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富華:讓北疆大漠披上綠裝的開路先鋒
科技日報記者 張景陽
這兩天,鄂爾多斯市北部的農牧民都能看到一架架無人機在內蒙古庫布其沙漠上空有節奏地掠過,這是國內首次通過無人機在沙漠中進行飛播造林的彈射種植。播撒的是最新研發的沙生植物種子。
76歲高齡的白富華至今仍有一個習慣,只要庫布其沙漠有事、有變化發生,他就會出現,20年如一日。所以無人機飛播,他必須要去看一下。
作為一名老黨員,作為一位當過旗交通局長和旗政協副主席的老幹部,白富華傾其半生,與群眾一起將我國北方的庫布其大沙漠齊腰斬斷,一條穿沙公路讓死海變通途,拉開了庫布其沙漠「綠色神話」的序幕。
記者眼中的白富華精神矍鑠、和藹可親,滿頭的銀髮和深深的皺紋揭示著老人曾經經歷的艱難困苦與滄桑巨變。
上世紀90年代,改革開放的紅利已經遍布九州大地,但被當地群眾稱之為「死亡之海」的庫布其沙漠,因緊鄰黃河,沙害水害攪在一起,百姓苦不堪言。「沙窩子里的群眾甚至都沒見過黃瓜和西紅柿,聽起來不可思議,但這是真的。」白富華一臉嚴肅地向記者講述著。
「根本問題就是沒有路,沙漠里的牧民出不來,外界的資源和信息也進不去。」白富華想做的就是修一條穿越大沙漠的公路。當時,他正是杭錦旗交通局局長。
實地勘測,是白富華修路夢首先面臨的艱巨任務。白富華回憶說:「沒有大型車輛,沒有儀器,勘測只能靠兩條腿,說實話,走進那時的庫布其,我也腿軟過。」
當然,困難沒有嚇倒白富華。1992年起,他帶領交通局的幹部和技術人員開始了艱苦卓絕的穿沙公路勘測之旅。
《杭錦旗穿沙公路建設大會戰紀實》已經成為杭錦旗的珍貴史料,記者在其中發現這樣一段記載:「白富華同志帶領公路段副段長、工程師吳有清和交通系統的8名技術人員以及旗電視台一名記者,對穿沙公路全線進行了勘測設計,勘測隊員手拉測繩,肩扛塔尺、儀器、木樁,頂烈日,扛沙包,起早摸黑,忍飢受渴,利用29天時間,一步一個腳印地走過了檸條沙柳林,穿越荊棘、沼澤灘,最後趕著毛驢闖進死亡之海——庫布其特大沙漠。烈日當頭如火烤,燙沙灼腳無法行,就連攝像機都因高溫停止工作,在飲水嚴重不足的情況下,大家唱著『下定決心,不怕犧牲,排除萬難,去爭取勝利』的歌,冒著生命危險完成了全線的勘測設計任務。」
惡劣的環境能激發出人的無限潛能。在沒錢購買儀器的情況下,白富華自己研製了能測量公路密實度的測定儀。「我們也不懂科技,那都是被逼出來的。」說到這件事,白富華這樣對記者說。
白富華的勘測資料讓穿沙公路建設從願望變為現實,1997年開工,1999年竣工,杭錦旗10多萬人民群眾齊上陣、苦戰3年,被稱為大漠奇蹟的穿沙公路終於通車。穿越杭錦淖爾、獨貴特拉、沙日召3個蘇木的三級砂石公路開通後,沿河農民為這條路起了個名字——富華路。
來源:科技日報 文中圖片除註明外均來自網路
編輯:左常睿
審核:管晶晶
※剛剛的這場新聞發布會,「敏感」話題真不少,政協履職更有科技范
※骨髓移植55年,從鳳毛麟角到百萬受眾
TAG:科技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