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民國初年老照片:街市蕭條 百姓生活水平低下

民國初年老照片:街市蕭條 百姓生活水平低下

民國初年老照片:街市蕭條 百姓生活水平低下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1912年,北京一戶人家正面磨面。民國剛剛成立之際,法國攝影師史提芬·帕森特於1912年-1913年在北京拍攝了一組珍貴的彩色照片,記錄了這座古都的社會面貌。當時的北京處於袁世凱的統治之下,政局動蕩,紛爭不斷。

民國初年老照片:街市蕭條 百姓生活水平低下

1912年,朝陽門外大街的牌坊。清末最後十年,北京的人口一直持續穩定增長。但是在清朝和民國朝代更替之時,社會動蕩引起百姓恐慌,很多在此謀生的人紛紛返回故鄉;還有一批達官貴人跑到外地「避難」。據1912年戶口統計,北京內外城人口72.5萬人,較上一年的78.3萬人減少了5.8萬。

民國初年老照片:街市蕭條 百姓生活水平低下

1913年,什剎海荷花市場。清朝滅亡後,滿人居住的內城和漢人居住的外城界限被打破,內外城人口流動加速。滿人失去體制的庇護,政治地位與經濟地位急劇下降,很多內城核心地帶的房產被民國新貴買走。

民國初年老照片:街市蕭條 百姓生活水平低下

1912年,街頭的小吃攤。我們現在經常抱怨房價貴,其實那時候房價、房租也調解著人口居住區域的分布。富裕人口、社會中上層向城市中心聚集,貧困人口多分布在京城邊緣地帶,即通常所謂的「城根」區域,這裡房價與物價都非常低廉,但居住環境惡劣。

民國初年老照片:街市蕭條 百姓生活水平低下

1913年,朝陽門。根據民國初年社會學者嚴景耀的調查,朝陽門外是髒亂差之地,「住在那裡的都是北京最下層社會的人民,如洋車夫、乞丐、小竊,以及失業的工人們」。因此,這裡是犯罪案件高發的區域。

民國初年老照片:街市蕭條 百姓生活水平低下

1913年,北京郊區安葬死者。隱約可見男人都還留著大辮子。

民國初年老照片:街市蕭條 百姓生活水平低下

1913年,四男子合影,史提芬的註解稱這是「一個文化團體」的成員。

民國初年老照片:街市蕭條 百姓生活水平低下

1913年,北京西部的一戶人家。民國初年北京社會收入分化特別嚴重,官員、教授每月收入200元、300元很正常,而廣大的工人、店員、手工業者、匠人等等,每月收入只有十幾元。當時袁世凱的月薪是24000元,另有公費40000元、交際費40000元。

民國初年老照片:街市蕭條 百姓生活水平低下

1913年,阜成門附近的街道。調查顯示,北京地毯廠工人每天只吃兩餐,食物為窩窩頭、生蔥及大碗湯、醬菜,一月只吃一次肉。其衣服穿著力求節省,居住多為大雜院,幾乎沒有衛生設施。

民國初年老照片:街市蕭條 百姓生活水平低下

1913年,北京南苑附近。袁世凱出台了一些促進經濟社會發展的措施,新開的工廠有所增加。因為他的主要精力還是在鞏固自己的地位,在改善民生方面著力不夠,所以百姓的生活水平沒有明顯提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小歷史 的精彩文章:

太平天國後期驍將汪海洋:殺害舊主後又被下屬出賣
老照片:清朝還沒滅亡,皇宮已經破敗不堪

TAG:小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