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從女神節到Bigbang李勝利事件,本質是女德班的悲劇在重演

從女神節到Bigbang李勝利事件,本質是女德班的悲劇在重演

大家好,我是勾。

不知道最近一段時間,大家有沒有被這麼幾種話題刷過屏——女神節,反女神節,驚奇隊長,李勝利事件。

規律大概是:

女神節了,我們得談談女權。

白色情人節,我們得談談女權。

漫威女英雄來了,我們得談談女權。

李勝利事件升溫,我們得談談女權……

可以說是面面俱到了,腳指頭都能感受到,這是一個大家都在嚷嚷平權的時代。

最近的李勝利事牽扯出一系列女星受到的種種歧視乃至虐待,有些是公然發生的,但更多是光鮮之下隱藏的駭人黑幕。

這些事件的頻繁發生,讓我開始思考一個問題:

女權運動發展二百多年以來,女性的社會地位真的提高了嗎?

被描繪的女性

在藝術史,尤其是西方藝術史上,女性一直被視為創作的重要題材和藝術載體

大家熟悉的大部分作品,基本都是在描繪女性

比如大家熟知的《蒙娜麗莎的微笑》:

《蒙娜麗莎的微笑》

以及被我們當表情包用了無數次的《維納斯的誕生》:

《維納斯的誕生》

還有《斷臂維納斯》:

《斷臂維納斯》

維米爾的《帶珍珠耳環的少女》:

《帶珍珠耳環的少女》

我們會發現,在中世紀和文藝復興時期,藝術作品中的女性都是以聖母和神靈發散開來的創作,氣質溫婉,柔美端莊。

一個重要原因就是聖母是處女之身,受聖靈感孕,表現了宗教鼓勵的精神之愛,神聖純潔。而維納斯(阿芙洛狄忒)則是愛與美神。

來自維維里的聖母瑪利亞

所以總結下來,這些品質就是人們嚮往的「女性範本」,也就是理想化的女性之美。

這些範本從男性創作視角出發,以女性為觀賞對象,裸體為主要題材。

說白了,如果把維納斯的創作放到當代中國,說不準就是網紅臉,蒙娜麗莎也可能長這樣。

在文藝復興之前,女性的統一標準是神聖柔美,而「人本主義」興起之後,藝術創作開始逐步往世俗化發展。

所謂人文主義,就是以人為本,反對神的權威,把大家從之前那些令人窒息的條條框框中解放出來,追求幸福和自由。

比如波提切利所畫的《拿石榴的聖母》:

《拿石榴的聖母》

你看,都敢讓聖母拿石榴了(石榴是多子的象徵)。

還有達芬奇著名的《岩間聖母》:

《岩間聖母》

當初達芬奇畫了左邊這幅之後,甲方不大滿意,覺得畫面暗沉,聖母和耶穌也太凡人了,怎麼好擺在祭壇上啊。

於是達芬奇畫了右邊這幅,加上了光環,做了一些小改動,來凸顯其神性。

結果最後還是左圖去了盧浮宮,而右圖則在英國國家美術館。(大家沒事可以看著上圖找找茬)

這是一個很重要的轉折點,從此以後,人們對女性身體的讚美越來越濃烈,並且被不斷抽象化、符號化,而符號化的核心就是「性」與「色」。

《搶奪留希波斯的女兒們》

《大浴女》

《亞威農少女》

不同時代的藝術作品,被時代賦予的意義也是不同的。

細細算下來,從母系社會到父系社會,從父系社會到女性主義聲勢浩大的今天,滄海桑田。

但是時間歸時間,女性始終是「誘惑性」的審美對象,女性形象被男性逐步消費,並體現出越發強烈的佔據和侵蝕。

SEX IS ABOUT POWER

當我們談到「性」與「色」, 一個繞不開的源頭就是原始生殖崇拜。

這件事,我們從古文明時代的一個雕像開始捯。

這個雕像名叫《威倫道夫的維納斯》,出土於奧地利,約作於舊石器時代:

《威倫道夫的維納斯》

該作品是舉世聞名的女性神鵰塑,被人們稱為「原始的維納斯」,又叫「母神雕像」。

可以看出,女神的面部、手腳等細節表現較為粗糙,乳房、臀部等女性特徵形象較為誇張突出,符合原始人的理想追求與生殖崇拜

這種生殖崇拜是對繁殖能力最原始的讚美和嚮往。

在原始社會,女性能夠繁衍後代,延續部落文明,所以女性的地位並不比男性低,甚至還要高,這就是所謂的「母系社會」。

馬家窯彩陶蛙紋壺青蛙多卵是繁衍旺盛的象徵

那到底是什麼原因造成了女性地位的下降呢?

這就要引用我們非常熟悉的一句話了——生產力決定生產關係,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

人類文明從採集時代過渡到農耕時代,然後是冷兵器、熱兵器、資本主義萌芽、工業革命……

這其中有兩個很重要的節點:農耕經濟和工業革命。

差不多從農耕時代開始,隨著生產力的發展,社會分工的差異或者說體力的差異,使得女性地位開始下滑。

種田需要體力,蓋房子、造船、造車都需要體力,軍隊的核心要素是體力,法律的終極保障是體(暴)力,於是這些都被男性承包了,女性負責生孩子相夫教子治理家庭。

多勞多得,誰出力誰有話語權,這就直接決定了,女性在社會上的資源佔有率始終低於男性於是女性想要生存,必然需要依靠男性的力量。

但工業革命的到來改變了這一現狀——腦力的重要性逐漸超過體力。女性在社會上可以做並且需要做的工作逐漸增多,女性意識開始覺醒。

講到這,我想起王爾德那句話,覺得給這段做個結尾剛剛好:

Everything in this world is about sex. Except sex. Sex is about power.

世界上所有的事都和性有關,除了性本身,性只關乎權力。

被觀看者的反抗

也許你會說,女性難道就沒有做過反抗嗎?

當然有過,義大利畫家阿特米西亞是歐洲藝術史上第一位有名可考的女性畫家,她的作品乃至整個人生都是對男權的反抗。

她在被強暴後將罪犯塔西告上法庭,雖然勝訴了,但在審判過程中,她的尊嚴和貞潔遭受了各種污辱,隨後她回到弗洛倫薩,創作出《朱迪斯斬首霍洛芬尼斯》:

《朱迪斯斬首霍洛芬尼斯》 阿特米西亞

在作品中,她大膽直白地展現了女性對男性的暴力及屠殺。

這幅畫是她的代表作之一,在她的作品中,女性是政治行為的操縱者、暴力的執行者、性的主導者,許多人在探討這幅畫時會將其與卡拉瓦喬的作品相比較,我把這幅畫也放上來:

《朱迪思砍下霍洛芬斯的頭顱》卡拉瓦喬

霍洛芬尼斯的死相沒啥可談,重點在於對朱迪斯截然不同的處理方式。即便我不說,大家簡單看幾眼也會覺得,男性視角與女性視角的區別一目了然。

此後女性主義藝術家層出不窮。

1985年,當美國開始第二次女性主義浪潮的時候,游擊隊女孩出現了,她們戴著大猩猩面具,對藝術領域存在的性別歧視進行了抨擊。

「女性只有裸體才能進入大都會博物館嗎?館內藝術家中只有5%是女性,而作品中的裸體卻有85%是女性。」

還有麥當娜兇猛堅硬的錐形胸衣,在驕傲地凸顯女性特點的同時避免了被觀看者的弱勢地位,充滿攻擊性。

從單純被創作的性別符號,到第一位被載入史冊有名有姓的女性藝術家,再到女權主義作品層出不窮的今天,女性的掙扎和奮鬥似乎終於換來了一些樂觀局面。

然而,然而

儘管女性主義在藝術領域一路高歌,可我覺得女性地位的實質性提升並沒有那麼多。

女性的觀賞性地位,始終如此。只不過由赤裸裸的壓迫,變成了連哄帶騙的壓迫

你們看看超級英雄漫畫中的女性角色。

時尚圈裡一邊緊跟潮流倡導女權,一邊又小心翼翼地維持著黃金比例的身材。

順便再誘導一波女性消費者,減肥、健身、豐胸、買買買,這樣才能變得好看,才會人見人愛。

這是被人為塑造、引導並不斷強化的意識形態,整條邏輯線索仍然是加諸女性身上的一種「理想標準」。(當然,這些對男性也是同理,消費主義之下人人平等lol)

再看眼下的自拍範式,美顏相機和美圖軟體層出不窮,看似降低了藝術的門檻,卻無形之中使美成為「批量生產」對象,著是對流行文化的趨同。

我百度了「自拍」這個詞條,清一色大眼瘦臉磨皮美白。

誠然,網紅臉已經被討伐批判了很久,然而大眾主流審美卻是不斷向這個「理想標準」屈服,我們也可以說,大眾主流審美實際上在不斷被「理想標準」調教。

前一陣子《倚天屠龍記》劇照就是非常典型的代表。

大型臉盲現場

更不要說還有萬千投機者借女性主義的由頭煽動仇恨,消費焦慮。

情感號動輒「被物化」「被消費」「我還是個好女孩」,實際上偷換概念誤導讀者走入女權誤區,咪蒙就是個活生生的例子。更別提還有女德班這種東西存在。

然而最可怕的是,一個咪蒙倒下了,千萬個咪蒙站起來。

於是又催生出了中華田園女權,下面這張圖完美解釋了這個概念的含義:

在這一點上,我很認同波伏娃的觀點——並不是女性的命運比男性更悲慘,而是女性極易被各種慾望所裹挾,等意識到的時候大多已經過了大半生

今天這篇文章,勾不談問題也不談主義,只想給大家做個簡單的梳理。

黑格爾有句話說,歷史能給人的唯一教訓,就是人們從未在歷史中吸取過任何教訓。

列寧有句話說,發展似乎是在重複以往的階段,但它是以另一種方式重複,是在更高的基礎上重複。

這兩句話,不知道你們認同不認同。

作者|一勾

簡介|寄情於一切「美與崇高」的懶蟲和酒囊飯袋

ps:上次央美展覽獲獎名單出來啦,請獲獎的真愛們在微信後台或微博(ID:意公子)留言地址和聯繫方式哦。

— 今日好物 —

無論什麼時候,豐盈自己的內心,才能散發自己的人格魅力,擁有獲取幸福主動權。

這本《芥子園畫傳》繪本推薦給你,靜心寧神,怡氣養人。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意外藝術 的精彩文章:

深扒易烊千璽的時尚大片,我發現了拍照好看的秘訣
不懂這些,你就算去過蘇州園林也只是到此一游

TAG:意外藝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