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懂了「色即是空」,才能懂「空即是色」

懂了「色即是空」,才能懂「空即是色」

《心經》中說「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不異空,空不異色」,首先要了解為什麼先講色即是空,而不講空即是色?也沒有講色不異空,空不異色,為什麼呢?

因為,只有對空有點了解的人,才可以對他講空即是色。根本不了解空,怎麼跟他講空即是色?同樣,對空色都了解之後才可以講「色不異空,空不異色」,根本不了解空怎麼談「色不異空,空不異色」,所以首先必須要講色即是空。

所以,色即是空是第一個步,最難的角度在這裡。這一步通了,後面才會慢慢通。

我們大家內心的執著是色不是空,我們不覺得色即是空,這就是所謂的執著。

我們內心沒有「空即是色」,根本沒有想過,空是不是色沒有關係,「色不異空,空不異色」更沒有關係。所以我們首先要認出「色即是空」,色不是空是執著心。這是非常難,也是非常重要的東西。

這句話裡面有兩個意思,第一種意思可以簡單地理解,色法在哪裡?一直尋找的話,最後找不到他,所以是「色即是空」。

這個解釋起來算是比較容易一點,色法去追追追,找不到它,「色即是空」就是這個意思。

為什麼明明可以找到,卻說找不到它?「找不到」指的不是一般說的不存在,或者沒有看見、沒有感覺到它的意思。「找不到」指的是,「它在哪裡」這樣找的時候,他自己要有一個位置。這樣的話就不能是它聚在一起,它聚在一起不叫它自己。「它自己」的話一定是獨立的,完全屬於自己的,不可以是聚合的。

比如一個小小的物質,這裡與物理學有點相通,物質不管怎麼分,最後都找不到一個不可分的,還是可以分,沒有辦法找到最後的一個物質,沒有一個固定的源頭,沒有一個唯一的、就是這樣的東西,這就是沒有自己的意思,就是現在講的色即是空的意思。怎麼追追追,也沒有一個自己。

但是我們會覺得奇怪,大家都能看到一個東西在這裡、那裡。但是,是不是自己,不是看外相,而是看是不是屬於自己的、獨立的東西,這個東西找不到,色即是空是這個意思。

不僅是物質的東西,時間也是,一直分分分的話,也找不到不可分的時間。這個時間怎麼展現?也說不出來,就這樣存在的東西。這是第一種理解。

第二種理解,釋迦牟尼佛講的另外一個更妙的東西是什麼?就是說色法有一個表相的存在「好像在那裡」,這也是不可否定的,是承認的,我們有感受到,這是存在的。

但是,這個存在讓我們生起「可以找到」的執著,而實際上它的存在是證明他找不到,因為找不到,所以才存在。因為他沒有自己,所以他存在。如果他有自己,就不會出現一個能夠顯示出來的色法,我們眼睛能出現這個色法,就等於他沒有自己,這就是非常妙的一點。

換句話來說,「色即是空」色是理由,空是所要成立的。意思是,我們眼前出現色法,這個出現就代表沒有自己。

宗喀巴大師在圓寂時說,釋迦摩尼佛非常妙的開示是什麼?一般我們看緣起會執著,意思是這個因緣會發起這樣的果,那個緣起會發起那樣的果,所以我一定要具備這個因緣,捨棄那個因緣,就是這樣的執著。

緣起的意思是,以什麼因緣發起什麼樣的果。看到這個道理的時候,我們就想要抓,執著心就一直生起。而釋迦摩尼佛把這個緣起用在破除執著上面,把緣起當理由,破除我們的執著心。這個他做到了,這就太妙了。

實際上也是一定要這樣做,執著心才會滅。

如果讓我們生起執著心的理由一直在,這個問題沒有解決,用什麼辦法執著心也不會滅。如果能夠把這個理由用在破執著上面,那你的執著心肯定可以滅。宗喀巴大師覺得世尊透過緣起來開示空性,這個實在是太妙了,因此寫了《緣起贊》

我們把緣起當理由來成立空性,這是成立空性最好的方法。如果不會用緣起破執著的話,那執著心生起的力量會一直在。如果執著心生起的力量一直在的話,你就沒有辦法真正面對執著心。會用緣起破執著的話,才開始真正地面對執著心。

這裡有兩個意思,一個是色法如果尋找的話找不到;第二個是把色法存在當理由,然後成立空性。

再另外一面,我們一直想色法在尋找的時候找不到,我們一直想這個空的時候,就會有另一個危險,即找不到就是沒有了,是我的幻想,這個也是不對的。

如果沒有了,那麼佛、輪迴等什麼都沒有了,這是不可能的。尋找時找不到,這個是指它自己在哪裡,抓自己的時候這個確實是沒有的。

但不等於名言中顯現的、感受到的、可以接觸到的,這些功能不存在,這些是存在的。但不是說自己在這裡、在那裡,這是不對的。這兩個是分開的,一個是它自己在那裡,這個找不到;另一個是依賴因緣展現的、變化的,這個是存在的。

這兩個是沒有矛盾的,而且還是互相連在一起的。所以先了解色即是空,了解了之後,把色法存在是否定色法的想法糾正過來。

「空即是色」就是色法不是如我們想像的那樣在這裡,或者是他自己存在,沒有這個才可以安立色法。空的當中才可以安立色法,這樣才是你真正的認出色法了。

我們平常認識的色法是超越的,沒有認識真正的、標準的色法。「空即是色」才是色法怎樣恰當存在的標準,即唯名言存在的。

「空即是色」的時候才是正確的認識色法。我們平常認為沒有空的、有自性的是色,我們不覺得色即是空。我們對色法是怎麼看得呢?沒有必要空,空不空沒有關係,色法必須在那裡,自己在那裡才是色法。

還有非常重要的一點,有時候我們會想「我不執著的時候,布施會不會不用功呢?」,我們不執著的時候,好像是什麼都不在意了,什麼都放下了,變成不用功了。反過來講,如果我很用功、非常認真,那我就執著了。

我們會混在一起,實際上不是這樣子。

而是你無限制的用功就等於是不執著,你用功到沒有限制就是不執著。執著的用功是有限制的,心裏面一定是有限制的。換句話說,不可以說空性是沒有的意思,應該是說依賴因緣連貫到沒有界限,有到沒有限制就是空。空不是完全沒有的意思。

比如,有幾千億的老闆是沒有自性的,都是依賴因緣,誰取到、誰具備這些因緣,誰就會成為幾千億的老闆,誰都有機會。我們了解到這點後,心裡就會充滿信心,就會處在用功、努力的狀態中。

我們平常會認為,要很用功的話,就要變得很執著。實際上,執著的時候影響你的用功,使得用功是有限的。表面上看起來執著心會帶來一股氣,非常大的力量的感覺,但其實是虛弱的,沒什麼力量,容易倒下來。

以布施來說,不執著的時候,什麼都有可能性,所以就可以找各種各樣的路,找各種各樣的眾生,找各種各樣的機會,這樣就會做得越來越好,永遠也不會有失敗的心理。所以,以空性攝持的布施,就會做得非常圓滿。

「空即是色」這一塊,在《金剛經》裡面是「莊嚴佛土者,則非莊嚴,是名莊嚴」,「是名莊嚴」就是「空即是色」這一塊。「是名莊嚴」的意思是,非莊嚴就叫莊嚴,與空即是色的道理是一樣的。

《金剛經》里講的「莊嚴佛土者,則非莊嚴,是名莊嚴」,與《心經》里「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是一樣的道理。《金剛經》從頭到尾講的幾乎都是這句話,都是講這個道理,也就是一直講《心經》裡面的「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的道理。

所以,對於空性首先要了解的是「色即是空」,再了解「空即是色」。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等於是我們平常講的中觀,意思是沒有墮入斷邊,也沒有墮入常邊,處於中道的意思。

色即是空是講我們沒有落常邊,如果我們沒有了解色法是空的話,就等於是落常邊了;同樣,如果沒有了解空即是色的話,等於我們落斷邊了。以「色即是空,空即是色」這兩個力量,讓我們離開常邊和斷邊,到達中觀。

這是非常重要的,所以《金剛經》從頭到尾講的就是這個道理。

好看點一下 大家都知道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唐卡智慧 的精彩文章:

一個心意渙散的人,就有時刻被煩惱吞噬的危險
這是讓你遇難成祥最殊勝的修行法門

TAG:唐卡智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