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書畫 > 真跡藝術-畫壇泰斗張大千筆下的巴山蜀水,風光無限!

真跡藝術-畫壇泰斗張大千筆下的巴山蜀水,風光無限!

巴山蜀水的

雄偉峻險和鍾靈毓秀,

為大師們解讀中國山水提供了無限可能。

他們得山川之助,

在傳統的基礎上獨出新意,

最終形成了其獨特的藝術風格。

張大千 《橫貫公路》

張大千得峨眉青城之幽深;

傅抱石得巴山煙雨之淋漓;

李可染得山川草木之渾厚;

陸儼少得三峽險變之奇幻;

黃賓虹得蜀山之蒼莽厚重。

可謂家家有得,人人見殊,

中國的山水畫也因此增加了新的高度。

張大千的巴山蜀水

張大千在晚年贈給老友的一幅畫作上題詩道:「峨劍夔巫,孕四天下。出雲導風,誰歟匹者?」巴山蜀水不僅是張大千一生都痴愛不已的繪畫題材,也是他抒寫情感、寄託鄉思的重要載體。

張大千 《峨嵋金頂》

《峨眉金頂圖》作於1948年,此時張大千寓居成都昭覺寺,體力、精力、目力俱佳,作此峨眉金頂,興到筆至,將雲煙杳靄中的峨眉山「屹然霄漢」之雄奇描繪得淋漓盡致。而大千對此亦是頗為自得,不但隔日再題詩一首,更是自誇「固當以北苑南宮法求之,庶幾傳其天機離合之趣也」。

張大千 《巫峽雲靄》 1934年作

《巫峽雲靄》題識:昔年曾過巫山峽,未畫巫山十二峰。暮雨朝雲無限意,可能神女夢先通。甲戌十月,偶憶舊遊寫此。蜀人張大千並題。鈐印:大千、大風堂、蜀郡張爰、苦中作樂。

三十年代的張大千臨摹遍古代大師名跡,自我藝術逐步趨於成熟,工筆寫意,俱臻妙境,從中也不難發現其實巴山蜀水才是他最重要的藝術源流。

張大千 《雲峽遠帆》 1947年作

《雲峽遠帆》題識:妾住長干住鳳台,君行灧澦浪成堆。愁風愁水日千回。斷雁不傳雲路信,寒雅自引客舟回。襄王神女費疑猜。浣溪沙。丁亥嘉平月,張大千爰。此時的張大千從「師古」到了「師自然」的階段,故鄉山水對他烙印非常之深。

張大千 《丁未潑彩》

《丁未潑彩》作於1967年,是張大千為王新衡六十華誕所作。此時的張大千謫居巴西八德園,潑彩技法日益成熟,石青石綠如水墨般自由運用。由於王氏與張大千相交莫逆,亦為書畫內行,再加上素有名望,所以大千此作甚為用心,並非一般的應酬之作。此畫作是張大千融潑墨潑彩與中國傳統山水畫技法於一體的創新之作。

張大千 《愛痕湖》 1968年作

《愛痕湖》又名《愛痕湖一曲》,為巨幅絹本潑彩,寬76.2cm,長264.2cm,落款的年代為戊申(1968年),與張大千的巨構《長江萬里圖》創作於同年。

1965年秋,張大千與友人張目寒等游瑞士、奧地利諸國,在奧地利著名的風景勝地亞琛湖畔停留數日。

關於此行的細節,張大千在翌年創作的另一本《愛痕湖》落款中,曾這樣寫道:「年前與藝奴漫遊歐洲,從瑞士入奧國,宿愛痕湖二日,曾作此詩以戲之。」藝奴聽名字似是一女子,但究竟是何人並未清楚。這一樂事,必給張大千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故游歐歸來的幾年內,他以「愛痕湖」為題,創作了多幅山水。

下面是張大千的《長江萬里圖》長卷作品, 高半公尺余,長達20公尺。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真跡 的精彩文章:

王邁:「師法造化」,習中西筆法
現代書畫家張志斌-作品欣賞

TAG:真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