幫我們拓展出一方只屬於自己的天地,讓自己因此得以每天都有舒緩的一刻。」是啊,書中除了有無限風光,更有多重角色交互呈現的自律、勸導和撫慰。走進閱讀世界,等於開啟了心燈,像陽光照進陰霾,提醒人們換個角度看世界看人生,並引領我們走向更遠的地方。

「負笈他鄉,回家時間稀少而珍貴。當我抵達家門,總有個熟悉的等待的身影。爸爸的等待,是我甜而不膩的小確幸。」這是台灣 《聯合報》刊登的徵文《我的小確幸》中的一篇。 「小確幸」,是指生活中 「微小但確切的幸福」。每當我誦讀這篇小文時,總會想到讀書。不是嗎?如今,我們有不少人離讀書太遠太遠了。須知,當我們路過每一爿書店時,當我們每天回家時,其實每一本書都在等待著我們。書籍的等待,之於我們不就是另一種 「小確幸」嗎?

如需參與古籍相關交流,請回復【善本古籍】公眾號消息:群聊

歡迎加入善本古籍學習交流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善本古籍 的精彩文章:

「閑讀」有理
日本文獻里的中國

TAG:善本古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