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潔的轉型之路仍在繼續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文 | 陸涵之
日前,寶潔在官網發布聲明稱,已提交請求將其股票從巴黎泛歐證券交易所(Euronext)除牌,巴黎泛歐交易所董事會已經批准了這一請求。
對於退市的決定,寶潔公司表示是因為成本和管理上的需求,加上成交量過低所以選擇退市。據悉,寶潔仍然會在紐交所進行上市交易,在Euronext持有寶潔股票的投資人可以按照個人意願進行投資。
作為全球日化巨頭,寶潔擁有海飛絲、飄柔、OLAY、SK-Ⅱ、舒膚佳、佳潔士、汰漬等眾多知名品牌,幾乎囊括了消費者日常生活洗護的方方面面。
儘管寶潔交易的99%都在紐交所完成,Euronext退市對寶潔影響不大,但外界依然對寶潔的境地議論紛紛。除了退市,寶潔近年來的業績表現屢屢令投資者失望,引來不少唱衰。
不少人認為,本次除牌可能是寶潔轉折的又一個信號。
大起大落寶潔經過百年步入黃金時代,但滑落只用幾5年。
回顧過往,這家歷史悠久的日化品牌以「多多益善」為秘訣走向行業第一。1837年,英格蘭移民威廉?波克特在美國的辛辛那提打造了一個蠟燭小作坊。隨後他與愛爾蘭移民詹姆斯?甘保合作建立了生產廠,開始生產肥皂和蠟燭。
這兩種產品是寶潔前90年歷史中僅有的兩種產品,直到20世紀20年代,隨著電燈的大規模使用,寶潔才停止生產蠟燭,並在產品線中增加了植物性烘焙油。
進入20世紀中期,寶潔節奏開始加快,先後研發出人工合成洗衣粉和洗髮水。1946年、1955年和1961年,寶潔分別推出了洗衣粉品牌「汰漬」、牙膏品牌「佳潔士」和嬰兒紙尿片「幫寶適」。這些品牌至今仍是寶潔集團的王牌,它們的出現也奠定了寶潔後來的多品牌戰略。
最近50年的發展中,寶潔通過收購進入了咖啡、保健品、美妝、男士護理等多個領域。在巔峰時期,寶潔旗下擁有超過300個品牌,覆蓋了醫藥、護理、美妝、護膚以及日化等多個領域。
這一產品矩陣催生了多產品戰略,多個知名品牌幫助寶潔樹立了實力雄厚的集團形象。
2008年,寶潔在慶祝其170年周年時,迎來了黃金時代。當年,寶潔公司成為世界上市值第6、利潤排名第14的公司。財報顯示,該年度寶潔全球銷售額高達835億美元。隨後在2012財年,這一數字達到842億美元,來到了業績最高點。
遺憾的是,和百年歷史相比,這段黃金時代有些短暫。一年後,寶潔的全球銷售額開始停滯、甚至負增長。2013財年,寶潔全球凈銷售額為739億美元,隨後幾年不斷下滑。2017財年寶潔的銷售額下滑至651億美元,同比下滑13%。
時至2018財年,寶潔的銷售額依然不溫不火。這一財年寶潔共錄得668.32億美元銷售額,相較於前一年略有起色,但約為十年前2008財年銷售額的80%,與2006財年的業績持平。
凈利潤也隨之出現問題。2009財年,寶潔的利潤曾達到134.3億美元的高峰。但此後,凈利潤與銷售額表現一致,也出現了不斷下跌的情況。2015年財年寶潔的凈利潤僅為71.4億美元,和巔峰期相比幾乎減少一半。
戰略收縮伴隨業績震蕩,寶潔開始了頻繁的人事變動。
2013年5月,已經退休的前首席執行官A.G. Lafley(雷富禮)回歸,接替被股東施壓的Robert A. McDonald重新執掌寶潔。2015年11月,原本負責集團美容、男士及健康護理類總裁的David Taylor(戴懷德)又接過雷富禮的職位。
這一輪高管迭代,也讓寶潔轉變了策略——做減法。
曾經的寶潔以「多」為攻勢,不斷打造和收購品牌,以日化帝國形象全面進入消費者的生活。但多年後,「尾大不掉」成為寶潔前進的阻礙。
2014年8月,時任寶潔首席執行官的雷富禮宣布,通過出售、停產以及自然淘汰的方式剝離或退出旗下銷售額低於1億美元的90至100個非核心品牌,專註發展核心品牌。核心品牌的標準,是過去三年為集團貢獻90%的收入和95%的盈利,佳潔士、幫寶適、吉列和汰漬均在核心品牌之列。
為了瘦身,寶潔將「全球最大美容產品銷售商」的地位也拱手讓人。2015年7月9日,香水及化妝品集團科蒂集團(Coty)宣布,以125億美元的價格打包購入寶潔旗下包括封面女郎、威娜、蜜絲佛陀和香水業務在內的43個品牌。這筆收購,讓科蒂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化妝品公司之一,也讓寶潔的老對手歐萊雅成為全球最大的美容護膚集團。
到了2017年,寶潔再次宣布將砍掉超過100個品牌,到下半年,寶潔對外宣布旗下品牌已縮減至65個。
寶潔的減肥計劃不僅包括砍掉部分產品線,還減少開支。2016年10月,寶潔表示,未來五年將縮減100億美元的支出,其中包括減20億美元營銷預算,以及自原材料、包裝、生產及運輸過程等方面的成本節省。
不過,瘦身之後的寶潔並未迎來蛻變。在2017財年第三季度,寶潔創造了凈銷售額連續13個季度下滑的記錄。
2018年1月,寶潔再次宣布「節流」,首席財務官Jon Moeller(喬恩·莫勒)表示,公司已經將廣告代理和生產成本削減了7.5億美元,預計將在「下一階段」再節省4億美元。
瘦身計劃後,雖然銷售額仍然停滯不前,但至少寶潔在凈利潤數字上好看了很多。2019財年第二季度財報顯示,該季度寶潔凈利潤為32.16億美元,同比增加26%。
目前,寶潔的減法仍在繼續。2018年11月,寶潔公司宣布重組公司結構,按行業劃分,把10個業務部門收縮至6個。新公布的組織架構分設6個業務部門,包括紡織品和家居護理、嬰幼兒和女性護理、家庭護理和新事業、理容、保健,以及美妝。
過時了?但品牌收縮戰略能否振興寶潔,仍是個未知數,最顯著的例證來自中國市場。
在1988年進入中國市場後,寶潔依靠海飛絲、汰漬等品牌進入了國內各大商超以及小賣部的貨架。
出於對當時國內市場購買力的判斷,寶潔最初進入中國市場時採取了中低端產品為主的策略。甚至針對國內消費者,佳潔士推出了2元草本系列、飄柔推出9.9元家庭護理系列等。
這一戰略效果明顯。2000年到2005年,寶潔在華所有產品中,中低端產品的複合年增長率最高,佔到總銷售額的31%和42%。
更誇張的是,寶潔在中國市場的市場份額一度達到47%,洗護髮產品更是超過50%。如今,中國已成為寶潔最大的國外市場。
消費升級打破了寶潔的大眾類品牌一統市場的局面。雖然中國市場的冷卻晚於全球,但在2015財年寶潔切實感受到了寒冬。該財年,中國市場為寶潔貢獻了8%的銷售額,但同比卻下滑了5%。在2016財年,寶潔在中國市場的銷售僅增長1%。
大眾類品牌為主的核心品類光環正在消失。戴懷德曾發出這樣的感嘆:在中國這個我們的第二大市場,沒有一個核心品類在增加用戶,甚至大部分還在下跌。
中國消費者為什麼選擇離開?
百年巨人需要直面品牌老化的問題。美國營銷專家艾·里斯指出,從2010年到2016年,寶潔沒有推出一個新品牌。
國內,不少年輕消費者已經將寶潔稱為「媽媽品牌」。中國品牌研究院研究員朱丹蓬表示,從2015年以後,寶潔在世界範圍的表現並不理想,主要在於產品升級創新落後,從而造成品牌老化。
不僅是寶潔,全球範圍內,傳統的日化品牌都在衰退。聯合利華同樣遭遇這一問題,財報顯示,2018年聯合利華的總營收額達到509.82億歐元,同比下滑了5.1%,營收連續多年增長乏力。
此外,寶潔曾經的中低端產品戰略已經不奏效,消費者正在升級。戴懷德也承認寶潔對中國市場的誤判:寶潔一直把中國當成一個發展中市場,但實際上,中國已經成為全球範圍內消費者要求最高的市場之一。
消費者們需要創新,也需要更高端的產品,比如SK-II。這個以高科技為賣點的護膚品牌,定位高端且在宣傳中強調「源於日本」,將自身與寶潔旗下的美國大眾日化品牌區分,受到消費者的追捧。
SK-II和升級後的玉蘭油正成為寶潔業績增長的動力。在2018財年,寶潔在中國市場全年銷售增長7%。寶潔特別指出,玉蘭油以及SK-II在中國快速增長,而持續創新也讓SK-II在日本市場也保持了較快的增長速度。
問題重重不過僅靠SK-II和玉蘭油兩個品牌,仍然不足以支撐整個集團的成長。寶潔旗下眾多品牌均存在不少亟待解決的問題。
面對消費升級趨勢,寶潔曾經嘗試過產品高端化。2015年,寶潔旗下潘婷推出了全新Pro-V護髮科技的乳液修護系列洗髮水、護髮素和發膜。當時,首席執行官泰勒稱,這款革命性的潘婷新護髮素在北美、中國和日本的消費者盲測中拔得頭籌。但在產品推出後,市場反響平平。
同樣的故事發生在2013年。面對市場消費需求的變化,寶潔立刻在中國推出高檔洗髮產品「飄柔倍瑞絲」,並投入數億元的市場費用。但是,時任飄柔品牌中國區負責人唐亮表示,第一年的銷售數據只達到了預期的一半。
為什麼技術、營銷、實力均高於對手,寶潔的創新還是失敗了?
唐亮曾表示,選擇飄柔作為母品牌,更多是出於財務方面的考慮,節省大量的品牌宣傳與傳播費用,但負面效應遠大於帶來的效益。
有種觀點認為,高端產品以大眾類品牌為母品牌風險較高。如果母品牌定位為大眾產品且已經獲得廣泛認知,再以其該品牌作為平台推出高端產品延伸存在,易造成品牌定位不清晰,從而導致消費者認知上的模糊。
結果顯而易見。在洗護髮領域,2016年寶潔中國的市場份額已降至35.8%。相比之下,中國高端洗髮護髮產品的市場份額已經從2014年的4.7%提升至2018年的8.9%,還在繼續增長。記者嘗試聯繫寶潔方面詢問其在中國市場的布局,截止到發稿尚未得到回復。
另一方面,這些大眾類品牌在中國市場存在的種種問題,也在「勸退」消費者。2015年,牙膏品牌佳潔士因為「雙效炫白牙膏」構成虛假廣告被上海市工商局處以603萬元罰款,同時刷新了虛假違法廣告的罰單新高。
2017年9月,香港消費者委員會舉行新聞發布會,公布了對市面上60款洗髮水的檢測報告。報告顯示,超六成洗髮水被檢測出二惡烷,有7款洗髮水二惡烷含量超過歐盟消費者安全科學委員會(SCCS)建議的10ppm安全水平。寶潔公司旗下品牌產品7席中佔了6席,涉及潘婷、海飛絲2個品牌產品。
其中,「海飛絲摩洛哥堅果乳致美順澤去屑洗髮露」二惡烷含量為24ppm,為所有被檢產品中最高。
不過寶潔之後對此回應稱,沒有在產品中主動添加二惡烷,並致力於降低產品中的二惡烷雜質。所有抽驗的寶潔洗髮水均完全符合中國國家法規規定,不論在內地還是香港都在正常銷售中。
新的挑戰
除了不順利的高端化戰略,寶潔還試圖跟上中國市場的電子商務發展節奏,發展電商渠道成為了方法之一。
過去,寶潔銷售基本依靠於百貨與商超等渠道,比如與各大商超長期合作。一旦超市增加了新門店,寶潔旗下的產品便可以觸及更多消費者。不過,隨著電商的發展,不少大型超市在全球範圍內已開始了關店潮。
寶潔跟隨電商開始了線上探索,2015年起在中國電商平台上開設旗艦店,並以此為渠道接觸年輕消費者。2018財年第一季度財報顯示,電商銷售同比大漲60%。同時,有高管透露寶潔中國的電商年銷售規模已經超過了10億美元。
不過即使乘上了電商的東風,寶潔依然面臨挑戰。最主要的是曾經全面領先市場的寶潔,在各個領域都遭遇強力對手。
在美妝領域,不僅是坐穩美妝界第一把交易的歐萊雅,資生堂、雅詩蘭黛等公司,近年來都憑藉高端美妝與護膚產品實現業績增長,尤其受到中國消費者歡迎。2018年歐萊雅財報顯示,受中國市場對高端品牌需求持續強勁的影響,可比銷售額增長7.1%至269.4億歐元。
資生堂也不逞多讓。2018年財報顯示,在亞洲地區,資生堂主要的營收額來自於中國市場和日本市場,中國市場銷售額高達1907.99億日元,成為除了日本以外資生堂的第二大重要市場。
資生堂方面表示,在中國市場,由於中國國內近幾年的經濟增長迅速,所以高端品牌的美妝如肌膚之鑰(Cléde Peau Beauté)、納斯(NARS)、茵芙莎(IPSA)等品牌的銷量都保持超高的增長勢頭。資生堂方面提出,集團將把中國大陸、港澳台地區以及日本,作為旅遊零售業務的主要市場。
而寶潔手中僅有的兩張中高端大牌SK-II和玉蘭油,今後能否在各大高端品牌包圍中仍然保持高增長,還需要觀察。
除了美妝和護膚產品,過去被寶潔統治的家居洗護產品,則正在被中國國產品牌趕超。
以洗護產品為例,根據歐睿國際統計,2017年立白集團在中國家居護理品類中的市場份額為16.9%,位列第一;排名第四的寶潔的市場份額是6.6%。
除此以外,更多小而美的品牌正在分食細分領域。朱丹蓬認為,今天的消費環境使得原有的群體產生裂變,更多小而美的企業湧現出來。
日化行業專家夏天表示,寶潔面臨的業績瓶頸其實是一個全球現象,可以稱之為「大眾的消失」。大眾品牌如何扭轉固定認知,高端品牌競爭升級以及由多至少的發展戰略如何推進等問題交織,寶潔的轉型之路仍在繼續。
更多精彩內容,關注鈦媒體微信號(ID:taimeiti),或者下載鈦媒體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