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帶著茶香的釉色—茶葉末釉

帶著茶香的釉色—茶葉末釉

許多年以後,面對茶葉末釉,想必,當時的制瓷師傅會慶幸當時的這一場燒制意外。

據說,本來打算燒黑釉瓷,但因為火候燒過頭的原因,瓷器上出現了褐綠的斑點釉色,湊近仔細看,還能看見晶體。

在「摸著石頭過河」的制瓷進程中,中國這個發明瓷器的國度,像一個五感全部打開的孩子,好奇心充沛,樂意從「每一個意外」當中吸取經驗,反覆實驗,將「意外」變成作品。

褐綠的斑點釉色勾起了制瓷師傅的探索欲,在唐代時,它開始大量出現於耀州窯(中國名窯之一),唐宋時期,山西渾源窯和北方地區一些燒黑釉的窯場也有燒造。當時人們又叫它「鱔魚黃」。我們可以將它稱為「茶葉末」的先祖。

直至清代,在瓷業翹楚景德鎮燒制出了上好的茶葉末釉,將茶葉末釉推向了名貴色釉的舞台。

從此,茶葉末釉成為顏色釉瓷中的貴族。

鑽石冰裂盞[編號 : 54440]

作為資深盞友,你不會不知道建盞中的一股清流,那就是茶葉末釉建盞。對於茶葉末釉,有兩種不同的看法。有人覺得茶葉末釉是建盞釉面中的雜色釉,不是建窯的代表作,價值不大;有些人則對茶葉末釉情有獨鍾,就愛這黑釉盞中的小清新。

建盞中的茶葉末釉是很迷人的,黃綠的色澤,嫩得像春天裡抽出的新芽兒,半透明的釉層,明晃晃地像秋日晴天里的湖面,釉層裡面還有些反光的結晶體,好像茶葉細末,最特別的是,茶葉末釉表面常常有開片,開片兒開得洒脫,彷彿能傳出玲瓏清脆的冰裂之聲。

茶葉末釉盞燒成難度大,存世的全品並不多見。宋代的建窯茶葉末釉盞也很受藏家的歡迎。

茶葉末釉始燒於唐代,初似為燒黑釉瓷過火而出現的特殊品種,並非有燒造。是一種棕黑色底或綠黑色底釉中泛現一種錯落自然,金光燦爛的黃綠色晶點,到清代一躍成為名貴的色釉品種。

1573年,日本醫聖曲直瀨道三在招待日本茶聖千利休及友人時,拿出了一隻珍藏的茶盞,稱其為「蓼冷汁天目」。

這隻盞現藏於日本京都國立博物館,曾經在大阪市立東洋美術館舉辦的《黃金時代的茶器——十七世紀的唐物》特別展中展出。日本雜誌稱其為「極其驚艷」的「唐物天目」。

這隻茶盞釉色也是與眾不同。當時日本茶人接觸到的「唐物天目」大多是青黑色,而這隻盞是黃綠色,中間又摻雜著深色結晶,顏色明快許多,襯以含鐵量頗高的灰色鐵胎。

日本茶人把這類釉色叫蓼冷汁。蓼的別名是水蓼,是一種植物,生長在水邊,它的葉和莖可以作淡藍色染料。

在中國我們更直觀地將其稱之為茶葉末。因為底釉上分布的粉末狀深色結晶,類似茶葉末。

在稀有程度上,茶葉末釉建盞值得收藏。在美觀程度上,茶葉末釉盞的特殊色澤,精美的開片以及點狀結晶,都是有個性且耐看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古盞堂 的精彩文章:

建盞喝茶好不好,茶人最有發言權
青瓷益茶,是真還是假?

TAG:古盞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