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三銀四,跳槽為敬
不是不想跳,是如今的市場水冷,挪不開腳。
三月有「黃金」。
過去很多年,這個被譽為市場黃金期的階段,最熱鬧的旗幟屬於房地產,其次是人才市場。跳槽二字,充滿誘惑。對每一個想要改變的人而言,跳槽代表著新曆程的觸手可及,不管是個人發展、薪資待遇、還是行業歸屬,「煥新」二字,昭然若揭。
而今年,情況則略有所不同。
01 | 身不敢動,心早已遠
GQ實驗室曾推過一篇名為《北上廣的年輕人,要多少錢才能睡得踏實?》的文章,在那個長圖文中,每個字都透露著扎心之意,生活不易、工作時艱成為了評論中的熱詞。除了正常的升職、加薪之外,選擇在恰當的時機跳槽,是一線城市奮鬥者們對「改變」的共識,儘管這樣的改變可能是杯水車薪。
今年2月,在北京大望路萬達上班的王俊,想要跳槽。他計劃一個月後向主管提出辭職,同時準備找找附近百子灣、國貿那些公司有沒有合適的職位。王俊在這家軟體公司已經工作了四年,996工作制是日常,而作為測試工程師通宵熬夜等上線更是常有的事。
跳槽的想法,王俊醞釀了很久。從他準備買房時起,突然發現自己30萬的年薪想要買五環內的任何一間房都稱得上是天方夜譚,而他從測試主管升職到總監可能還需要三年,即便到了總監的位置,也無法和開發部門年薪60萬的架構工程師相比。思量再三,唯有換工作這條路,既能做到職位升遷又能在收入上離買房的夢想更近一些。
按照王俊的計劃,3月本該是他完成交接,前往新公司,薪水能有35%-40%漲幅的美好開始,可是一整月的面試下來,他發現自己處於尷尬的境地。一方面,像他這樣的測試工程師有著極大的行業和領域局限性,不如泛互聯網從業者,尤其是產品和運營人員擁有更多的選擇空間。另一方面,在經過六、七家公司面試後,王俊發現了一個事實:這些面試有的只是虛晃一槍,實際上並沒有開放招聘名額,而大部分則是達不到他對薪資的要求。
這個時候王俊才意識到,跳槽並不適合在所謂的「經濟下行」期進行。買房這樣的夢想可以先放在心裡,但是眼下每月5000元的房租能讓王俊做出的選擇只有一個,那就是按兵不動。
和他境遇類似的,還有他在杭州工作的大學舍友周成。
同樣是工作四年,同樣是不滿意當前的職位與薪水,但和王俊想要謀求縱深發展不同的是,周成希望完全放棄熟悉的運維崗,轉向他認為更有挑戰性、薪資空間更大的銷售崗。
除了杭州之外,上海、南京、嘉興、蘇州這些城市都在周成的考慮範圍內,對於新工作的判斷維度,他給自己設了一看公司二看職位三看薪水的標準。公司口碑與前景對於他這樣想轉換跑道的跳槽者而言,是最重要的考慮因素,而與職位設定對應的則是個人能獲得的資源和發揮的空間。至於薪水雖然重要,但周成心裡清楚,他這樣非畢業生的「新人」不能有過高期望,他看中的是一年後的薪資。
年後周成沒少在長三角這幾個城市中奔波。他去過蘇州一些做智能製造的企業,還到過嘉興兩家做新材料的企業面試,南京的AI企業、軟體通信公司也接觸過,而上海原本是周成最期望的城市,卻也是最令他鎩羽而歸的地方。究其原因,在市場環境不佳的情況下,大多數公司不願意在銷售崗招新人,這關係到能否快速進行價值轉化的問題。而僅僅有運維工作經驗,卻對新興行業不了解的知識背景,也是周成暫時無法融入長三角地區那些技術含量較高的公司最直接的原因。
02 | 一江春水AI流
在王俊們、周成們被迫將跳槽的火苗掐滅時,在華為、阿里、京東等頭部公司頻傳收緊招聘時,卻有另外一些人在這個三月大張旗鼓地上演著人才流動的「大戲」。
去年底,阿里被傳停止招聘之時曾說過「不是不招,只是要招對的人」。而根據校招薪水公眾號的統計,這個「對的人」恐怕指的就是年薪43.2W-72W的演算法工程師、56W的安全工程師,又或者是華為年薪47.8W-90.9W的演算法工程師、大疆67.5W-90W深度學習演算法工程師、地平線36.4W視覺演算法ssp以及商湯科技35W-40W的演算法工程師sp。
今年1月底李志加在上海某場自動駕駛論壇中收到了一個特別的邀請,邀請人是國內某個知名的整車廠商。當天李志加作為技術代表,分享了他在斯坦福電子工程系就讀時,曾經針對L3級別自動駕駛的一個研究報告。演講結束後,這家車廠的副總問他,是否願意來自己的公司工作。
在回國前,李志加最初的設定是自己創業。他看好國內人工智慧的發展環境,不管是政策、技術、人才、資金等各個方面都讓他憧憬。但真正回到國內,他發現「創」容易,而能稱之為「業」卻不是容易的事,尤其國內AI大蓬勃的情況下,突圍點需要謹慎選擇。在一切都沒有釐清前,李志加決定先加入某個ADAS公司,他給自己的時間期限是兩年,兩年後再決定是否要自己創業。
在車廠發出邀請前,李志加在這家專註ADAS的公司已經做了八個月,他滿意當前的工作環境,包括薪資和團隊,甚至公司給予他在開發上的自由度都接近完美。但是這個邀請的出現,讓他動了跳槽的念頭。
吸引李志加的不僅是車廠開出的雙倍年薪,還有最重要的一點,他能回到自己最擅長的技術領域,這個ADAS的開發完全不同。三月初,在太原路的OPS CAFE見過三次後,李志加決定跳槽。
同一時間,成都電子科技大學碩士畢業的鄒健在BAT中的某一家工作兩年後,也決定跳槽。在鄒健看來,所謂的市場寒冬是相對的,不過是資源從原有的互聯網產業滑向了新興技術產業,比如5G、半導體、AI這些領域,它們的「寒冬」是缺人,而不是裁員。
LinkedIn這兩年發布的《全球AI領域人才報告》也指出,AI領域的從業者需求在這幾年間處於爆髮式增長。當前全球AI從業者不到200萬,國內相關人才僅在5萬左右,科技領域的搶人之戰從未停止,愈演愈烈,尤其在年後的三月,進入到了一年中的爆發期。
去年四季度,鄒健所在的部門在公司整體架構大調整的情況下,也面臨著打散重組。他了解到自己部門的業務線可能和另一個內部競品合併,領導層換血在所難免,市場組的裁員指標已經下來了,所幸的是他們技術組暫時安全,但這種「安全」帶給鄒健的卻是迷茫和厭倦。
最初進入人人稱羨的頭部公司時那種興奮和壯志早已蕩然無存,取而代之的是,大公司既有的複雜結構以及整體規劃之下帶來的產品局限性,令他覺得頗為無奈。技術出身的人,最怕的就是「只修復那唯一的BUG」。
過年七天,鄒健的活動範圍僅限於家里的客廳和卧室,他需要一次徹底的沉澱,是繼續在現在的頭部公司以求安穩,還是去AI相關的企業,拼出下一個二十年。
他想到了自己本科時的同窗王若,他在深圳創立了一家做服務機器人的公司。上班後的第一個周末,鄒健飛去了深圳,和王若徹談7個小時。在寶安機場道別的時候,王若笑著拍了拍鄒健的肩膀說,來吧,大灣區需要你。
1個月後,鄒健遞交了辭職信,以演算法工程師的身份技術加盟了王若的公司,擔任這家機器人公司的技術總監。雖然年薪方面基本持平,也沒有了大公司的相關福利,但用鄒健的話說,「這絕對是一次具備投資性的成功跳槽」。而他開工的第一日,朋友圈刷屏的新聞是騰訊AI LAB離職的張潼,跳槽去了創新工廠。在那之前,他印象中最受關注的跳槽,是百度的陸奇去了YC。
03 | 市場水暖?跳槽知
往年的跳槽季,西二旗跳去望京,國貿換去金融街,靜安寺北望徐家匯,張江科技園內部倒騰一手早已是金三銀四獨特的風景。BAT輪流住、京東小米門都清,大灣區熟門熟路,長三角靜候諸君,偌大的資源池讓跳槽者們蠢蠢欲動。
嚷了三年要辭職的小沈,在不斷加壓的KPI和沒完沒了的PPT中,想到每個月12000元的房貸,看著一直刷屏朋友圈那些裁員的新聞,默默地把加班時長從原來的19點延長到了20點;一直在面試一直跳槽不成功的愛林,心裡想的是「只要能拿到20萬年薪,我就走」;休完產假復工三個月的李敬,在領導暗示她辭職時也動過跳槽的念頭,然而最終還是放棄了。
不是不想跳,是如今的市場水冷,挪不開腳。
在互聯網紅利期過後,大部分非技術型人才有跳槽念頭時,都有過「我還能做什麼?」這樣的疑慮。尤其面對已然成為新紅利戰場的AI領域時,新舊碰撞帶來的焦灼可想而知。
知名求職網站Indeed日前發布了一份2019年最佳工作清單,機器學習工程師、機器人工程師、計算機視覺工程師等這些職位都是當前最受追捧、自然也是最多金的。以機器學習工程師為例,近100萬元的年薪極具吸引力。而在國內,AI相關的職位開出的年薪也正在成為跳槽者們最青睞的目標,60萬元是起步薪資,100萬元不多不少。
人才市場,在悄無聲息間完成了資源的重新配置,而「跳槽」從此刻起,已經不再是個體行為,更像是行業發展的風向標。
任性跳槽的日子一去不復返。換一家公司獲得更高的職位與薪水,不再是板上釘釘的事;過去幾年產品和運營崗帶來的戰績背書似乎在新興科技公司面前難以發揮。而跳槽也不再是小公司仰望大公司,越來越多的人,選擇從大公司離開,將目光投向技術型創業公司。
但是不要慌,跳槽一直是人才市場流動性發展的剛需。沒有金三銀四,還有金九銀十,想要改變,始終有路。
更多優質內容,請持續關注鎂客網~~
※貨拉拉完成D輪3億美元融資,由高瓴資本、紅杉資本領投
※智加科技劉萬千:技術與生態的成熟將推動自動駕駛的落地應用
TAG:鎂客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