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陘縣出土了幾塊秦代的「怪」石頭,專家看罷說:寶貝!
2010年9月,天津郵政博物館正式落成,館中收藏了大量從古至今與郵政相關的文物,展現了我國郵政事業的發展史。不過,在眾多文物中,有一件文物似乎「格格不入」,它只是一塊又黑又丑石頭,可專家卻認為該文物極為珍貴。這究竟是為什麼呢?這塊石頭到底有什麼獨特的魅力?如果您想知道,就讓小編來為您揭秘。
(本文所有圖片,全部來自網路,感謝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權利,請聯繫本號作者刪除。圖片與內容無關,請勿對號入座)
河北省為了開發旅遊資源,準備在井陘縣東天門風景區進行施工建設,經過周密的安排後,終於破土動工,最先進行的就是挖掘路基,平整道路。
這天清早,幾個工人像往常一樣帶著鍬鎬前來挖掘路基,可是沒想到,其中的一位工人一鎬頭下去,便刨出來一個奇怪的石頭。這塊石頭又黑又丑,不過形狀還是蠻有意思,整體造型就像漢字「凹」一般,幾個工人也不認識這是啥東西,便將其丟在一旁,繼續干手裡的活兒。
東天門風景區的工程師老張,經常會對工程情況進行視察,這天他正好從此地路過,誰知還沒走幾步就覺得腳下一絆,正好踢到了這塊石頭。
他有點懊惱的拿起石頭,就要將其遠遠地丟掉,卻發現這塊石頭好像有點不簡單,別看老張是搞建築的工程師,平時對歷史知識,古代文物也相當感興趣,直覺告訴他,這塊石頭背後可能有故事。
老張朋友圈中有不少在博物館工作朋友,當老張拿著這塊石頭,向在博物館工作的朋友請教的時候,他的朋友興奮的斷定這塊石頭是個難得的寶貝,它來自秦皇古驛道。
秦皇古驛道是什麼呢?秦皇古驛道就是秦代的「高速公路」,這條古驛道長約百里,建在山嶺溝谷之中並橫貫太行山脈。
當時的秦國為了與晉國交好,在兩國之間修建了驛道,在秦始皇掃平六國後,又以咸陽為中心修建了許多的驛道,這些驛道通往各個重要城市,屬於秦代交通主幹線,而井陘古驛道正是其中一條驛道的一部分。
按理說,這塊石頭不應該屬於秦驛道,為什麼這麼說呢?我們通過這塊石頭的造型就能得出結論,這塊石頭的外形十分獨特,我們前面也講過,它是呈「凹」字形的,試想一下,若是用這種石頭鋪路,豈不是很難行走車馬?況且在古代,車輪多為木質沒有輪胎和減震系統,秦始皇要是坐這樣的車巡遊,估計會被顛死。
不過,這個問題專家給出了很好的解釋:該石頭的「凹」字形並非天然形成,而是後天所形成的。由於秦皇古驛道太過古老,往來車馬如潮,年久日深,車輪就會在驛道上軋出兩道車轍,而這塊石頭正是被深深軋出的車轍印痕。
秦皇古驛道到底沿用了多久呢?小編告訴您,這條驛道從秦代建成之後,就一直被使用,韓信以少勝多的背水之戰,就是在這裡打響,抗擊八國聯軍的庚子之戰,也於此處爆發,這兩場戰役第一次發生在秦末,第二次卻發生在清末,二者之間相隔兩千年之久,這也是為何秦皇古驛道會有如此深的車轍的原因。
至此之後,這塊石頭有了自己的新名字,叫作「秦皇古驛道車轍石」,這塊簡單的石頭,沒有珍貴的材質,更沒有精雕細琢的匠心獨具,雖然在外人看來它又黑又丑,可是它卻能把一段歷史活生生的擺在世人眼前,講述的是一段歷經兩千年的蹉跎故事。
如今,這尊「秦皇古驛道車轍石」,被擺放在天津郵政博物館二樓展廳中,供世人參觀遊覽。它依然像剛出土時的那樣「不起眼」,沒有人會過多在意它,可是懂它的人都知道,它的身上曾經承載過太多的東西,有匆匆而過的車馬,有時過境遷的歲月,還有華夏民族幾千年生生不息的薪火精神……
文瀾海潤工作室主編文秀才,本文撰寫:特約歷史撰稿人:常山趙子蟲
※在慈禧之前,清宮裡還有一位「老佛爺」,她的名字少有人知道
※宋代竟有暖水瓶,可惜沒實物出土,專家推測:它應該是這個樣子
TAG:歷史解密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