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弗蘭茲·艾稞曼在中國大陸的首次個展在偏鋒新藝術空間開幕

弗蘭茲·艾稞曼在中國大陸的首次個展在偏鋒新藝術空間開幕

2019年3月21日下午,德國當代藝術家弗蘭茲·艾稞曼在中國大陸的首次個展在偏鋒新藝術空間開幕。弗蘭茲·艾稞曼生於1963 年,1990 年獲得DAAD 獎學金,以迷幻的抽象繪畫和融合建築空間的沉浸式裝置聞名於世,作品廣泛展出於國際重要展覽,並被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MoMA)等重要博物館收藏。弗蘭茲·艾稞曼是當下活躍在國際畫壇最具創新性和影響力的藝術家之一。

英國《衛報》曾將弗蘭茲·艾稞曼稱為「我們這個時代的立體主義者」。這個讚譽初看上去有點奇特,細思之下卻是意味深長。作為一種藝術形式的立體主義第一次將時空相對性引入藝術,並在極短的時間內徹底更新了人們對繪畫實踐中時空建構方式的全部理解。「同時」與「變位」這一對比喻不僅適用於量子物理學,也適用於立體主義,甚至包括我們今天的一切。雖然立體主義作為一種風格已經退出了藝術舞台,但曾造就了它的這部分基礎經驗在今天這個超移動的社會中反而得到了增強,空間-距離幾乎被數碼通信抹平。實時訊息通過全球網路傳播,今天所有人都可以獲得。

艾稞曼敏銳地捕捉到以上這些變化,而他同時也注意到在這種交流方式的席捲下,一些僅屬於本地的東西正在漸漸消失。他因此開始旅行,頻繁的,長時間的旅行。艾稞曼並非蜻蜓點水的遊客,相反,他花費大量的時間,觀察宏大和細微,複雜和簡單的各種事物。他輕裝出行,帶著筆記本,一架相機,加上鉛筆和紙,這些合在一起創造了被他稱作「精神地圖」的記錄,後者是以高度濃縮的形式出現的關於一路所見所聞的的記憶,也包括行旅中偶然降臨的靈感和念頭。

他第一次長途旅行就來到香港,然後依次周遊了馬尼拉、雅加達、新加坡、吉隆坡、曼谷,接下來是柬埔寨,隨後沿著越南的海岸上行,乘坐汽車去了西貢,再從那裡取道廣州和桂林,回到香港,然後乘船到上海,再到北京,最後經由跨西伯利亞鐵路回到柏林。而這趟旅途是相當漫長的,他在北京一呆就是一個月,在烏蘭巴托也停留了一個月的時間。

在旅途中,艾稞曼隨身攜帶著13x19cm 的小速寫本來「消化」一路的見聞 。他創造的「心靈地圖」並非簡單的速寫、記號或描述,相反,藝術家將它們看作是完整的作品,雖然尺幅不大,但是在圖像的複雜性上足堪與他此前創作的、可達300x700cm 甚至更大的繪畫相抗衡。「精神地圖」是一系列流動的創作,其中絕大多數都是開始於某個地點但在其他地方持續進行,有些要到藝術家回到柏林之後才能真正完成。說到底,當大部分藝術家們以穩定的生活為基礎,在巨大的工作室裡面進行創作的時候,「精神地圖」其實代表了一種游牧的藝術。雖然艾稞曼既游徙也定居,但他將時-空維度注入創作之中,旅行花費的時間、拉開的距離同路上的種種經驗被編織成微妙複雜的層次,它們一齊向觀眾顯現自身,同時也顯現彼此之間的差異,正如記憶在人類心靈中的狀態一樣。我們的記憶就是以這種方式來運行的,它不會像電影中一幕一幕依次展開的情節那樣遵循嚴格的時間順序。要造訪記憶,我們必須首先解放那些被摺疊在一起的種種細節,比如情景、聲音、氣味,然後才是那些由記憶所承載和傳遞的情感與知識。

Franz ACKERMANN 弗蘭茲·艾稞曼_Cargo 貨物_2009_Oil on canvas 布面油畫_540 × 260cm

Franz ACKERMANN 弗蘭茲·艾稞曼_Heavy Rain 傾盆大雨_2012_Oil on canvas 布面油畫_540 × 260cm

Franz ACKERMANN 弗蘭茲·艾稞曼_Wild Forest 狂野森林_2014_Oil on canvas 布面油畫_540 × 260cm

於是,在某種意義上,艾稞曼的繪畫所召集的種種形象同我們從記憶中對經驗進行解碼的過程形成了平行關係,而我們總是在重新編輯我們的記憶。艾稞曼有時會在畫面上留下「盲點」,這是一些空白的斑點,直到這些作品進入下一次展覽,他才會填充它們,給作品插入新的「備註」。以這種直接的方式對作品展示現場的具體語境來作出回應。有時,藝術家通過這些最後一刻才加入的內容來建立起同觀眾的情感聯繫,他會用旅行時使用的顏料和畫筆在畫面中添上來自當地語境的一個話題,地點,或比喻。有時,他則用這種方式對那段時間的世界新聞來作出當下的反應。總之,繪畫在艾稞曼這裡脫離了它最常見的功能,被轉化為一種流動的、通用的且是即時性的語言。

Franz Ackermann 弗蘭茲·艾稞曼_Soon the Moon 月上樹梢_2018_Oil on canvas 布面油畫_195×150cm

Franz Ackermann 弗蘭茲·艾稞曼_Untitled Winds Ⅱ 無名的風 2_2019_Oil on canvas, Mixed media 布面油畫,綜合材料_Variable size 尺寸可變

Franz Ackermann 弗蘭茲·艾稞曼_Untitled (Boy) 無題(男孩)_2019_Oil on canvas, Mixed media 布面油畫_70×50cm

弗蘭茲·艾稞曼,德國人,1963 年生於諾伊馬爾克特-聖法伊特,現工作、生活於德國柏林和卡爾斯魯厄。弗蘭茲·艾稞曼1984-1988 年就讀於慕尼黑美術學院;1989-1991 年在漢堡高等教育學院學習;1990-1991 年獲得DAAD 獎學金前往香港。2001 年起擔任卡爾斯魯厄造型藝術學院教授至今。弗蘭茲·艾稞曼是一位活躍在國際畫壇的畫家、版畫家與裝置藝術家,自上世紀90年代以來,他的藝術創作涉及素描、水彩畫、壁畫、油畫及融合攝影與建築空間的大型繪畫裝置,作品以國際旅行、全球化和城市化為主題,反映了全球文化同質化所帶來的社會變革及政治問題。1997 年因重新設計了慕尼黑地鐵站,弗蘭茲·艾稞曼獲得了諾德霍恩市藝術獎;2004 年獲紐約古根海姆博物館雨果·博斯(Hugo Boss)獎提名;2005 年獲德國「MFI Preis Kunst am Bau」獎。艾稞曼曾於2003 年參加威尼斯雙年展,作品廣泛展出於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MoMA)、惠特尼美國藝術博物館、英國泰特現代美術館、德國波恩現代藝術博物館、瑞士聖加侖藝術博物館、愛爾蘭現代藝術博物館等全球重要美術館,並被美國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MoMA)、洛杉磯當代藝術博物館、德國沃爾夫斯堡藝術博物館、荷蘭阿姆斯特丹市立博物館等重要機構收藏及永久收藏。

弗蘭茲·艾稞曼

策展人:艾墨思

開幕預覽 | 2019 年03 月21 日16:00-18:00

展覽時間 | 2019 年03 月21 日-2019 年4 月27 日 10:00-18:00(周一及法定假日閉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人民藝術 的精彩文章:

「看不見的城市」—章犇個展,繪製潛意識中的異托邦世界
藝術,時代一定會有真誠的挽留和無情的淘汰!

TAG:人民藝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