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孟頫行書《秋聲賦》,唯有此賦可與《蘭亭序》媲美!
元趙孟頫書《秋聲賦》:行書,紙本,縱:34.8厘米,橫:182.2厘米。總40行,共414字。為宋代著名文學家歐陽修所作的名賦,《秋聲賦》哀而不傷,皆臻於儒家哲學和審美所追求的至高無上的境界。 趙孟頫以行書書全文。行筆洒脫流暢,結體丰容縟婉,行間茂密,氣韻匯通,得二王遺韻。
《秋聲賦》是宋代大文學家歐陽修的辭賦作品。此賦作於宋仁宗嘉祐四年秋,歐陽修時年五十三歲,雖身居高位,然有感於宦海沉浮,政治改革艱難,故心情苦悶,乃以「悲秋」為主題,抒發人生的苦悶與感嘆。全文以「秋聲」為引子,抒發草木被風摧折的悲涼,延及更容易被憂愁困思所侵襲的人,感嘆「百憂感其心,萬事勞其形」,也是作者自己對人生不易的體悟。全文立意新穎,語言清麗,章法多變,熔寫景、抒情、記事、議論為一爐,顯示出文賦自由揮灑的韻致。
釋文:
歐陽子方夜讀書,聞有聲自西南來者,悚然而聽之,曰:「異哉!」初淅瀝以蕭颯,忽奔騰而砰拜,如波濤夜驚,風雨驟至。其觸於物也,錚錚,金鐵皆鳴;又如赴敵之兵,銜枚疾走,不聞號令,但聞人馬之行聲。余謂童子:「此何聲也?汝出視之。」童子曰:「星月皎潔,明河在天,四無人聲,聲在樹間。」
余曰:「噫嘻悲哉!此秋聲也,胡為而來哉?蓋夫秋之為狀也:其色慘淡,煙霏雲斂;其容清明,天高日晶;其氣冽,砭人肌骨;其意蕭條,山川寂寥。故其為聲也,凄凄切切,呼號憤發。豐草綠縟而爭茂,佳木蔥籠百可悅;草拂之而色變,木遭之而葉脫;其所以摧敗零落者,乃其一氣之餘烈。夫秋、刑官也,於時為陰;又兵象也,於行用金;是謂天地之義氣,常以肅殺而為心。天之於物,春生秋實。故其在樂也,商聲主西方之音;夷則為七月之律。商,傷也,物既老而悲傷;夷,戮也,物過盛而當殺。嗟乎!草本無情,有時飄零。人為動物,惟物之零。百憂感其心,萬事勞其形。有動於中,必搖其精。而況思其力之所不及,憂其智之所不能,宜其渥然丹者為槁木,黟然黑者為星星,奈何以非金石之質,欲與草木而爭榮。念誰為之戕賊,亦何恨乎秋聲!」
童子莫對,垂頭而睡,但聞四壁蟲聲唧唧,如助余之嘆息。
※這件小楷,董其昌和啟功都對它讚不絕口!
※康熙讓他寫100副字,他只交了這一副…
TAG:書法之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