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歷史上的「香妃」,上世紀陵墓被人發現後,「異香」之謎終於解開

歷史上的「香妃」,上世紀陵墓被人發現後,「異香」之謎終於解開

乾隆皇帝的一生共有40多個妃嬪,其中有一個妃子很特別,給世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因為她不僅容貌極美,而且據說天生身具異香,她就是香妃。香妃並非封號,她的真正的名號叫「容妃」,可以肯定的是,她是一位來自西域的維吾爾族女子,出身在西域貴族和卓家族。

和卓家族世代居住在新疆,清朝乾隆年間,準噶爾部勢力擴張,和卓家族被其控制,乾隆二十五年,清軍進攻伊犁,平定了準噶爾叛亂,解救了大小和卓兄弟,不料兩年以後,大小和卓卻佔據南疆叛亂。次年,清軍再次派軍征伐,在平息大小和卓叛亂的戰爭中,和卓家族中的圖爾都歸附清軍助戰有功,戰爭結束後,他被召集到了北京,為了進一步加強和中央政權間的關係,圖爾都將自己年輕貌美的妹妹薦選入宮,被封和貴人(即香妃)。

香妃在文人騷客們的筆下是一個神奇的女子,據說她「玉容未近,芳香襲人,即不是花香也不是粉香,別有一種奇芳異馥,沁人心脾」,天生異香又極具舞蹈天賦,宮廷之上一曲舞畢,群蝶環繞,異香回撩。她的俊俏和異域情調,使她受盡了乾隆皇帝的寵愛和信任,乾隆曾特許她在宮廷中穿自己民族的傳統服裝,為她聘請來家鄉的大廚,最後提擢到妃位。

那麼,香妃真的是一個天生與眾不同充滿異香的伊人嗎?文學作品的渲染讓真相變得更加撲朔迷離。據野史上說,香妃最後是抑鬱而死,去世的時候53歲,乾隆帝異常傷心,派遣了六萬六千六百六十六人的送葬隊伍將香妃的棺木送回故鄉,並特令途中不準落地,因此到目的地的時候送葬隊伍只剩下了六個人,陵墓坐落於今天新疆喀什市東郊的浩罕村。不過,清正史中卻說這座墓不過是座衣冠冢,香妃死後入葬河北清東陵裕妃園寢內,兩種說法到底哪種正確,1979年國家對裕妃園寢進行一次修繕工作明確了真相,並且也解開了香妃身帶「異香」之謎。

這一年,由於清東陵遇到地質沉陷,專家們便對其進行搶救性發掘,在打開陵墓後映入眼帘的是散落在地的屍骨,顯然已經被盜墓賊光顧過。後來,在墓室中考古人員又發現了兩顆貓眼石,根據清朝制度,只有妃位的女子才能隨葬此物,因此墓主極有可能是一位皇妃。另外,還有多處證據證明,此女很有可能就是香妃,在墓主的衣服上寫有乾隆53年的製造官之名,專家對頭骨復原後的容顏極具西方人高鼻樑深眼窩對的特徵,棺木上寫著的《古蘭經》……種種線索讓人們確信她就是傳說中的香妃。

為了解開香妃身帶異香的百年謎團,專家還特意對她的屍骨進行了監測,結果卻顯示她並不是天生飄香的體質。至於為何以「香」冠名,學者們推測可能如史書中所說,容妃喜用西域沙棗樹花做香料,就算到了內地,也一直保持著這種習慣,以至於常年身帶異香,跟別的女子不一樣。至此,香妃身具異香的謎底終於被解開,後人對她的稱謂也可能是一種望文生義的理解,也有可能是長得太美,秀色可餐,故美其名曰「香妃」。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豆芽科的那些事兒 的精彩文章:

在污水裡浸泡600年的公主!為解救她的香冢,當地人鑿空一座山
老農地里挖出「神獸」,放在家裡發出怪叫聲,倉皇捐出成鎮館之寶

TAG:豆芽科的那些事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