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國畫中的童真與童趣

國畫中的童真與童趣

豐子愷說:「兒童大都是最富於同情的。且其同情不但及於人類,又自然地及於貓犬、花草、鳥蝶、魚蟲、玩具等一切事物,他們認真地對貓犬說話,認真地和花接吻,認真地和人像玩耍,其心比藝術家的心真切而自然得多!」

在古來的許多國畫中,我們能夠看到題材多樣、反映兒童遊樂童趣的可愛場景。我們不難於其中窺見,那時孩童的幸福度,似乎起碼是不輸今天的!

宋代 蘇漢臣 《秋庭嬰戲圖》(局部) 現藏台北故宮博物院

姐弟倆圍著小圓凳

聚精會神地玩著「推棗磨」

轉盤、小佛塔、鐃鈸等精緻玩具

散置在不遠處

宋代 蘇漢臣 《冬日嬰戲圖》(局部) 現藏台北故宮博物院

姐姐手持斑斕彩旗

弟弟牽引孔雀羽毛

正想著逗弄貓兒玩

宋代 蘇漢臣 《冬日嬰戲圖》 現藏北京故宮博物院

你一槌,我一槌

小小的球兒,大大的樂趣

宋代 蘇漢臣 《長春百子圖》(局部) 現藏台北故宮博物院

腳頭十萬踢

解數百千般

宋代 蘇漢臣 《灌佛戲嬰圖》(局部) 現藏台北故宮博物院

一個裝扮成僧侶模樣

一個手抬佛像

一個模仿大人禮佛

嚴肅儀式變成有趣遊戲

宋代 李嵩 《市擔嬰戲圖》 現藏台北故宮博物院

老貨郎手搖撥浪鼓

挑著擔兒走城串鄉

好玩的孩子蜂擁而來

奔向玲琅滿目的貨郎擔兒

宋代 佚名 《撲棗圖》 現藏台北故宮博物院

棗樹結實累累

小孩群來攀扯

枝椏不停晃動

粒粒搖落滿地

快快捧盤拾取

宋代 陳宗訓 《小庭嬰戲圖》 現藏台北故宮博物院

湖石點綴

翠竹叢生

小草如茵

玩具散落一地

兒童互相嬉鬧

清代 焦秉貞 《百子團圓圖》(局部) 現藏國家圖書館

郎騎竹馬來

繞床弄青梅

同居長干里

兩小無嫌猜

清代 陳字 《嬰戲圖》 現藏台北故宮博物院

大頭娃娃盤坐氈上

左手拿著棍棒

舞弄懸絲鍾馗

長袖善舞

滑稽可愛

來源:中國國畫家藝術研究院

月雅書畫中國網編輯整理推薦

——月雅往期經典,點擊以下鏈接直接閱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月雅書畫 的精彩文章:

漲姿勢!國畫為何被稱為「丹青」?
顏真卿與王羲之用筆核心差異

TAG:月雅書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