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情感 > 離婚時的4大陷阱,所有女人都忽略了

離婚時的4大陷阱,所有女人都忽略了

離婚時的4大陷阱,所有女人都忽略了

離婚時的4大陷阱,所有女人都忽略了

諮詢室里:

男1:從沒想過會這麼放不下孩子,以為只要多陪陪孩子,就算離婚,我和他媽都愛他就行了。可是,當我早上醒來看到他趴在床頭,就那麼看著我……五歲多的孩子,他應該不知道怎麼表達吧,但他一定是需要我的。我要為孩子的成長負責……

男2:我考慮好離婚後也給孩子談了。孩子開始不能接受,但看我和她媽經常吵,也接受我離開,只要求我能多回來看看,這個我還是可以做到的。我想過一段時間,孩子應該也就適應了……

孩子總是能觸動我們內心最柔軟的那根弦。

離婚,如何做才能把對孩子的傷害降到最低?

作為一名婚姻家庭諮詢師,我會從心理角度來跟你捋一捋這個問題。

離婚時的4大陷阱,所有女人都忽略了

離婚時,孩子需要的是什麼

在家庭治療中,孩子幾乎都會談到他的家庭、父母的關係。在婚姻治療中,幾乎所有婚姻不幸福的成年人都會描述自己童年的家庭生活。

有的來訪者說,看到父母吵架時,自己是無助和痛苦的,又覺得在父母的世界裡,自己是不重要的,只能壓抑自己的需求,不去打擾他們。

如果父母是痛苦婚姻的堅守者,僅僅是「為了孩子」而勉強維持,孩子會不得不看著生命中最重要的兩個人互相傷害……

上面提到的兩位父親在做婚姻選擇時,也都提到孩子給自己帶來的影響。那麼對孩子來說,他需要的到底是什麼呢?

不論父母是離婚、分居,還是堅守婚姻,只要他們表現出對彼此的敵對,孩子都會一樣地感到痛苦。

因為無論離婚與否,父母的婚姻氛圍都為孩子提供了一個賴以生存的情感生態環境。就像自然環境中的空氣、水和土壤會影響小樹成長一樣,父母關係的好壞也決定著孩子的情緒健康。

而在婚姻中,真正對孩子造成傷害的不是父母之間的衝突,而是他們處理衝突的方式。

離婚時的4大陷阱,所有女人都忽略了

離婚時的4大陷阱,所有女人都忽略了

關係出現問題的病因

關係中的很多問題都是共性的,無論是親密關係還是親子關係。

在一段婚姻關係里:

太太抱怨說:


他從來都不考慮我的感受。不管我怎麼說,他都是漠不關心的樣子。看到他我就會來氣,然後就會大吵一架……

先生說:


她見到我就是各種指責,把我說的豬狗不如,我還能做什麼?除了不說話,就是走開。我總不能一直在那被罵吧?

我們看到兩個人的需要都被掩蓋在憤怒的情緒之下,而用生氣或破壞性的方式去面對關係中的問題,只會導致關係愈來愈惡劣。

這種關係里缺乏三種能力:

  • 情緒感知能力
  • 共情能力
  • 協同解決問題的能力

這三種能力在我們處理親密關係和親子關係中都是非常重要的。

離婚對婚姻來說是一個終結,但對於個人來說,我們要評估自己在離婚的過程中有沒有真正具備這幾項能力,才可以更好的面對親子關係。

婚姻不幸福的夫妻會認為:守護一段痛苦、毫無希望的婚姻或許比離婚要好一些,但幾乎所有的研究結果一致對此給予百分百的否定。

嚴重的婚姻衝突對孩子帶來的傷害與離婚一樣嚴重。

換言之,讓孩子受到傷害的不一定是離婚本身,而是父母間敵對的狀態和惡語相向的行為,這種狀態在父母離婚以後還有可能會繼續。

離婚時的4大陷阱,所有女人都忽略了

離婚時的4大陷阱,所有女人都忽略了

離婚後降低對孩子傷害的常用策略

A女士和先生離婚後,一人帶著10歲的兒子離開原來生活的城市。本來很貼心很懂事的兒子是同意跟媽媽一起的,但最近問題頻出。兒子先是在家裡找茬跟媽媽生氣,再是影響了學習。

年前想回老家看爺爺奶奶,爸爸和媽媽意見衝突,孩子和媽媽大吵一架之後離家出走。

媽媽筋疲力盡,感覺自己被抽空了一樣,離婚帶來的陰影還沒處理好,就遇到現在的狀況,於是,她約了諮詢。

我幫A女士梳理了情緒後,溝通了孩子的心理現狀,她看到了孩子的無助和恐慌。回家後,A女士重新跟兒子進行了有效溝通,孩子跟媽媽和解了。

離婚後,面對孩子的種種挑戰,我們要怎麼辦?

策略一:為家庭生活劃清界限。

如果婚姻中一直有衝突,建議父母將婚姻生活和親子生活分開。

通過這種方式,父母在腦海中鮮明地區分自己的兩種角色:父母角色和衝突中的配偶角色。

作為父母,應該盡自己一切努力,讓孩子感到安全,讓孩子擁有父母二人的愛。

策略二:矛盾解決時,讓孩子知道。

孩子看到父母爭吵時會痛苦,當他知道爸爸媽媽達成和解時,也會感到如釋重負。

不同程度的和解,對孩子也有不同的影響。比如,看到父母互相道歉達成和解,孩子的反應會更積極一些。

策略三:為孩子建立情感支持網路。

當孩子經歷了家庭衝突和父母離婚後,出現犯罪行為的概率也更高。

這時候自顧不暇的父母更應該花費精力去關注孩子身邊的朋友和他所參加的活動。如果能有可靠的大人在這時候能為孩子提供指引,或者通過課餘活動來排解心情,如運動、藝術等,都會讓孩子得到情感上的支持。

策略四:幫助孩子表達感受。

在你情緒相對平靜的時候,安排一個時間,和孩子談一下他對家的感受。我們會發現孩子內心潛藏的恐懼可能是我們未曾預料的。

他擔心父母離婚,擔心再也見不到其中一個人,擔心自己以後要住哪,甚至擔心自己可能就是父母婚姻矛盾的罪魁禍首,有時候他自己也許都不知道恐懼什麼,但就是惶恐不安。幫助孩子表達自己的感受,或者帶孩子專門去找家庭輔導師。

與孩子談論離婚,是件很艱難的事,甚至你無法開口,也無法預測他的反應。但識別孩子的情緒,坦誠的溝通是拉近父母與孩子的距離最好途徑。

策略五:關注孩子日常的生活。

保護孩子降低離婚帶來的負面影響,關鍵在於在情感上給予孩子全面的支持。

當父母的世界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時,孩子的日常生活卻還要繼續。

比如,小孩子可能對新來的保姆緊張不安,或者因為換了一個家而無法入睡。年齡大的可能對上學會比較抵觸,等等。

如果父母能在應對婚姻矛盾之餘,抽出時間對孩子的這些日常問題進行溝通,父母就會跟孩子建立一個穩定的紐帶。

離婚時的4大陷阱,所有女人都忽略了

離婚時的4大陷阱,所有女人都忽略了

離婚後的常見陷阱

陷阱一:把孩子當武器。

我相信每個父母都很珍惜與孩子的感情,也正因為如此,當生氣的時候,有些父母就會借用這種感情來傷害對方。

離婚後,擁有監護權的一方會限制前任配偶看望孩子的權利。特別是因為對方背叛自己,而自己又無力反抗時,就會把孩子當做控制對方的手段。通過說對方的壞話,或在離婚時,讓孩子選擇和誰站在一邊,來達到報復對方的目的。

父母中的一方故意讓孩子疏遠與對方的關係,是家庭衝突中父母對孩子做的最殘忍的事情之一。

陷阱二:把孩子拉進婚姻的戰場。

很多父母在離婚前後,都希望孩子站在自己這邊。如果孩子經常被捲入衝突中,他會逐漸覺得自己對家庭矛盾有責任,也應該負責修復家庭關係。

但事實顯而易見,對於維持父母的關係,孩子幾乎什麼都做不了;這會讓孩子變得無助,困惑和挫敗。

如果離異父母一方利用孩子來攻擊另一個親人,孩子就像足球賽中的足球,被踢來踢去。在這場比賽中,真正的輸家是孩子。

陷阱三:讓孩子做父母的調停者。

如果孩子還很小,要讓他知道,他無需去照顧自己的父母,告訴他,這是成年人自己需要解決的問題,並向他保證,家裡的每個人都會安然無恙。

如果你的孩子已經足夠大了,你的談話可以更深刻一些,但也要傳遞同樣的信息——爸爸媽媽之間的問題需要自己來解決,他不需要為此負責

研究者表明:

當孩子足夠大,能理解父母爭吵的內容時,如果聽到父母爭吵的內容跟自己有關,他就會感受到更多的羞愧、自責和害怕。

你應該告訴孩子:關於這件事該怎麼做,爸爸媽媽有不同的意見,但這並不是你的錯

陷阱四:讓孩子對另一方保守秘密。

這樣的行為會成為家庭關係中騙局的示範,只能讓孩子覺得,家裡人都是不值得信任的。孩子需要知道,即使爸爸媽媽意見不合,兩個大人也會為孩子著想,努力讓事情好轉。

在父母離婚後的前兩年,對孩子來說是最艱難的時期。

這個階段,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幫助孩子應對消極情緒,通過感同身受地傾聽孩子的心聲,幫助他處理自己的憤怒和悲傷等情緒,做好孩子的情緒同盟,陪孩子坦然面對危機。

不論父母幸福地生活在一起,還是離異,只要父母雙方都充分融入孩子的生活,孩子就會幸福地成長。

在父母已經離婚的情況下,共同養育這件事會顯得棘手,但只要父母把養育孩子當成共同的事業,孩子就會從中受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心理情感導師潘幸知 的精彩文章:

佟麗婭董璇:經歷過背叛,才終於明白婚姻真相
黃渤22年獨愛「丑妻」,一語道出了婚姻的真相

TAG:心理情感導師潘幸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