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血劍》中李闖王戰敗原因並不真實,讀完歷史,發現他情有可原
《碧血劍》是一部描寫明末清初,以薊遼督師袁崇煥之子——袁承志為主人公的一眾英雄好漢殺貪官污吏,投靠闖軍,抗擊清兵,最終又歸隱東南亞一個島嶼的故事。
這其中,涉及到的一個重要的線索人物就是闖王李自成。
袁承志等人痛恨明朝末代皇帝崇禎,認為大明朝已經腐朽透頂,大廈將傾。而闖王代表了新生力量,可以作為改朝換代的支持者,希望為天下百姓打下一個朗朗乾坤,同時對抗滿清滅亡華夏的企圖。
然後,在追隨闖王的過程中,特別是在看到闖軍進入北京城以後,燒殺搶掠,大失所望,所以才會選擇歸隱的。
從小說中看,似乎闖軍進入北京城之後的軍紀渙散,眾多將領醉生夢死,闖王李自成也志驕意滿才是農民軍失敗的原因。
那麼,歷史上的闖軍戰敗真的是因為這樣嗎?
李自成之前的工作可以算作的是官府的郵差,結果在崇禎年的時候被裁員裁掉了,緊接著西北大旱,赤地千里,民不聊生,老百姓連樹皮草根都吃光了,只能去吃觀音土。吃了不消化,人大量死亡。
而貪官污吏,皇親國戚卻依舊橫徵暴斂。這個時候,當然就是遍地烽火了。李自成加入農民軍以後,幾度沉浮,但始終保持了簡樸,平易近人的作風。
傳說是李岩所做的歌謠「迎闖王,盼闖王,闖王來了不納糧」,廣大貧苦農民已經對明王朝的超尺度的徵稅納糧反感到了極點。
加之全國受災的地區越來越多,李自成很快就匯聚了數十萬農民軍,而據清史記載,進入北京的時候,闖軍高達百萬。
這麼多的人加上李自成建立的大順政權的各級官員,都需要經費開支。所過之處,百姓都免徵賦稅田賦了,錢從哪裡來呢?自然就是沒收明朝官員和土豪劣紳的財產才能支應開支。
所以,闖軍到了北京城就是抓捕大批官員,富戶拷餉,當然也免不了滋擾這些人的家眷。所以就有了袁承志看到的那一幕幕。
而這是由闖軍的性質決定的,如果闖軍不這樣做,那就要繼續對老百姓徵收賦稅糧餉了。那群明朝的遺老遺少,他們本身就不可能對抗清軍,農民軍即使聯合他們也沒有用。
袁承志他們設想的太平世道不是一天可以建立起來的,也不是「人好」就可以辦到的。闖軍不這樣做就出城對抗清軍一樣不會取勝,在這一刻,袁承志所代表的俠客們沒有做完該做的事。
※他才是金庸筆下的高手,雖雙腿殘廢,也能練成無敵神功,秒殺武林
TAG:煮酒史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