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熹裔孫朱人求:養生重在養心
文/朱人求 廈門大學 特聘教授(朱熹第二十七代裔孫)
小編:把心靜下來,不要去隨波逐流,不要被外在的世界所迷惑,找回內心的寧靜,也是養生的一種方式。
「現實」的中國人
當今社會,隨著工作、生活節奏的加快,人們的心理壓力越來越大,每個人都躁動不安,感覺非常累。當你去問別人累不累、忙不忙時,大家都說很累、很忙,好像不忙不累就不是中國人。法國益普索公司曾調查了二十多個國家,發現受訪的中國人中有71%的人選擇了用財產來衡量成功,這個數字超過了世界平均水平的兩倍以上。
這反映一個非常嚴峻的現實:市場經濟大潮中,金錢至上成了很多人的普遍信仰,成了當下中國人衡量成功的唯一標準。社會氛圍變得焦躁,每個人都會感到壓力很大。有時候,儘管覺得自己很成功,各方面做得非常好,如果沒有錢,別人還是認為你不成功。所以有外國媒體驚呼:中國人太現實了!
這種「現實」會造成我們心理的不平衡,引發各種心理、情緒上的問題。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曾做過相應的調查,結果顯示焦慮、抑鬱等精神問題和艾滋病一樣成了威脅現代人身心健康的重要問題。無所適從、焦躁不安……困境已生,我們該如何走出?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心安何處?
我先給大家講一個故事。很久以前,兩條年輕的魚遇到一條老魚。老魚熱情地打招呼:「早上好,孩子們。這水怎麼樣?」兩條小魚繼續向前游著,終於,其中一條忍不住發問:「什麼是『水』?」
我們很容易在單調重複的日常生活之中形成無意識的慣性而不自知:無意識地翻手機、忽略身邊的人和事、冷漠、憤怒、抱怨……就像故事中的小魚,長期生活在「水」中,卻不知道「水」是什麼。這個時候我們需要一種修鍊——在繁瑣無聊的日常生活中,時刻保持清醒的自我意識,回歸自我、回歸生活,不再被雜亂、無意識的生活拖著走,而是自我掌控生活的方向。
儒學追求「內聖外王」,所謂「內聖之學」即心性之學,「外王之學」則渴求王者的事業成功。心性之學是儒學的精華,也是儒學的精神原點。通過修身養性、身心的修鍊與德行的完善,實現「內聖外王」的理想。
我們讀儒家經典,看到孔子講「克己復禮為仁」、《大學》講「明明德」、孟子講「養心莫善於寡慾」 「求放心」、《易傳》講「自強不息」 「厚德載物」、朱子講「正心誠意」 「仁立義行而性定」等等,都是儒家養心的經典表述。
儒家養心智慧根植於日常生活,我們可以隨時修鍊,用之積極引導人生。它能幫助我們在一個高壓力、快節奏的社會裡面、在我們打拚累了之後,讓我們的心靈得到休整,休整之後抖擻精神,重新出發。
養生重在養心
通過養心,我們可以獲得內心的寧靜、幸福與健康;通過養心,甚至可以養顏、養德,還可以長壽。養心首先是要從紛繁複雜的世界中,從巨大的生活壓力中,從焦躁不安中,從很多病態中一一回歸,找到內心的這一片寧靜,從而獲得幸福人生。
養心可以養顏。「腹有詩書氣自華」就是這個意思。一個人飽讀詩書之後,自然就有一種非常高貴的氣質。有人說,30歲以前你可以不為你的容貌負責,因為那是天生的。30歲之後,如果你還沒有風度,沒有氣質,還不夠瀟洒、不夠漂亮,那是你涵養不夠。
養心可以養德。通過內在的身心修養,我們能夠養成高尚的人格。養心還可以長壽,「智者樂,仁者壽」,一個人內心充滿仁愛,一定能夠長壽。北京大學哲學系是有名的長壽系,許多研究中國哲學的學者,都是95歲高齡。如梁漱溟95歲、馮友蘭95歲、張岱年95歲……為什麼這些學者都如此長壽?因為他們都信奉儒家哲學、講授中國哲學、研究中國哲學。為什麼修習儒學會達到這樣一個效果?因為儒家養心就存在於人倫日常之中,一舉一動就是養生,心態好自然高壽。
儒家之學是心性之學。它倡導心性認知與修養實踐的結合,讓我們的腳步慢下來,讓我們的心靈靜下來,教會我們如何安頓好自己身心性命,提升生命境界。儒家養心的智慧,說白了就是一個養心的工夫。
工夫特指個體的身心修鍊的技巧。儒家養心的工夫豐富多彩,如靜坐、讀書、調息養氣、棋琴書畫、山水休閑、茶道、立志、定性等都是儒家常用的養心方法。儒家靜坐可隨時、隨處進行,不需要特別的儀式和姿態,甚至可以思考。儒家還通過音樂來修心,休閑方法就更多了,棋琴書畫皆為儒家修心養性的基本路徑。中國古代士人生活都是立體的、飽滿的,他們個個都會彈琴吟唱、能書善畫,常縱情山水,在山水中修行,在運動中養心。
※肚臍能治病?痛經、失眠、感冒……一招都搞定
※電視劇《老中醫》主角翁泉海批判「吃啥補啥」是謬論,你怎麼看
TAG:中醫健康養生雜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