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去中心化交易協議的特性與缺失

去中心化交易協議的特性與缺失

去中心的交易協議往往都在更為分散化與更為便利化方面做權衡,當前在交易量普遍較小的情況下各種協議互有優缺點,而隨著新興交易協議的開發與部署,將有機會在新的創新浪潮中進行資本部署和管理。

基於不同網路的去中心化的交易協議

當前去中心化交易協議(DEX)的體系結構可能彼此完全不同。它們有時被構建為任何人都可以使用的智能合約,有時儘管開發受到影響,但仍然可以作為可公開驗證和可審計的智能合約部署實施。其中部分項目選擇創建自己的區塊鏈,以建立更為廣泛交易基礎設施。

不同的交易協議對於流動性的處理方式也有所不同。一些協議如Bancor具有內置邏輯,可供交易雙方互相匹配。其它協議如0x Protocal在於構建脫鏈流動性池,將交易步驟移動到偏中心化的鏈外處理。

市場中的去中心化交易協議,數據來源:Github

市場中的去中戲化交易方式中大體可以分為:

存提款模式(資金存入智能合約,Etherdelta、IDEX等),優點在於資金受智能合約監管,問題在於交易步驟繁瑣;

Ox中繼器模式(從多方接收訂單打包處理,DDEX、Paradex等),優點在於用戶資金的自我保管,問題在於結構複雜,用戶門檻較高;

簡化DEX模式(依靠演算法自動發現價格,Bancor、Kyber等),優點在於使用簡單方便,問題在於缺乏靈活性,通常交易無確切價格。

而眾所周知,如今幾乎99%的每日加密交易量仍然通過中心化的交易平台處理。主要原因之一是去中心化交易協議中主流交易對的缺失。由於今天大多數去中心化的交易協議都是使用以太坊智能合約來促進交易。而以太坊智能合約本質上是在以太坊區塊鏈上運行的,跨鏈技術目前則需要更為深入的解決方案。除此之外大多的交易協議對於普通用戶來講使用流程過於複雜,包括可兼容的錢包於交易許可權等對於大多用戶來講並不明晰。

同時,去中心的交易交易協議通常不需要任何的賬戶創建或KYC流程。對於喜歡保持匿名信和隱私性的用戶來講這是一個巨大的好處,但它也模糊了其在用戶定位與監管合規方面的界限,對於大多的運營商來講對此都非常謹慎。

隨著技術的進步,去中心化的交易協議用戶界面將繼續發展,使之使用更為簡化,交易對選項將隨著跨鏈解決方案的出現而增長,中心化和去中心化交易之間的差異將變得越來越不明顯。

新興去中心化交易協議旨在擺脫傳統做市商方式

在近幾個月新興的交易協議中,Uniswap是一個較為突出簡化版的實例。其於2018年11月在以太坊主網發布之後,很快便吸引了以太坊相關主要開發人員的注意力,Vitalik也在Twitter上公開表達了對於此項目的熱情,稱其為「比現有的中心化交易平台或去中心化交易平台有著巨大的進步「。

關於Uniswap的觀點,圖片來源:Vitalik Twitter

同時,去中心化交易市場對其的反應也隨之升高,目前超過780萬美元的以太坊或ERC20通證被鎖定在該協議之中。按照現有的增長速度,Uniswap是當前增長最快的去中心化交易協議(當前每日交易量已超過之前的Bancor)。

Uniswap通證鎖定量佔比,資料來源:Defi Pulse

簡單來講,Uniswap改變的是傳統交易平台中限價訂單的概念,做市商在提供流動性時只負責提供資金而不再指定價格。Uniswap將每個人都流動性彙集在一起,根據確定性演算法創建市場,被稱之為自動做市商(AMM)。

Uniswap的設計與傳統的限價訂單薄模型有所不同,因為該協議為每個ETH-ERC20通證交易對創建單一的流動性儲備。

每個流動性儲備都是一個交易智能合約,持有一定數量的ETH和ERC20通證。Uniswap交易合約作為自動做市商(AMM),根據儲備中每個通證的相對數量確定 ETH 和 ERC20 令牌之間的匯率。用戶無需填寫買賣訂單,而是通過在流動性儲備中添加或移除通證。

例如,最初設置中為 150,000 DAI 和 1,000 ETH 的 DAI / ETH 流動性儲備創建 150 DAI / ETH 的價格點。如果用戶打算從 DAI / ETH 儲備中購買 10,000 DAI,他們會增加儲備中的ETH數量並從中移除 DAI ,從而對 DAI / ETH 比率施加下行壓力並提高 DAI 價格。

ERC20與ERC20的在Uniswap中的互換,圖片來源:Uniswap

總體而言,價格取決於訂單大小相對於 DAI / ETH 儲備的大小。Uniswap的做市模式將始終提供流動性,意味著流動性儲備永遠不會耗盡。

與現有的其它去中心化交易協議或 DEX 相比,這種方式更像是經濟人,而不是實際的交易平台。與傳統的交易平台相反,交易費用(0.3%)不屬於交易平台本身或 Uniswap 團隊,而是交給為儲備池中提供流動性的用戶。

雖然從一般意義上說,Uniswap 做市場對於散戶投資者來說是一個有趣的投資機會,但這並非沒有問題。一般而言,做市是一項複雜的活動,在相關資產價格出現大幅定向變動的情況下,存在虧損風險,對於 Uniswap 使用的自動化市場制定(AMM)協議也是如此。

現有去中心化交易主要缺點在於通證與網路效應不兼容

就在上一個階段的熱潮期間,大多數加密協議都選擇發行自己的通證,並暗示其通證會產生價值。然而,大多數這些通證僅用作他們自己網路中的交換媒介,這種模式不太可能長期捕捉價值且增加了交易摩擦。

Ox 協議作為一個受潛在通證模型缺陷影響的項目便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從各方面來看,0x提供了一個有價值的加密資產交易基礎設施,並得到了眾多知名投資者的支持。然而,沒有一種明確的方法來評估ZRX通證,並且關於該協議是否會在長期內捕獲重要價值存在很多爭論。

ZRX的主要功能是管理協議級決策,但是對於應該如何評估它沒有達成共識。對於建立在0x協議之上的公司,當他們可以簡單地分配協議以進行所需的修改時,很難證明其佔用大量資金是合理的。如果協議里的中繼站擁有整個客戶關係的前端,便很難阻止其整合市場。目前Ox也正在研究如何整合流動性也解決此項問題。

像 Augur 這樣的協議則為價值捕獲提供了更強有力的用例。Augur 協議既非短期尋租,也有明確的動機來保持其本地 REP 通證(參與驗證現實世界事件的結果以換取獎勵),並通過合理的經濟激勵鼓勵用戶參與。

Uniswap 以及 Dharma 這類的去中心化交易協議目前並未發行自己的項目通證,這也突出了對通證經濟學不斷發展的理解,開始證明為了成為一個成功的去中心化交易協議,本身的通證並不總是必要的。向Uniswap提供有價值流動性的用戶可以獲得補償,共享流動性池可以創建網路效應,但是在其中並沒有通過一套所謂的通證系統來管理網路。

目前越來越多的去中心化交易協議項目如 Dharma,dYdX 和 Compound都選擇不在其設計中加入通證,而是集中精力將基於協議構建的優質產品貨幣化。

雖然交易協議通證可以成為網路效應非常有效的催化劑,早期通證持有者可被激勵傳播產品並從網路增長中獲得經濟利益,但長期而言大多的通證模型對用戶體驗有害。

早期進入者收益於投機價值,而後期進入者則收益於網路效應,圖片來源:Dharma

首先,與本身的平台通證(例如以太坊)相比,交易協議通證流動性較差,也不太可能是更好的儲備貨幣。許多通證模型設計強制用戶在系統中使用本地通證,作為所謂的交易通證媒介,然而在本質上其與非本地通證的使用並無區別。

其次,即使其交易協議設計成功,但現有的通證設計是否能產生合理價值尚不清楚,價值增值策略也不明晰。不成熟的通證發行也會對項目造成過早的技術鎖定。在當下的早期環境里,任何創業相關項目都需要在不同領域進行快速的嘗試,過早的通證發行將妨礙技術轉型的能力。

總體看來,現有的中心化交易平台由於基礎設施的不完善仍然將在短時間內充當市場中間商與流動性提供者的角色,DEX則更多作為一個流動性補充角色存在。但隨著加密資產的推廣和其實用性的增強,用戶不必每次都需要將加密資產換為現有法幣,而是在數字時代中作為一個生態社區參與的「標示」。隨著用戶身份的轉化,這些標示也將通過便捷的去中心化交易協議隨時轉換,而非作為當前的「虛擬資產」存在於中心化交易平台這樣單一的使用場景之中。

(作者:達令智庫,內容來自鏈得得內容開放平台「得得號」;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鏈得得官方立場)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鏈得得APP 的精彩文章:

從事區塊鏈行業的女性,有多酷?
聲訊晚班車:Bitmex借殼進軍日本擱淺?殼方Bitocean稱他們無任何動作

TAG:鏈得得AP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