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皇帝繼承是兄終弟及,趙光義為何要殺趙匡胤?原因其實很簡單
千百年來,趙匡胤的死亡原因一直是個謎,雖然眾所紛紜看法不一,但是主要有兩種觀點。第一種認為趙匡胤是自然病死,史料來源於北宋司馬光的《資治通鑒》;第二種認為趙匡胤被弟弟趙光義所殺,史料來源於南宋李燾的《續資治通鑒長編》。
為什麼兩種史料的記載不同呢?這是因為北宋的所有皇帝都是趙光義的後代,而在靖康之恥中趙光義的後代幾乎被金兵一網打盡。而到了南宋,所有的皇帝又都是趙匡胤的後代。說到底,皇帝們都在為自己的祖宗說話,趙匡胤一脈的要揭露真相,而趙光義一脈的則要掩蓋真相。
按《資治通鑒》的記載,根據「金匱之盟」有約定,大宋朝的皇帝繼承是兄終弟及,也就是說,趙匡胤死後,皇帝之位並非傳給兒子,而是由弟弟趙光義繼承。那麼問題來了,為什麼趙光義等不及了,要冒這個險呢?他的作案動機到底是什麼?
其實,「金匱之盟」是趙光義一個人的說法,《資治通鑒》記載,這是趙匡胤和趙光義的母親杜太后去世前定下來的。但事實上,傳說中藏在金匣子里的這份盟約誰都沒有看見過。《宋史》中記載,趙匡胤和趙光義兄弟情深,趙匡胤為趙光義用艾灸治病,還親自在自己身上做實驗。然而事實上,兩人關係並不友好。
公元976年2月,吳越國王錢弘俶來朝覲見,按照以往慣例,屬國國王都是趙光義負責接待,然而這一次卻例外,趙匡胤命自己的長子趙德昭前往接待,對趙光義來說,這是一個危險的信號,暗示趙匡胤準備立趙德昭為大宋王朝的接班人。
同年4月的一個朝會上,趙匡胤以開封不易防守為由向大臣們提出遷都的想法。這其中有兩方面的原因,一是因為趙匡胤出身在洛陽,對故土有感情;二是趙光義在開封擔任府尹長達16年,根深蒂固,培養了大批的黨羽。趙匡胤帶很多隨從去洛陽實地考察,原本趙匡胤離開京城時都由趙光義留守,但是這一次趙匡胤堅持要帶趙光義一同去洛陽,由兒子趙德昭留守開封。
面對這種情況,趙光義也拉來一批人反對遷都,理由很玄乎,說一個京城是否牢固不在於地勢險要,而是在於皇朝的德行好不好。種種跡象表明,趙匡胤和趙光義之間已經出現了尖銳的矛盾,這種嚴峻的形勢下,趙光義不得不實施他的謀殺計劃。
參考文獻:《資治通鑒》、《續資治通鑒長編》
※商鞅在秦國變法成功,吳起在楚國卻失敗,背後隱藏兩條原因
※李廣為什麼沒有封侯?《李將軍列傳》告訴你答案
TAG:趣味的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