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善長缺乏宰相之才,朱元璋力挺並賜予頂級禮遇,背後陰謀更恐怖
向敬之
1368年,朱元璋成了天下的主子,李善長做了真正的宰相。
中書參政知事楊憲,夥同凌說、高見賢、夏煜等大臣,對朱元璋說:李善長並無宰相之才。
言下之意,李善長做不得宰相。
朱元璋說:「善長雖無宰相才,與我同里,我自起兵,事我涉歷艱難,勤勞簿書,功亦多矣。我既為家主,善長當相我,蓋用勛舊也,今後勿言。」(劉辰《國初事迹》)
朱元璋明白來自浙東的楊憲,在組織輿論攻擊淮西勛貴集團頭號人物李善長,寄望將其排擠出局,取而代之。朱元璋對楊憲的陰謀設了防,但又在處心積慮帝利用他掣肘李善長。
因為,李善長手中的相權,已同皇權發生了嚴重的博弈、衝突。
《朱元璋》朱元璋和李善長劇照
朱元璋最想利用比楊憲資格更老、功勞更大的浙東大賢劉伯溫,能夠挺身而出,制衡李善長以及後來胡惟庸,但是未果。劉先生既想做一個孤臣,又要做一個隱士,他力挺李善長卻貶抑楊憲、胡惟庸,使朱皇上進退失據,導致了自己的突然暴卒。
李善長外表寬和,而內心忮刻,日益自專,只要有人稍微冒犯他的權威,就定罪貶黜。掌管御史台的劉伯溫曾經依法力爭,但李善長位高權重,盛氣凌人,逼得劉伯溫惶惶不可終日,於是早早地謀劃主動出局的歸路。
這些,大權力控朱元璋洞察入微,尚待發酵。
洪武四年,也就是劉伯溫辭職後的第三年,李善長迫於壓力,稱病辭職。
最尊重的人,往往是最顧忌的人。李善長的請辭,讓朱元璋在行使權力上,不再瞻顧李相國的臉色和情面。
朱元璋甚是慷慨,命其至自己的發跡之地濠州養老,並賜予臨濠地若干頃,設置守墳戶一百五十家,賜給佃戶一千五百家、儀仗士二十家。第二年,李善長病癒,朱元璋便命他負責修建臨濠宮殿,將江南富民十四萬遷徙濠州耕種,由他管理。朱皇帝的錦衣衛,也責無旁貸地滲透進了濠州的每一角落,對李善長的嚴密監控,自是不留死角。
朱元璋賜大量土地、塚戶、佃戶、儀仗士,擢升李善長弟弟李存義為太僕丞,封其幾個侄兒做官,還把嫡長女臨安公主嫁給李善長的兒子李祺,封為駙馬都尉,要公主在李家嚴守婦道,孝敬公婆。
李善長不但得了幾份丹書鐵券,還做了至尊的皇親國戚。
李善長辭職,朱元璋將原元帥府的令史汪廣洋和李善長舉薦的胡惟庸擢升為右相。汪廣洋鑒於朱元璋與李善長的矛盾,事事請示皇帝,但能力有限,不久被後起之秀胡惟庸與老奸巨猾的李善長聯手弄走。汪廣洋看似對李、胡敬而遠之,但著實能耐不濟,不是對手。
台北故宮中收藏的朱元璋畫像
汪廣洋曾在李善長還未辭職、卻作病休時,就出任中書左丞。右丞楊憲獨斷專行,擅權行事,汪廣洋則陽奉陰違,慘遭彈劾,遣還老家。楊憲太狂妄,被誅,汪廣洋被召回,還在朱皇帝大封群臣時,受封忠勤伯,排在劉伯溫前。朱元璋還說,汪廣洋善理繁雜事務,常獻忠誠計策,堪比張子房、諸葛亮。
汪廣洋能夠得到重賞嘉評,主要是聽朱皇上的話,算不上真正的智囊。果不其然,很快,汪廣洋因毫無建樹、缺乏智慧,被胡惟庸與李善長聯手,內外使力,而被貶謫廣東。
胡惟庸成為了中書省的獨立丞相。幾年後,朱元璋為了防止胡惟庸做大,被李善長遙控,於是將汪廣洋召回,履職左御史大夫。
這回,汪廣洋要回報主子的再造之恩了。
就是李善長成為皇帝親家的一個月後,他拉著副手、御史大夫陳寧,彈劾李善長父子對皇上的大不敬。
離職不離京的李善長,貌似恃功而驕,或是恃寵而驕,對皇帝也不關心了,就連皇帝大病十天不視朝這樣的大事件也不聞不問。就連其子做了皇家駙馬,也是皇帝宣進宮問安也不認錯。他們似乎認為朱元璋給與李家最隆重、最高規的恩賞,是在討好李善長,故不斷不收斂,反而更加驕縱。
汪廣洋不失時機地上書打壓前丞相:「善長狎寵自恣,陛下病不視朝幾及旬,不問候。駙馬都尉祺六日不朝,宣至殿前,又不引罪,大不敬。」(《明史?李善長傳》)
李家父子如此對待朱元璋,朱元璋心裡自然不舒服,一次性削減他一千八百石歲祿。李善長的歲祿,由最初的四千石,降為二千二百石,幾乎減了一半。
汪廣洋的一紙劾章,竟能將皇帝的親家、長公主的公公的歲祿,削除一半,若沒有朱元璋的特別授意和參與其中,是實現不了的。
朱元璋不希望李善長掌控中書省,但又不希望他閑著,離開自己的視線。於是,六十三歲的李善長重新出山,和朱元璋的外甥兼養子、曹國公李文忠主管中書省、大都督、府御史台,同議軍國大政,但沒有實際職務。
善長雖老,做事仍有作為,幫忙打理御史台,很快見成效。
朱元璋為防止李善長與胡惟庸結為政治同盟,又將汪廣洋由御史台調任中書省,復職右丞相,掣肘胡惟庸。
君權至上
胡惟庸是李善長帶出來頂上去的,很有能力,也善於隱瞞,擅長玩動作,讓朱元璋很惱火。而且,胡首相和李首相,關係很不一般,兩家也是姻親,李的侄兒是胡的侄女婿,兩人經常往來,讓朱元璋心中的自卑感再次狂熱起來。
一旦發現蛛絲馬跡,朱元璋便無窮放大,想方設法地往謀逆大罪上進行精心設計。
明律對大惡之罪,規定有十條:「曰謀反,曰謀大逆,曰謀叛,曰惡逆,曰不道,曰大不敬,曰不孝,曰不睦,曰不義,曰內亂。雖常赦不原。」(《明史·刑法志一》)
朱元璋還未正式稱帝的吳元年十月,時任左丞相李善長作為律令總裁官,帶著楊憲、劉伯溫、陶安等二十多人,弄成了朱家天下的刑法草案,後來幾經修訂,修成了峻嚴的《大明律》。
最厲害的話語權,始終掌握在朱皇帝的手中。
※劉伯溫與李善長受賞差別有多大?朱元璋被灌輸功狗功人差異論作怪
※清朝九子奪嫡沒有演變成西晉八王之亂,康熙帝比晉武帝強在哪裡?
TAG:以禮觀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