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雕版印刷,穿越千年的溫度

雕版印刷,穿越千年的溫度

它與在此基礎上發明的活字印刷統稱為古代中國「四大發明」之一,在世界文化傳播史上起著無與倫比的作用。這項技藝至今仍保存著完整的形態,造化神奇,有著現代印刷技術無法仿效的高古韻味。

雕版印版與刻版工具

排版精良,堪稱藝術品

中國是印刷術的發明國度。近代,西方金屬活字印刷術傳入中國,傳統印刷業逐漸被工業化的現代印刷所取代,傳統印刷技術逐漸淡出人們的視野,走入歷史深處。

長期以來,一方面我們以印刷術作為「四大發明」之一而為之驕傲和自豪;另一方面,近代以來它被來自西方的印刷技術無情地取代而被貼上落後的標籤。在這裡,活字印刷被賦予了現代性,而雕版印刷則成為原始和落後的代表。

雕版與活字印刷,如果說單純數字上的比較讓你覺得簡單化,且讓我們回顧它們的歷史,開啟一段雕版之美的發現之旅。

中國古代的印刷

一般認為,雕版印刷發明於隋唐之際。幾百年後的北宋慶曆年間(1041— 1048),畢昇發明了膠泥活字印刷。這件事記載在北宋學者沈括的著名科學筆記《夢溪筆談》中,是見於記載的最早的活字印刷方法。

雕版印刷流程:按版式寫稿、校正;將寫稿反貼於木板;刻版;整修印版、校正;於印版施墨,覆紙印刷;將印頁裁邊、裱飾或裝訂,製成可供使用的印刷成品。

為什麼中國在北宋已經發明了活字印刷術,卻沒有如某些學者所希望的那樣取代雕版印刷術呢?的確,中國古人實驗了多種活字印刷的方法,如泥活字、木活字、銅活字、錫活字、鉛活字印刷,以及活字與整版相結合的瓷版、泥版等,其中木活字與銅活字應用最多。某些特定的印刷品,如曆書、家譜和《邸報》《京報》等傳統報紙,應用活字印刷較多。

明清不少書坊採用活字來印小說等通俗讀物,著名的《紅樓夢》程甲本、程乙本就是乾隆末年程偉元的萃文書屋用木活字印的。這些出版物的特點是時效性比較強,內容經常更新,不需要長期保留書版。活字出版物中有些是經史著作,但大部分是書商面向普通百姓讀者推出的日用、休閑讀物。

然而和大量用雕版印刷的書籍相比,活字印刷品的數量畢竟是難以匹敵的。尤其是士大夫階層所看重的經史著作,很少有用活字來印刷的。雕版印刷在古代中國始終佔據著統治地位。箇中原因究竟何在呢?

雕版印刷之所以在一千多年時間裡長期佔據印刷技術的主流地位,歸根結底是因為它滿足了傳統中國社會在文化和經濟上的需要。

南宋廖瑩中世綵堂所刻《昌黎先生集》《河東先生集》。

南宋樓鑰刻本《攻媿先生集》

雕版VS活字 溫暖的力量

雕版印刷的特點,是印版可以長期保存,以備隨時刷印。而活字印刷在19世紀歐洲人發明泥型和紙型以前,印版是無法長期保存的,印完一版後就要拆版,用拆下來的活字排印下一版。在古代中國,經史子集四部文獻中存在著相對較為固定的核心文獻。自漢武帝獨尊儒術以來,儒家思想作為中國社會的官方和主導意識形態延續了兩千年。儒家典籍、各代史書以及經典的文學作品一直是讀書人的主要精神食糧,歷朝歷代綿延不衰。

尤其是科舉制度確立以後,儒家經典、歷朝正史、詩賦文集成為每個嚮往讀書做官的士子的必讀書籍,這些讀物在傳統中國社會有著長期而穩定的需求。因而這些書籍的書版在刻好之後長期保存,以備不時之需。

四川甘孜德格藏經院採用傳統的雕版印刷方式印製佛經,該工藝入選《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活字印版只能一次性使用,因而並不適用於印刷此類具有長久閱讀需求的書籍。對於那些需要長期刷印的經典作品,雕版印刷是一種更好、更合理的選擇。

相對於西文活字印刷,中文活字印刷還存在技術上的巨大難題。西文所需活字數量甚少,中文則非刻數萬個單字不能滿足需要,金簡為了印刷《武英殿聚珍版叢書》就製備了大小兩種木活字二十五萬餘個,這極大地限制了中文活字印刷的推廣應用。明清之際耶穌會士東來時,已經把西式活字印刷機帶到了澳門,但他們發現中文活字印刷操作起來遠比西文活字印刷繁難,因此進入中國內地後他們仍然採用中國傳統的雕版印刷術來印刷傳教書籍。直到19世紀,經過馬禮遜、戴爾、勒格朗、姜別利等人的不懈努力,先後實驗了雕刻、拼合、衝壓、電鍍等不同方法,歷經數十年才比較完善地解決了中文金屬活字的工業化製造問題。

雕版印刷的經濟和技術門檻較低。只要有資金購置木料、紙墨,雇請寫手、刻工、印工、裝訂工分別承擔寫樣、刻版、刷印、裝訂的工作,就可以建立一個書坊。

雕版VS活字:品位勝出

雕版印刷在古代中國長期居於主導地位,還有一個重要原因是獲得了傳統中國社會的中堅——士大夫階層的垂青。

元代燕京刻本《歌詩編》

雕版印刷的版面是一氣呵成、整體寫就的,具有流動的書法神韻。高質量的版刻書都找書法名家寫樣上板,再雇請技藝高超的刻工雕版,印出來的書籍既有書法的韻味,又有雕版的銳利勁挺,令人賞心悅目。再加上用紙精良,裝幀精美,可謂一件件高雅精緻、美輪美奐的藝術品。現存宋元版書籍,用歐、顏、柳、趙等經典書法字體上板,雕刻一絲不苟,因而為後世藏書家珍若拱璧。當你看到南宋廖瑩中世綵堂所刻被譽為「無上神品」的《昌黎先生集》《河東先生集》,不能不為其撲面而來的藝術魅力所折服。

清初康熙皇帝欣賞董其昌的字,上有好者下必甚焉,當時的刻書業興起一股「軟體寫刻」之風。所謂「軟體」是針對晚明開始流行的匠體字(即所謂「硬體」,今天的印刷體)而言的,就是請名家以圓轉秀麗的書法字體上板,高水平的刻工可以逼真傳神地在雕版上再現手書的韻味。當時有一位著名的書法家林佶,分別為他的老師汪琬的《堯峰文鈔》,陳廷敬的《午亭文編》,王士禛的《古夫於亭稿》和《漁洋精華錄》寫樣上板,成為軟體寫刻本的傳世經典,人稱「林佶四寫」。

乾隆年間著名書法家鄭板橋親自手書上板刻印己著《板橋詞抄》,請當時著名的刻工司徒文膏刻版,惟妙惟肖地再現了鄭板橋的獨特書風,使該書不僅具有學術價值、版本價值,也具有書法研究上的價值。筆者自己有過這樣的親身經歷,望著手中的傳神寫刻,陶醉於其書藝之美,竟然瞬間忘記它是一部刻本。大象無形,大音希聲,雕版的最高境界就是讓你忘記它自身的存在。

北宋刻本《崇寧藏》大藏經零本

反觀活字印刷,由於活字都是單獨刻制、臨時組合在一起的,缺乏雕版的整體感和連貫氣韻,一些排印質量不高的作品還容易出現字體大小不一、行格不齊的毛病。相較於雕版,它在藝術價值上是比較貧乏的。

在版式上,雕版可以自由地設計出各種豐富多彩的版式。拿最重要的儒家典籍《十三經》來說,歷朝歷代的學者對儒家經典的各種注釋、疏解名目繁多,為了清楚地區分各種不同性質的文字,《十三經》正文用大字刊刻,注文、疏文則用小字刊刻;注文和疏文則用一個反白(即陰文)的「疏」字加以區隔。在韻書、類書等工具書中,用加圈、加框、陰文來醒目地標示出條目,版面層次清晰而豐富。明代以後書籍評點盛行,在字裡行間用實心和空心的頓點、圓圈等不同的符號向讀者提示出重要的內容和精彩的語句,並在天頭印出批點文字,引導讀者閱讀。雕版還可以將內容分欄,形成所謂「兩節版」「三節版」,把不同性質的文字區分開來。

晚明時的書坊雄飛館把兩種暢銷小說刻在一起,上欄刻《水滸傳》,下欄刻《三國演義》,合稱為《英雄譜》發行於世。晚明的雜誌型休閑書籍《綉谷春容》《 燕居筆記》也分上下兩層,上層刻傳奇、小說,下層刻典故、詩文等文字。此外為了活躍版面,增加讀者的閱讀興趣,書商還在書中置入插圖,與文字混排,以收圖文並茂之效。這些複雜的版式安排都是傳統的活字印刷難以實現的。須知活字印刷增加一種字體就需要加刻數萬個活字,況且複雜的版式還會增加固版的難度。一般說來活字印本不僅缺少書法韻味,而且版面顯得單調。

雕版衍生的藝術

唐咸通九年《金剛經》扉頁圖。

版畫

雕版印刷品中的書籍插圖,開啟了一個新的藝術門類——版畫。存世最早的有明確紀年的印刷品,發現於敦煌、現存於大英圖書館的唐咸通九年《金剛經》,卷首的扉畫已經達到了很高的藝術成就。黑水城遺址出土的金代版畫《四美圖》《關羽圖》,可能是今存最早的裝飾用年畫,紋樣刻劃細膩,人物情態逼真,體現了高超的版刻技藝。晚明時書籍插圖版畫發達,出現了一批擅長刊刻版畫的能工巧匠和傳世傑作,被著名版畫史專家鄭振鐸稱為版畫史上「光芒萬丈」的時代。

清代內府版畫《御制耕織圖》

木版年畫

古代版畫延續至今仍有著頑強的生命力,這就是木版年畫。在馮驥才等學者的努力下,全國近二十個各具地方風格的年畫品種得到深入調查,為世人所知,正在納入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進程。

金代版畫《四美圖》,為現存最早的裝飾年畫。

歐洲的版畫

實際上近代歐洲的版畫,正是中國雕版印刷西傳的產物。大約在14世紀後期,中國的雕版印刷術傳到歐洲,歐洲誕生了最初的木刻版畫。不久以後古滕堡發明了金屬活字印刷術,但書中裝飾華麗的行首字母和插圖,仍需以木版雕成再與金屬活字拼合印刷。後來歐洲出現了更為精細耐用的銅版畫,但木版畫在18世紀晚期經過改良後仍經久不衰,並成為一種獨立的藝術創作類型。這是雕版印刷對於人類藝術的一大貢獻。

影刻和覆刻

雕版印刷還有一項令人叫絕的技藝,那就是影刻和覆刻。明代中期的嘉靖年間,宋元版本已經不那麼容易見到,加之當時人們厭倦了明代前期的綿軟無力的台閣體字,懷念字體清新剛勁的宋版書,與此同時文壇也興起了一股復古的風氣,因而在刻書界颳起了一股仿宋、覆宋之風。許多傳世宋本被毫釐不爽地原樣翻刻,幾達可以亂真的程度。影刻和覆刻使珍惜的宋元版書得到廣泛流傳,不僅在內容上,而且在藝術上延續了宋元版的生命。在沒有照相影印技術的時代,這是十分了不起的工藝和成就。

用紙和裝幀

除了版刻之美,雕版書籍之美還體現在用紙和裝幀上。清代前期和中期宮廷刻書喜歡用浙江開化縣所產的一種潔白細膩、柔軟而富有韌性的高檔紙張,稱為開化紙。開化紙上點綴著一些微黃的暈點,如天際間飄散朵朵桃花,平添一絲雅韻,因而又被稱為「桃花紙」。清代內府不惜工本的精良寫刻,加上質地雅潔的桃花紙,真可謂「錦上添花」。近代藏書家武進人陶湘專門喜歡收藏清代武英殿以開化紙刷印的書,因此得了個綽號叫「陶開化」。

南宋周必大刻本《歐陽文忠公集》

好馬配好鞍,刊刻精良的古書對於裝幀也是十分講究的。明清時的線裝書一般用藏青或茶色的紙張作封面,在書脊上以白色的棉線將書頁固定在一起,既簡約明快又富於變化和裝飾性,再加上包角和題籤,宛若身著一襲青衿的古代讀書人一般,簡樸而素雅。數冊書則匯為一函,書的函套以硬紙為之,表面覆以錦、綾等絲織物。古人慣以精美的織物囊書,所以書卷又有「縹緗」的別稱。

南宋建安熊氏刻本《東坡先生詩》

當此之時,紙墨飄香,朱墨粲然,蘭氣盈室,清茗調神,誰能不沉醉其中,為之心折?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歷史內參 的精彩文章:

日本人老山中當年是如何倒賣中國文物的
王寧:古老漢字中的中華文明原生態

TAG:中國歷史內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