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想到這樣一味簡單的中草藥,卻能發散風寒、去風濕痛、止破傷風
防風出自《神農本草經》,別名百枝,茴草,多年生草木,根莖粗壯,葉片較大,有扁平的葉柄,直到8、9月份時候,防風才能開花。防風者,御也,《名醫別錄》中稱這位藥物為「屏風」屏除風邪的一種藥材了。
傘形科植物防風的藥用部分為植物粗大的根莖,選在防風還沒有開花的時候挖取防風的根莖,除去鬚根,切成薄片,晒乾後即可入葯使用。作為一種解表藥物,防風主要有以下幾種療效: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1.辛溫發散風寒
防風辛甘微溫,性升散,能夠入脾胃經,以祛風散寒解表見長。防風雖是發散風寒藥物,但是其發散風寒的療效遠遠不其除濕驅邪的作用,這與防風能夠入脾胃經,除濕主運化的功能相關。防風祛風除濕又能止痛,其性甘緩微溫,但是也不峻烈,所以常常用來治療外感風濕表徵,頭痛身重,肌表不固,而出現肌肉酸痛等一系列由於風濕表邪內犯而導致的外感風寒疾病。玉屏風散藥用三味:防風、白朮、黃芪三味而已,防風驅散寒邪,又能入脾胃經除里證寒濕,與白朮相配伍,共同化脾胃濕邪,方中又添一味黃芪益衛固表,使全方能夠祛外感風寒,又能益衛固表,防風外侵。
2.入脾胃經,止風濕痹痛
脾者,在體和肌肉,防風入脾經,能夠辛溫散邪,又能入脾經祛風勝濕止痛,是較為常用的祛風濕,治療風濕痹痛的藥物。對於患者出現的風濕痹痛,關節攣急等一些疾病,都有較好的療效。《醫學心悟》中所載方「蠲痹湯」方中配伍防風祛風濕止痹痛,又不乏除濕止痛,驅散外邪的羌活、獨活、桂枝等相伍,當然能夠有較好的療效。
3.破傷風
防風辛溫發散,性溫,能夠驅散外風的同時,還能夠息內風。對於風毒內侵,導致邪毒從外犯內,引動內風,導致患者出現肌肉痙攣,項背強急,角弓反張的典型「破傷風」癥候,常用防風配伍天麻、南星、白附子共同使用,這就是著名的「玉真散」了,患者一旦出現上述癥狀,這味藥物將是可靠的選擇。
【本文由「本草世界」獨家出品,圖片來源於網路,作者千鍾粟,未經授權,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