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色浪漫:漢代社會的精神風貌
雖遠必誅的朝廷與君主,是世人對兩漢歷史的基本印象。但萬國來朝的盛景,並非建立在所謂的帝王才略之上。漢代人民所集體迸發出的頑強與活力,才是推動大一統帝國對外開拓的根本支柱。
諸夏的遺產
長期以來 漢朝人的精神面貌被認為與後人有很大不同
漢代社會的獨特氣質,在民國時就已受到知識階層的關注。魯迅在著名的《看鏡有感》一文里慨嘆,漢朝人氣魄宏大,宋明之人卻缺乏自信、意志孱弱。同為專制皇朝治下的編戶齊民,二者的精神面貌為何如此迥異?這是因為漢代的政治文化環境,較後世具有一定特殊性。
在政治層面上,看似威風八面的劉氏朝廷,實則只擁有一台原始落後的國家機器。象徵官僚系統構建完備的品階制度,要到南北朝才發育成熟。所以「七品芝麻官」這類概念,在漢代還是天方夜譚。至於郡縣守令自行任用下屬的權力,還要到隋代才被中央收回。尚且手握人事大權的漢代地方官,竟被著名史家錢穆視作地方自治的典範!
漢朝的地方官擁有較大的權力
制度建設的不足,迫使漢帝同剛確立獨裁統治的羅馬元首一樣,依靠殺戮來塑造權威。沾滿血污的酷吏因此得到君主青睞,連號稱無為的漢景帝都未能免俗。據《漢書?刑法志》記載,在西漢王朝的後期,每年竟有千分之一的人口被處決!但簡單粗暴的統治手段,並不能使社會窒息。以武犯禁的遊俠,依舊活躍於民間。慘遭官府壓榨的百姓,則用依附豪強等手段,努力對抗被割韭菜的命運。
長期分裂所造成的地方風俗差異,則在不經意間為漢帝國提供了多元的文化結構。今日社會中被地域黑逼得抱團取暖的河南,在漢代卻是數種文化各據一方、足以力壓群雄的頭號內鬥省。豫東被宋文化佔有,致力農耕、崇尚節儉。豫西作為周文化中心,喜好經商、熱衷訴訟。豫北受趙、衛文化影響,遊俠輩出、葬俗奢靡。豫南則沾染楚風,剽悍易怒、械鬥多發,至東漢才變得敦厚。中州腹地的民俗環境,正是當時全國文化格局的縮影。
漢朝的文化多樣性也遠勝後世
紛繁的國內文化,使有識之士在接觸異域文明前,就歷練出足夠包容的胸襟。先秦諸子的典籍,則進一步發散了他們的思維。漢武帝的崇儒之舉,並不證明儒術完成了對全社會的洗腦。司馬遷就未把孔孟之道視作獨尊,而民間則乾脆出現了大量「孔子拜老子」的圖像。
思想文化的交融碰撞,使頗多漢代知識分子的理論境界,達到了後世俗儒遠不能及的高度。如《潛夫論》的作者王符,因受《管子》之影響而主張工商皆本、反對盲目抑商。類似觀點在1500年後又被黃宗羲再重複一遍。但可笑的是,前者默默無聞,後者卻被捧成了中國的「啟蒙思想家」。平頭百姓也並未被專制統治折磨得囚首喪面,全體臣民反倒為追求歡暢的生命體驗,迸發出驚人的活力。
漢朝人便已經提出了反對重農抑商的思想
高慾望社會
生活在暴政下的漢朝人 努力追求生命的歡樂
兩漢人民的生命活力,直接體現為種種熾熱的慾望訴求。飛黃騰達自然是當時全民企盼的共同理想。但這雖符合貪圖安逸的人性,卻又是出於對殘暴統治的恐懼。畢竟在帝制社會中,無權無勢的小民只能任人魚肉。要想獲得足夠的安全感,非拚命往上爬不可。
對階層躍升的渴望,實為頗多專制文明的共有現象。如據莎草紙文獻的記載,在法老統治下的古埃及,不少父親在親眼目睹了勞動階層的悲慘處境後,苦口婆心地教誨兒子學而優則仕、早當大官。而漢帝國子民對大富大貴的沉迷,更是達到了近乎露骨的程度。
當官發財是漢朝的全民追求
中國人將「富」、「貴」取作人名的習慣,便始自兩漢。大量漢代瓦當與銅鏡,皆帶有「富貴昌」、「富貴毋央」之類的文字。其千篇一律的風格,足以將考古發掘者逼成復讀機。諸多漢畫像石則以士人彎弓射雀射猴為主題,但其寓意並非虐待動物或消滅害獸,而是「射爵射侯」、一舉暴富!
不少神秘且高大上的文化傳統,也因此變得庸俗不堪。如成都平原在古蜀文明時期,曾流行以太陽神鳥為裝飾的青銅神樹。三星堆遺址出土的該類文物,便是轟動世界的國寶。可到了漢代,蜀人卻將神樹造型同逐利慾望相結合,發明出令人瞠目結舌的青銅搖錢樹!
三星堆文化後裔鑄造的青銅搖錢樹
同現代社會相似的是,漢代能安心治學的讀書人是少之又少。如漢光武帝劉秀在赴長安學習《尚書》時,所思所願只是當大官、娶美女,還忙裡偷閒做買賣。可其學習成績卻只是「略通大義」。追名逐利的漢代人並不怯於露富,反倒以此為榮。項羽曾因說了句「富貴不歸故鄉,如衣綉夜行,誰知之者」,而被罵作沐猴而冠。但這其實是當時再正常不過的普遍心態,漢高祖與漢武帝都說過類似言語。輕浮奢靡的風氣,也因此廣為流布。
單調乏味的夜生活,則使漢代人的生育慾望。濃烈程度遠非「多子多福」一詞所能形容。「八子九孫」的漢鏡銘文,早就屢見不鮮,而漢代印文中,竟還有「子千億」的字樣!可幼兒的處境卻不容樂觀,殺嬰現象在當時已經出現,逼得朝廷制定專門法令予以懲處。
漢朝人有旺盛的生育慾望
旺盛的繁殖欲,並未使女性淪為生子機器。包括蕭何夫人在內的三十多位女子,皆在漢代成為列侯封君。漢武帝姊平陽公主與光武帝姊湖陽公主,則曾大膽主動地挑選夫婿。
婦女改嫁與要求離婚更是當時社會的常見現象。如武帝朝名人朱買臣,因年過四十仍以砍柴謀生,而被妻子百般嫌棄、被迫同意離婚。不料後來朱買臣當了會稽太守,早就另嫁他人的前妻,竟羞愧自殺!這一令人唏噓的故事,正是漢代女性婚戀權利與求富心態的極佳寫照。
朱買臣的前半生就是漢朝人嫌貧愛富氛圍的典型
質樸與剛強
質樸的漢朝人連情話都土掉渣
對名利與歡愛的追逐,並未使漢朝百姓變得油膩不堪。同心機深重的後人相比,他們質樸得近乎呆萌。從文物銘文與樂府詩歌來看,漢代情侶間最好說的言語竟是「長相思」與「加餐飯」,其含義不過是「想我了嗎」和「好好吃飯」。如此土掉渣的情話,至宋代就已黯然失色。在當代更會被看作「不會聊」的典型,而使主動方慘遭拉黑。
澄澈的心態,在漢代人處理民族關係問題時也有所體現。如畢生同匈奴作戰的漢武帝,就不太在意華夷之辨。休屠王子金日磾不僅被他選作貼身護衛,還成了託孤大臣。而崇尚儒學、重視孝道的齊魯人民,則索性用高鼻深目的胡人石像守墓!東漢一朝被羌人起義折磨得元氣大傷,但馬融等名士卻相信,玄妙的長笛乃羌人發明。
漢朝對塞琉古帝國及其都城安條克評價很高
在同異域文明發生接觸時,兩漢人的質樸則演化為拿來主義的豁達與互相欣賞的真誠。源自波斯的帶翼獅子石像,得到官衙與民間的普遍喜愛。而在《漢書》與《後漢書》的記載中,佔據敘利亞的塞琉古王朝是人口眾多、遍布珍禽異獸。其首都安條克更是周長數十里的巨城。古羅馬則不僅是地域遼闊、出產珍寶的強國,還以農為本、選賢舉能、人民俊美,同中國頗有類似之處!這些典籍完全是以一種簡潔而讚許的語氣,去介紹被後世鍵盤俠喋喋不休辱罵不停的「白皮豬」。
在崇尚武力與愛好競技方面,漢代人與羅馬人還真有共同語言!羅馬人喜好鬥獸與角斗,是世所共知的常識。而與猛獸互搏的圖繪,也經常出現在漢代畫像石上。漢成帝還曾特意在宮中設置圍欄,以令胡人同野獸搏鬥,自己則率親貴在旁圍觀。有幸躬逢盛典的文豪揚雄,竟用頗為得意的口吻記敘此事。認為胡人不過是宰獲了些大漢的禽獸,而大漢卻震懾並俘獲了他們的王侯!
斗獸是漢朝人的一大喜好
除斗獸外,漢代人還愛好賽車。駕駛馬車追速致遠的競技活動,在當時被稱作「馳逐」。海昏侯劉賀在做昌邑王時,就沉迷此道。漢文帝則更為大膽,因對平地追逐感到無趣,他竟考慮過從山坡上飛馳而下!唬得袁盎等大臣趕緊講了通珍愛生命、遠離危險的大道理。
尚武習氣還對服裝審美產生了影響。西漢服飾流行便於活動的短窄風。漢武帝的表兄弟田恬,因穿了身頗為儒雅的寬袍闊帶入宮,而被視作對皇帝不敬的娘炮女裝子,慘遭削爵。
漢朝人同樣熱衷於賽車遊戲
質樸的性情,為漢代人增加了幾分少說多做的果敢。名利之心與尚武精神,則支撐普通臣民於暴政之下積極求生、於異域絕境建功立業。
但這些有血有肉的個體不會料到,千百年後其頑強的身形會被君主的陰影吞沒,其鮮活的生命會被當成冰冷的工具。他們更不會料到,無數為帝王野心而自豪不已、為辱罵西海的「條支」「大秦」而血脈賁張的子孫,竟連生個二胎都會畏首畏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