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孝庄是怎樣的一個人?到底多有手腕,幾件大事便能看出她超然地位

孝庄是怎樣的一個人?到底多有手腕,幾件大事便能看出她超然地位

撰文/趙立波

康熙晚年還在不斷懷念自己的祖母孝庄太后,並說:「設無祖母太皇太后斷不能致有今日成立」。《聖祖仁皇帝聖訓》康熙的幸運多在於孝庄以絕對對清朝的責任感和對孫兒愛護出發加以培養孫兒。

儘管有個安徽桐城秀才周南特地到北京「詣闕條奏十款」其中一款為「請垂簾,以勷盛治之隆」。孝庄卻不願「垂簾聽政」,一心一意輔助小康熙,讓他不斷放手去治國理政。康熙雖然小,卻很尊重祖母孝庄,《清史稿》說:「太后不預政,朝廷有黜陟,上多告而後行。」多年以後,康熙還深情地回憶起這段祖孫二人的溫暖細節:「憶自弱齡,早失怙恃,趨承祖母膝下三十餘年,鞠養教誨,以致有成」、「設無祖母太皇太后,斷不能有今日成立」。《聖祖仁皇帝聖訓》

孝庄太后畫像

她是清太宗皇太極妃,蒙古族人、姓博爾濟吉特氏,出身貴族家庭,其父塞桑,受封內蒙古科爾沁部貝勒、她生了清世祖福臨,在順治時稱太后,康熙時稱太皇太后,活了七十五歲。清史上稱她為「孝庄文皇后」,在清代入關之後,正是在這個女強人多重手腕的操控下,清朝才能平穩過渡到漢族政權中來,其歷史地位和意義相當深遠。

孝庄的出現也是一個偶然。

皇太極死後,由年僅六歲的九子福臨嗣位,由於皇太極生前未從指定繼承人,他的長子豪格(肅王)和十四弟多爾袞(睿王)都正當盛年,豪格有皇太極自將的兩黃旗的擁戴,多爾袞有兩白旗的支持,內部矛盾重重,後經孝庄運用策略,使豪格和多爾袞,放棄了爭位的念頭,由於孝庄不願垂簾,也不願豪格、多爾袞繼位,她依靠八旗中資格最老,威望最高的正紅旗旗主扎親王代善,代善是皇太極之兄,他本有和皇太極爭奪皇位的資格而推讓不爭,這是代善具有左右大局的力量和曾經滄海的淡然,原因是代善曾經作為汗位繼承人後被努爾哈赤廢黜,當再度復出後早已將這些看淡。

代善畫像

據《東華錄》記載,幾位不同意多爾袞繼承皇位,鬥爭的結局結果是由福臨嗣位,表面支持和擁戴者是代善,幕後策劃者則是孝庄,其手段極為靈活巧妙。

在八旗勢力中,代善握有兩紅旗,兩黃旗和正藍旗均為皇太極所自將,豪格、福臨皆為皇太極之子,擁立哪一位、旗中大臣當無爭執:鑲監旗旗主為濟爾哈朗,號稱小勒,力量較差,必然聽命代善,這樣一來共有六旗擁立福臨,多爾袞及其兄弟多鐸等所主的兩白旗難以抗衡。

清朝初年三大疑案中,「太后下嫁」成了一個至今難辨真偽的輿論,即嫁給多爾袞,此事無確證。不過順治八年宣布多爾袞罪行時,其中有「自稱皇父攝政王,又親到皂宮內院」等,此見蔣氏《東華錄》,後重修實錄將其刪去,若孝庄果有此事,正好說明她能隨機應變,更加顯示了政治手腕之高明。

多爾袞畫像

據《東華錄》記載:「代善等奉上(福臨)位,王、貝勒.大臣等共為誓書,昭告天地,以鄭親王濟爾哈朗,睿親王多爾袞輔政」。當時多爾袞在濟爾哈朗名後,後因多爾袞作為清軍統帥入關連連取勝,乘機擴張了自己的勢力,稱攝政王。其實握有實權的孝庄,她最有條件垂簾聽政,福臨死後,有位江南秀才名叫周南親往北京書請孝庄垂簾,就是明證,而孝庄並無此心,只願連輔兩代幼主,不願公開聽政不過無論垂簾還是不垂簾都參與朝政,凡軍國要政必先請示她,然後才能付諸實施,用以下五件事情來說明她的為人和治政。

首先,在入關的緊急時刻,滿洲地位尚未穩定時,孝庄太后聽取了明朝降官洪承疇、范文程的建議,採用明朝政權設置模式,使用當時的文武將官,減輕農民稅收,頒布了《大清國攝政王旨》。

第二,個人生活作風上,孝庄比較節約。從順治的遺照中得知,「國用造繁,兵餉不足,而金花錢糧,盡給宮中之費,未嘗節約發施。作為政治女強人,站在國家高度,能夠拋棄女人享受的弱點,凡事皆以國事為重,可見其境界不同凡響。終某一生孝庄不修造園林,凡事能省即省。

順治畫像

第三,在處理多爾袞死後問題上相當果斷及時。如沒有孝庄把控權力格局,順治年齡有限根本不能勤政或是掌握實際權力,「皇子即帝位,更復何言?惟以他人篡權為憂」,當時的多爾袞權勢熏天時,甚至毫不掩飾地說:「若以我為君,以今上(順治)居儲位,我何以有此病症?」多爾袞死後不滿百天即被宣布十餘條大罪,即說明在孝庄的隱忍後的一次全面清算的爆發,不光解了多年心頭憤恨,也為進一步樹立順治權威起到關鍵作用。

第四,在平定三藩時,康熙當時只有20歲,在整體戰略認識上,欠缺沉穩和決斷,孝庄在其背後給予強力支持成了康熙能夠最終平定「三藩之亂」的根本保證。如在三藩事變過程,內蒙古布爾尼趁機作亂,孝庄第一時間任用圖海平定,可見用人非常具有眼光。

康熙為祖母孝庄題寫「福」字

康熙二十六年的十一月,孝庄太后患了重病,康熙為此感到十分焦慮嗎「親嘗湯藥,晝夜不離左右」,同時傳諭內閣,不是要緊的事情不要奏報。為了使孝庄太后能夠好轉,康熙甚至想通過赦免犯人的方式給孝庄祈福,隨後又親率諸王貝勒文武大臣徒步至天壇,祈禱上蒼以減少自己的壽命為代價換取祖母生命延續。

在康熙誦讀祝文時,涕淚橫流,幾乎是一邊哭,一邊回憶祖母孝庄的恩情:「憶自弱齡,早失估侍,趨乘祖母膝下,三十餘年,設無祖母太皇太后,斷不能有今日成立,同級之恩,畢生難報……」可以說正是孝庄太后的撫養和幫助下才有了後來的康熙大帝,這種發自內心的感激之情確實讓人為之動容。

文:趙立波

參考文獻:《清史稿》《東華錄》《聖祖仁皇帝聖訓》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大波瀾 的精彩文章:

乾隆晚年為何掀起清朝最大的翻案狂潮?將投降將領全部打入貳臣傳
唐玄宗側面:精明、霸氣、晚年的失敗揭露出一個致命的弱點

TAG:歷史大波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