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云:不孝有三,無後為大!你知道另外「兩不孝」是啥?
孩子是見證父母愛情的結晶,同時也是人類繁衍壯大的基礎,古往今來,後代子孫一直為大家所看重,所以有古人云:不孝有三,無後為大。可見孩子是多麼重要,不傳宗接代就是對父母最大的不孝。但是既然說到不孝有「三」,那麼另外兩個不孝又是什麼呢?你知道嗎?
不孝有三,無後為大,此句原文出自《孟子離婁上》,全文是:不孝有三,無後為大。舜不告而娶,為無後也,君子以為猶告也。而對於此句的理解,目前有兩種觀點爭執不下。
第一種觀點:不孝的行為有很多,如果沒有娶妻生子,乃不孝的行為。而舜沒有告知自己的父母,就已然娶妻,是怕不被同意就導致不能娶妻生子的極大不孝,君子認為這種情況就已經相當於告訴父母了。
第二種觀點:不孝的行為有很多,若是沒有做好盡後代的責任,是最不孝的。舜沒有告訴自己父母就娶妻了,這是沒有盡到後代職責的行為,君子認為還是告訴父母比較好。
孟子的原文很冗長,故而東漢時期的趙岐又將孟子的這段話進行了解釋,並且編寫成書《十三經註疏》,他具體的闡述了不孝者的另外兩種行為。經過他的解釋,孟子的這段話才能傳播開來,對於孝的諸多定義也是更加的清晰了。儘管是古人所言,但是於今天仍然有所借鑒,不然筆者也不會說與大家聽,那麼我們就來看一看剩下的兩種不孝指的是什麼吧?希望各位看官沒有中招。
第二個不孝便是:家貧親老,不為祿仕。首先來看上半句,家貧者自然是指家庭窮困,而親老指的是親人皆已老去。再看下半句不為祿仕,在古代,年輕人要想表達自己的上進心,就要有進入官場的想法,雖然說當時地主也很吃香,但是比起身在官場中的大人物還是要遜色不少,權利,一直以來都是最容易讓人產生激情的東西了,只要有了權力,在古代就等於擁有了財富。
故而祿仕便是官職的意思。整句話連起來看就是儘管家中已無餘糧,生活非常清苦窮困,親人皆已老去,然而自己的子女卻不思進取,沒有想要到朝中求取官職,如此又怎麼能夠侍奉自己年邁的父母呢?這便是第二等不孝。
再看另一個不孝順的行為:阿意曲從,陷親不義。從其表面意思來看,我們在日常生活當中,不能任何事情都要遵從父母的意思,因為父母也會有做錯事的時候,如果事事依著他們的話,則會讓父母陷入不義當中。我們做子女的若是沒有在旁及時提醒,那麼這也是不孝順的行為。
讓我們目光回到,現實生活中來,是不是有很多人總是盲目的聽父母的話,從來不會有自己的主見,那麼請別責怪父母,因為他們不讓你做自己喜歡的事,分明就是你自己沒有主見。
我們國家以孝立國,以忠立命,身為華夏兒女兒女,我們理應感到驕傲自豪,而自古傳下來的文化內涵,我們也應當繼承,做一個孝順的人,你我理應如此,不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