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崇禎繼位後形勢並非無法逆轉,只要走好兩步棋,斷不會成亡國之君

崇禎繼位後形勢並非無法逆轉,只要走好兩步棋,斷不會成亡國之君

崇禎皇帝繼位時,大明江山已經是破敗不堪了。後金政權虎視中原,隨時要將明王朝一舉吞沒,中原內地的農民起義軍又愈演愈烈,席捲大半個中國。雖說內憂外患已是火燒眉毛,可要是認定大明王朝必亡無疑恐怕也有點誇大,假如崇禎皇帝處置得當,斷不會坐實亡國之君的悲劇。

要想梳理明末的政局態勢,那麼是先攘外還是先安內就是個無法迴避的問題。雖然歷史不容假設,但可以肯定的是,假如當時只出現了農民起義或是只有後金的威脅,那麼大明朝必然不會滅亡。再假如崇禎帝先解決了其中一個,再騰出手來應付另一個,大明朝也可能渡過難關。

崇禎十年(1637年)三月,崇禎帝起用了前任宣大總督楊嗣昌出任兵部尚書,他向崇禎提出了「必先安內然後才能攘外」的治軍方略,並制定了「四正六隅十面網」的軍事圍剿計劃。

主要內容是:以陝西、河南、湖廣、江北起義軍主要活動區為「四正」,派出四位巡撫「分剿而專防」;以延綏、山西、山東、江南、江西、四川為「六隅」,派出六位巡撫「分防而協剿」;四正六隅合成「十面網」,然後再命總督、總理二大臣,統一指揮,隨農民軍活動方向「專征討」。

從當時的情況來看,楊嗣昌的軍事計劃抓住了重點,也是唯一可行的戰略方針。在崇禎的大力支持下,楊嗣昌攘外必先安內的方針取得了明顯的成效。從崇禎十年(1637年)至十一年(1638年)間,洪承疇、孫傳庭在陝西圍追堵截,農民軍一度受挫。除李自成梓潼失利外,其他農民軍也遭到了打擊。十一年四月,張獻忠也在谷城受降於熊文廷。

短短的一年多時間,明政府取得了顯著的成績,內亂之禍似乎有望解除。與此同時,明政府又積極和關外的後金政權嘗試議和事宜,希望以議和換回邊境三年的平靜。但因皇太極的要價太高而未能如願。崇禎十一年,多爾袞率清軍入關,在京畿、河北、山東等地搶掠達半年之久,攻下州縣七十餘座。

清軍這次入關最大的目的還是劫掠,並非要和明朝一決雌雄。但崇禎沒有看到問題的實質,而是匆忙下令徵調正在前線的洪承疇、孫傳庭前往解圍。如此一來,使得中原「安內」戰場的兵力陷於空虛狀態,農民軍再度死灰復燃,前功盡棄。

崇禎在攘外與安內的兩難選擇中始終搖擺不定,猶豫不決。崇禎九年,他把盧象升從中原五省總理調任宣大總督已是失策,時隔兩年,又把威震陝豫的三邊總督洪承疇、陝西巡撫孫傳庭調往北方邊防線,使得楊嗣昌精心策劃的對付李自成、張獻忠的戰略功虧一簣。

在安內戰略中,崇禎還犯下了一個嚴重的錯誤。他把李自成、張獻忠等人的偽降看作是內亂已經平定,而實際上農民軍乘中原空虛之機,發展壯大自己的力量。李自成挺近河南,張獻忠谷城再起,宣告了明朝招撫政策的徹底失敗。崇禎惱羞成怒,逮殺了力主招撫的熊文廷。

崇禎十二年(1639年)八月,崇禎下令讓楊嗣昌代替熊文廷前往湖廣督師,但這時形勢已難逆轉。洪承疇駐軍山海關,孫傳庭因黨爭而下獄,楊嗣昌一人孤掌難鳴,最終心力交瘁,畏罪自殺。此時崇禎除了嘆息之外,已經是束手無策了。

在攘外方面,薊遼總督洪承疇奉旨率十三萬精兵,於崇禎十四年(1641年)五月出山海關解錦州之圍。洪承疇看準形勢準備與清軍打持久戰,無奈形勢逼人,加上崇禎的不斷催促,只好違背初衷,力求速戰速決,結果導致全線慘敗,寧錦防線盡失。

這個時候,崇禎又想與清廷議和。平心而論,在當時內外交困的情況下,如果能與清議和以求得一時的安寧,也不失為明政府的權宜之計。可崇禎沒想到議和事情敗露,輿論嘩然,朝臣們在「剿賊」問題上立場一致,不能容忍外族的入侵。在輿論壓力之下,崇禎卻沒有擔起責任,當上一回「民族罪人」,而是讓兵部尚書陳新甲替他背了黑鍋。

說一千道一萬,就是崇禎沒有這個魄力,既不能全力安內,也無法背上和談的壓力攘外,只能選擇怯懦地退縮。在攘外安內的兩難選擇中,崇禎手裡已經無牌可出,等待他的只能是大明滅亡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千古歷史 的精彩文章:

明清有16萬道考題,而四書五經只有17萬字,考官們如何命題?
嘉慶為何沒能重續大清盛世?錯不在乾隆而是康熙定下的這條祖制

TAG:千古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