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娛樂 > 吹上天的9.3分勁爆神劇,上班千萬別看

吹上天的9.3分勁爆神劇,上班千萬別看

3月15日,網飛放出18集動畫劇集《愛,死亡和機器人》。(下簡稱《愛死機》)

短短一周,豆瓣超過50000人評出9.3高分,實紅。

外網更不用說了,IMDb9.0,爛番茄新鮮度90%,全球大爆。

這是一部怎樣的神仙劇作?

兩位聯合製片人——大衛·芬奇與提姆·米勒的名頭打出來,影迷眼睛都要發光。

《七宗罪》《搏擊俱樂部》《十二宮》《本傑明 · 巴頓奇事》《社交網路》《龍紋身的女孩》《消失的愛人》...

與大衛·芬奇這個名字相關聯的經典電影,幾乎每一部都曾引爆話題討論。

《死侍》的導演蒂姆·米勒,則身兼數職:動畫師、視覺特效總監。

這次的《愛,死亡和機器人》,就是他的夢想之作:

「它結合了我對動畫和驚異傳奇(Amazing Stories,80 年代於 NBC 上播映的單元式電視連續劇集)的熱愛。幾十年來,午夜電影、漫畫、科幻小說和雜誌一直激勵著我,但它們被歸入極客和書獃子的邊緣文化,而我就是其中的一員。」

18集,每集從幾分鐘到二十分鐘不等,每一集的時長、畫風、類型、科幻梗,都是獨特的。

絢麗的視覺先聲奪人,細思極恐的科幻梗應接不暇。

沒例子我說個P。

《桑尼的優勢》——

暗黑的賽博朋克世界,從《銀翼殺手》脫胎而來的詭譎的熒光暴力美學,基因編輯版《鐵甲鋼拳》。

《證人》——

《蜘蛛俠:平行宇宙》 《重慶森林》畫風的《恐怖游輪》。

《三個機器人》——

《機器人總動員》翻版寫實萌系機器人遊盪末日廢土,世界屬於喵星人。

《天鷹座的裂縫以外》——

《盜夢空間》版《異形》,媲美真人的CG,SAN值掉光的結局,怎麼看都是好萊塢A級製作水準。

《祝有好收穫》——

由華裔雨果獎獲獎者劉宇昆的《狩獵愉快》改編,《聊齋志異》版《阿麗塔》,東方古風混合蒸汽朋克,驚艷。

《變形者》——

狼人版《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

《不一樣的歷史》——

《蝴蝶效應》 《死神來了》 《希勒特回來了》惡搞希特勒。

等等

等等

等等……

要能找出雷同風格,算我輸。

至於尺度,沒有尺度。

大衛·芬奇和蒂姆·米勒,先從各種短篇小說中汲取靈感,待獲得版權後,米勒對劇本進行第一次修改,然後,在全世界聯繫他們喜歡的小型動畫公司。

當動畫公司決定採用某個故事,並帶著概念設計來到美國,便可以開始自由運作,放手一搏。

創作自由的結果就是,大家都玩嗨了。

截圖是不可能截的,意會一下就好。

以至於,如果你拉迴文頭看官方海報,你會發現這樣一個小彩蛋——

在本該寫著出品方的地方,網飛將自己的名字劃掉,改成了「NSFW」。

——「Not Suitable For Work」。

上班別看,除非想被老闆開掉。

分集劇情解讀,太多人寫過,條姐不想再贅述。

要描述這18集的瑰麗想像,短短一篇文章也只能隔靴搔癢。

倒不如,聊聊《愛死機》的過去和未來。

作為2019年第一大爆動畫劇集,《愛死機》與其說是創新,不如說是復古。

事實上,整個《愛死機》劇集項目,都始於「芬奇與米勒未能完成《宇宙奇趣錄》續集電影的遺憾」。

這裡提到的《宇宙奇趣錄》,是一部1981年上映的cult奇片。

據傳,也是雷德利·斯科特拍攝《銀翼殺手》前,讓劇組觀摩的唯一指定動畫片。

被迫捲入星際大戰的計程車司機,領著一群猩猩大戰未來領袖拯救大波女的穿越死宅……

九段天馬行空的宅男趣味動畫,除了技術以外的一切,不輸今天的《愛死機》。

沿著這條風格上的線索,再向前追溯。

《宇宙奇趣錄》,來源於同名美國漫畫雜誌《Heavy Metal》。

後者,是誕生於1974年、名為《Métal hurlant》(直譯為「嚎叫金屬」)的法國漫畫雜誌的美國版。

將包括費里尼在內的大幫名導收入粉絲陣營的《嚎叫金屬》,也許可以說,是整個科幻影視美學的發源地。

以莫必斯、菲利普·德魯特為首創辦的《嚎叫金屬》,匯聚了當時最頂尖的畫家、漫畫家與設計師,其中就包括《異形》設計師,鬼才H·R·吉格。

在那個,科幻尚且是極客宅小眾文化的時代,它給予創作者所能夠給予的最大自由。

從《嚎叫金屬》開始,他們得以用最個人的風格、最天馬行空的想像,創作「任何一種媒介都不曾有過的瑰麗宇宙」。

成功了嗎?

太成功了。

雷德利·斯科特,承認《異形》的風格受到《嚎叫金屬》的直接影響——

「1977年,我偶然接觸到了《嚎叫金屬》及其出版社旗下的其他漫畫作品,同年,我獲得了《異形》的執導權;那一刻,我認識到這部電影應該向哪種美學發展。」

《銀翼殺手》原著《仿生人會夢見電子羊嗎》作者,威廉·吉布森直言——

「《神經漫遊者》在構建「景觀」的層面,很大程度上受到了我在《嚎叫金屬》中看到的一些藝術作品的影響。

同樣的,我認為這種「影響」也適用於約翰·卡朋特的《紐約大逃亡》、雷德利·斯科特的《銀翼殺手》等其他一切被稱為「賽博朋克」的作品。」

從《Métal hurlant》到《Heavy Metal》,從《宇宙奇趣錄》到《愛死機》,根本就是同一幫創作怪咖在不同時代的同一個文化據點。

是這同一幫人,一點點,將作為邊緣文化的科幻,培養成如今的主流電影類型,視覺奇觀的擔當。

從漫畫雜誌到流媒體,媒介和平台在變,但想像力和創造力卻是永恆的。

不管《愛死機》算不算傑作,它都一定會是傑作的開始。

已經忍不住期待,在下一部《愛死機》里,看到更多中國元素的參與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電影頭條 的精彩文章:

控制狂、巨嬰、愚孝…姚晨倪大紅年度爆款開撕中國式家庭,爽!
強制「春夢」,這神劇只敢偷偷看

TAG:電影頭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