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吃臭豆腐會得肝癌?謠言!——郝純毅教授專訪丨全國愛肝日

吃臭豆腐會得肝癌?謠言!——郝純毅教授專訪丨全國愛肝日

不想錯過界哥的推送?

戳上方藍字「醫學界腫瘤頻道」關注我們

並點擊右上角「···」菜單,選擇「設為星標

吃臭豆腐會得肝癌?謠言!——郝純毅教授專訪丨全國愛肝日

肝癌預防千萬條,防治肝炎第一條!

受訪專家丨郝純毅 北京大學腫瘤醫院肝膽胰外二科

文丨玉醬

來源丨醫學界腫瘤

每年的3月18日是全國愛肝日,今年愛肝日的主題是「維護肝臟,增進健康」。說到肝臟健康,就不得不提肝癌這個一度被稱為「癌中之王」的疾病。

肝癌是我國最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包括兩種主要病理組織學類型,分別為肝細胞癌(HCC)和肝內膽管細胞癌(ICC),HCC占我國肝癌總數的83.9%~92.3%[1]。今年1月出爐的《2015年中國惡性腫瘤流行情況分析》包含了我國腫瘤流行病學最新數據,根據這份報告,肝癌是發病率第四高的惡性腫瘤(僅次於肺癌、胃癌和結直腸癌),2015年新發肝癌病例37.0萬例,其中男女比例接近3:1;肝癌同時也是死亡率僅次於肺癌的惡性腫瘤,同年共有32.6萬人死於肝癌[2]

近日有新聞稱肝癌與吃臭豆腐等飲食習慣有關,果真如此嗎?為了進一步了解肝癌這一可怕疾病並對熱點新聞做出解讀,醫學界特對領域內權威專家,北京大學腫瘤醫院大外科常務副主任、肝膽胰外二科主任郝純毅教授進行專訪。

郝純毅教授採訪視頻

肝炎、肝硬化,要小心變成癌!

郝純毅教授表示,肝癌以外的多數實體惡性腫瘤如胃癌、乳腺癌、腸癌等,往往是在正常組織器官基礎上發生的,早期通常沒有特異性癥狀;肝癌則不同,它大多是在長期慢性肝病基礎上發展而來,早期特異性癥狀和體征可能較多,如下肢浮腫、腹脹、消化不良、蜘蛛痣、腹水、黃疸、貧血、嘔血等。

但需要注意的是,這些癥狀和體徵實際上並不一定是肝癌的表現,而是長期慢性肝病的表現。肝癌本身很可能是沒有任何特異性早期癥狀的,若出現肝區疼痛、進行性肝大或上腹部包塊等表現,常常已是中晚期。在肝癌進展過程中,慢性肝病和肝癌的癥狀可能會互相加重。肝炎、肝硬化等長期慢性肝病人群最應小心提防肝癌。

肝癌治療主要靠手術

肝癌的治療主要包括外科手術治療、介入、局部消融、放射、靶向、免疫治療等。

外科手術

手術治療目前被認為是唯一有可能給患者帶來潛在治癒機會的療法。肝癌手術治療分為兩種,一是肝臟移植,二是肝臟腫瘤切除。兩種手術方式不分優劣,各有嚴格的適應證。符合適應證範圍的肝臟移植或肝臟切除術都有不錯的治療效果。按照米蘭標準(世界範圍內普遍接受的金標準),成熟醫療中心/團隊實施的肝移植術後,總的5年生存率可達到80%以上。

肝切除術適應證與肝移植術相似,實際操作中可能略為寬鬆。不同分期的肝癌患者術後預後不盡相同,腫瘤較小且生物學行為較好的的早期肝癌患者術後5年生存率約60%~70%,一般而言,分期越晚、肝功越差,預後越差。

臨床醫生應注意,肝癌手術適應證不能無原則地放寬,應嚴格按照臨床指南來判斷適用的術式。

肝癌切除的適應證[3]

(1)肝臟儲備功能良好的Ia期、Ib期和IIa期肝癌是手術切除的首選適應證,儘管有以往研究顯示對於直徑≤3cm肝癌,切除和射頻消融療效無差異(證據等級 1),但最近的研究顯示外科切除的遠期療效更好(證據等級 1)。

(2)在部分IIb期和IIIa期肝癌病人中,手術切除有可能獲得比其他治療方式更好的效果(證據等級1),但需更為謹慎的術前評估。對於多發性肝癌,相關研究顯示,在滿足手術安全性的條件下,腫瘤數目≤3枚的多發性肝癌病人可能從手術獲益(證據等級1);若腫瘤數目>3枚,即使已手術切除,在多數情況下其療效也並不優於介入(TACE)等非手術治療。

(3)對於其他IIb期和IIIa期肝癌,如有以下情況也可考慮手術切除,如腫瘤數目>3枚,但腫瘤局限在同一段或同側半肝者,或可同時行術中射頻消融處理切除範圍外的病灶;合併門靜脈主幹或分支癌栓者,若腫瘤局限於半肝,且預期術中癌栓可完整切除或取凈,可考慮手術切除腫瘤並經門靜脈取栓,術後再結合TACE(經肝動脈化療栓塞,即介入療法)、門靜脈化療或其他全身治療措施;如合併膽管癌栓且伴有梗阻性黃疸,肝內病灶亦可切除的病人;伴有肝門部淋巴結轉移者,切除腫瘤的同時行淋巴結清掃或術後外放射治療;周圍臟器受侵犯,但可一併切除者。

此外,對於術中探查不適宜切除的肝癌,可考慮術中肝動脈結紮(已少用,有時用於肝癌破裂出血時的手術止血)和(或)肝動脈、門靜脈插管化療、或術中其他的局部治療措施等。

肝移植適應證[3]

肝移植是肝癌根治性治療手段之一,尤其適用於有失代償肝硬化背景、不適合切除的小肝癌病人。嚴格的適應證是提高肝癌肝移植療效,保證寶貴的供肝資源得到公平合理應用的關鍵。

關於肝移植適應證,國際上主要採用米蘭(Milan)標準、美國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UCSF)標準等。國內尚無統一標準,已有多家單位和學者陸續提出了不同的標準,包括杭州標準、上海復旦標準、華西標準和三亞共識等。各家標準對於無大血管侵犯、淋巴結轉移及肝外轉移的要求都比較一致,但是對於腫瘤的大小和數目的要求不盡相同。上述國內標準均不同程度的擴大了肝癌肝移植的適用範圍,可使更多的肝癌病人因肝移植手術受益,並未明顯降低術後總體生存率和無瘤生存率。我國原發性肝癌診療規範(2017年版)推薦採用UCSF標準。

(向上滑動查看肝癌切除和肝移植適應證)

內科療法

藥物方面,傳統的化學治療和內分泌治療等療效均欠佳,但近年來靶向治療和免疫治療方面取得了令人欣喜的進展。例如,10年前開始應用於臨床的索拉非尼,為肝癌的靶向治療開了個好頭;近幾年上市的侖伐替尼、PD-1/PD-L1抑製劑等靶向治療藥物,更是為肝癌治療領域注入了新的活力,為醫患雙方帶來了新的希望。這些新葯可以延長患者生存期、提高緩解率,有效抑制腫瘤進展,為一些過去不能進行手術的患者提供了潛在的手術機會。

其他治療

隨著設備和觀念的進步,過去在肝癌領域作用局限的放射治療也逐漸成為了肝癌的另一項有效治療方法,近年來的作用越來越明顯。介入治療、射頻治療、局部消融、氬氦刀、液氮治療,以及最近顯示出良好療效、很有發展前景的微波治療都是已被臨床證實有效的治療選擇。其中,介入和消融治療適用於那些沒有手術機會或因各種原因不願意接受手術的患者,是一種不錯的替代治療方式。

以上不同治療方法都有各自的適用人群和治療標準,臨床工作中應由經驗豐富的醫生結合患者實際情況做出個體化選擇。國際上的普遍做法(也是目前的流行趨勢)是組建多學科協作診療團隊(MDT)模式,團隊中應包含多個相關學科的專家,強強聯合、優勢互補,為患者制訂量體裁衣式的治療方案,使治療效益最大化、治療副反應或傷害降到最低。肝癌治療MDT團隊中一定要包含一名具備豐富臨床經驗和先進治療觀念的資深肝臟外科醫生。

「我們醫院作為一家北京大學附屬的腫瘤專科醫院,一直秉承學術與臨床密切結合的特點,觀念先行,技術緊跟,在同行業中起到了很好的引領作用。」郝純毅教授說,「我院牽頭制訂了國內多部腫瘤診療指南或共識,執筆者都是代表了領域內最高水平的領軍人物。」

預防肝癌,第一條是防治肝炎

我國肝癌的病因學相對比較明確,主要病因包括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黃曲霉毒素(aflatoxins,AFs)、吸煙、酗酒、肥胖、糖尿病和代謝綜合征等[1]

由於我國絕大多數肝癌患者都是在長期慢性肝病的基礎上發病(85%的肝細胞癌患者攜帶HBV感染標誌[1]),會經過肝炎-肝硬化-肝癌的演變過程,因而預防和控制肝病是預防肝癌的主要措施之一。我國肝癌的病因在逐年發生改變,除了乙型肝炎持續居於領先地位,近年來丙型肝炎引起的肝硬化、肝癌病例也在不斷增加。過量飲酒也是肝癌的一大危險因素,在某些飲酒量普遍偏大甚至有酗酒習慣的地區,慢性酒精性肝硬化人群較多,由之引發的肝癌病例也明顯多於其他地區。

此外,還有一項被確切證實且作用顯著的肝癌致病因素就是黃曲霉毒素。我國南方個別地區氣候潮濕,糧食易發霉而形成黃曲霉毒素,食用這樣的發霉食物會有較高肝癌風險。水源污染、重金屬超標和一些特殊污染也與肝癌有關。

總體來說,根據這些病因,我國的肝癌一級預防措施主要包括乙肝疫苗接種、清除相關病原體感染、避免致癌物質暴露,以及改變高危致癌風險相關的生活方式(如酗酒、吸煙、不衛生的飲食和不注意控制體重)等[1]

吃臭豆腐吃成肝癌?謠言!

不久前有報道稱,「年輕女子因長期吃臭豆腐最終患肝癌不治離世」,一時間搞得人心惶惶。臭豆腐有那麼可怕?難道我們從此要對這種美味小吃say no嗎?郝純毅教授指出,「吃臭豆腐(或腐乳等其他發酵食品)會導致肝癌」的說法是一種誤傳。發酵食品不是洪水猛獸,肝癌這口鍋,它們不背!

我國很多地區都有食用發酵食品的習慣。實際上,除了臭豆腐、腐乳,一些發酵蔬菜,我們做菜常用的醬油、醋等調料以及酒類都是由真菌(即俗稱的「曲」)發酵製作而成的。自然界存在的無數種真菌中,真正可致病的極少,而且我們對其中絕大多數都有了足夠的認識,如黃曲霉毒素。「我可以負責任地告訴大家,我們日常生活中常食用的傳統發酵食品都不會造成肝臟的明顯損害,更沒有證據顯示其可以誘發肝癌。即使是黃曲霉毒素這樣的強致癌物,也不是一兩次小量接觸就會致病的。日常食用發酵食品是安全的。」

還有人認為許久不更換筷子會導致肝癌,這也沒有必要。發霉的筷子確實會對身體造成不利影響,但也是在長期接觸、慢性積累的前提下。在如今較為良好的衛生條件下,這種情況已越來越少了,小小的筷子不必引起大家的恐慌。

專家簡介

吃臭豆腐會得肝癌?謠言!——郝純毅教授專訪丨全國愛肝日

郝純毅教授

郝純毅,主任醫師、教授、博士生導師,北京大學腫瘤醫院大外科常務副主任、軟組織和腹膜後腫瘤中心主任、肝膽胰外二病區主任、國際合作部主任。國際外科和胃腸病醫生協會(IASGO)副秘書長,中國臨床腫瘤學會胰腺癌專家委員會主任委員,中國臨床腫瘤學會胃腸神經內分泌瘤專家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國醫促會軟組織腫瘤專家委員會主任委員,中國醫促會肝癌專家委員會秘書長,中國腫瘤微創治療技術創新戰略聯盟副主任委員。

參考文獻

1. 中華預防醫學會等,中國肝癌一級預防專家共識(2018)[J].中國腫瘤.2018,27(9):660-669.

2. 鄭榮壽,孫可欣,等,2015年中國惡性腫瘤流行情況分析[J].中華腫瘤雜誌,2019,41(1),19-28.DOI:10.3760/CMA.j.issn.0253-3766.2019.01.005

3.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原發性肝癌診療規範(2017年版)[J].臨床肝膽病雜誌,2017,33(8):1419-1431.

(本文為醫學界腫瘤頻道原創文章,轉載需經授權並標明作者和來源。)

覺得好看,請點這裡

↓↓↓↓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醫學界腫瘤頻道 的精彩文章:

一夜不睡會怎麼樣?你的免疫細胞可能先撐不住了!
結直腸癌的這些疑問,有了明確答案丨一周資訊

TAG:醫學界腫瘤頻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