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黨史故事 | 楊昌濟雲「毛、蔡二人海內人才,前程遠大」

黨史故事 | 楊昌濟雲「毛、蔡二人海內人才,前程遠大」

長沙市芙蓉區的識字嶺歷史悠久、人傑地靈,是毛澤東親密愛人楊開慧的英勇就義地。本次我們來看看毛澤東與好友蔡和森的故事。

黨史故事 | 楊昌濟雲「毛、蔡二人海內人才,前程遠大」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蔡和森(1895年3月30日-1931年8月4日),字潤寰,號澤膺,湖南省雙峰縣永豐鎮人。中國共產黨早期的重要領導人,傑出的共產主義戰士,無產階級革命家、理論家和宣傳家。

楊昌濟云:毛、蔡「二人海內人才,前程遠大」

1914年春,第四師範合併於第一師範。四師春季開學的學生和一師秋季開學的學生同編入一班。毛澤東先編在預科三班,後轉入本科第八班。由於四師和一師合併,楊昌濟也來到了第一師範執教。

毛澤東轉學到一師後不久,就認識了同在一個年級的蔡和森、張昆弟和陳昌。陳昌是二班生,蔡和森、張昆弟是六班生,毛澤東、羅學瓚是八班生。幾個人由此相識並志同道合。

黨史故事 | 楊昌濟雲「毛、蔡二人海內人才,前程遠大」

蔡和森及同學合影

蔡和森是1913年秋考入了湖南一師的。值得一提的是,他來長沙讀書也與毛澤東一樣有著一番故事。

蔡家是湘鄉永豐的一家大戶,開設的蔡廣益醬園兼南貨店,以經營「永豐辣醬"出名。祖父蔡壽崧棄商從戎,投入曾國藩的湘軍,曾當過哨長。但是,其子蔡蓉峰從小不善讀書,長大又不善經商,長年在家無所作為,直到30多歲,才利用父親參加過湘軍及岳母是江南機器製造總局的總辦聶緝槊的親戚的關係,遠道至上海,在江南機器製造總局撈到了一官半職,並得到清廷誥授「奉政大夫,州同銜,補用從九」的銜稱,被局裡同仁尊稱為「蓉峰大爺」。他就是蔡和森的父親。蔡和森的母親叫葛蘭英,出身於湘鄉荷葉鄉望族,與革命女俠秋瑾為同鄉好友,與蔡蓉峰生有五個兒女,蔡和森為老五。

黨史故事 | 楊昌濟雲「毛、蔡二人海內人才,前程遠大」

蔡和森永豐故居

1911年秋,蔡和森16歲時才進雙峰初等小學堂。第二年春,又進了雙峰高級小學。1913年春節剛過,他同表兄葛光宙從永豐動身,步行180華里,經湘鄉到湘潭,搭小火輪沿江而下,來到湖南省會長沙求學。結果,雙雙考入新開辦的長沙鐵路學堂。然而,好景不長,這年8月北洋軍閥捲土重來,鐵路學校停辦。蔡和森只讀了半年書,被迫又回到了家鄉永豐鎮。

黨史故事 | 楊昌濟雲「毛、蔡二人海內人才,前程遠大」

蔡和森父親蔡蓉峰

此時,父親蔡蓉峰已棄官回鄉。他不事生產,坐吃山空,日子越來越不好過,加之思想守舊,和葛蘭英母子之間的裂痕越來越大。蔡和森從長沙輟學回來時,蔡蓉峰受人500塊銀洋的聘禮,將三女兒蔡咸熙許人為小媳婦。結果,葛蘭英母子和蔡蓉峰發生激烈的衝突。然而,蔡蓉峰卻利令智昏,竟然持刀要殺葛蘭英母女。最後,在親友和鄰居的力勸下,這場風波才暫告平息。

蔡蓉峰的做法使妻子葛蘭英深深感到,這樣的家庭實在不能再維持下去了。他決心同兒子一道,離開永豐,離開蔡蓉峰,到長沙去學門職業,謀自己的獨立生活。

此時,葛蘭英已年近50了,這樣的年紀,遠道求學,也極大地鼓舞了兩個女兒。三女兒蔡咸熙,決心不讓父親把自己推進火炕,要求與母親同去長沙;嫁在衡山劉家的大女兒蔡慶熙,丈夫已去世,而婆家平日待已苛刻,也取出自己的全部積蓄,決定帶著3歲的小女兒劉千昂,同母親一道去去長沙。

黨史故事 | 楊昌濟雲「毛、蔡二人海內人才,前程遠大」

葛健豪(前排左一)在法國(中右一為蔡暢)求學合影

1913年秋季,葛蘭英帶著兒子蔡和森,女兒蔡慶熙、蔡咸熙和外孫女劉千昂,一家三代共5人,來到了長沙。

辛亥革命後的長沙,風氣較為開放,思想較為活躍。在讀書救國的呼聲下,各種學校紛紛設立。這時為了教授婦女職業知識而設立的「湖南女子教育養習所」正招收有一定文化基礎的知識婦女入學,它正適合葛蘭英的要求,於是,她改名葛健豪,前去報考。然而,學校見她年已50, 又是小腳婦女,沒有同意。但是葛健豪求學決心已定,結果,蔡和森替母親寫了個呈文,遞到長沙縣署,指控學校不準公民行使受教育的權利。長沙知縣看到50歲的葛健豪竟然領著兒女,到縣衙門來要求進學校,認為這是值得大為提倡的事,欣然提筆在呈文上批了「奇志可嘉」4個字,並派人通知養習所破格錄取。隨後,蔡咸熙則改名為蔡暢,也進了周南女校初級班,蔡慶熙先入自治女校縫衣班,後轉衡粹女校,外孫女劉千昂則進了周南女校附設的幼稚園。隨後,蔡和森考入省立第一師範學校。蔡家三代人赴長就學,一時傳為佳話。

蔡和森是湘鄉水豐人。毛澤東的外祖母家亦在湘鄉,並且他曾在湘鄉東山學校讀書。同鄉觀念使他們很快相識,並成為摯友。

蔡和森在一師,與張昆弟等同學編在第六班。張昆弟,桃江人,1913年考入一師。二班生陳昌,字章甫,瀏陽縣人,1911年考人長沙中路師範學校,後中路師範學校改名湖南第一師範學校,他因此也在湖南一師。

此時,毛澤東、蔡和森、陳昌、羅學瓚、張昆弟等人正值青春年少,都胸懷大志,在學校里,他們勤奮好學,嚴格要求自己,生活儉樸,不修邊幅;他們經常一起交流讀書心得和對時政以及社會問題的看法,對學校的一些陳規陋習提出批評和建議。在這5人中,毛澤東學識淵博,為人奔放,才華橫溢,他的遠大抱負使蔡和森他們深為欽佩;而蔡和森學習勤奮,修身嚴謹,見事敏銳,說理透徹,也是「內有恢恢之志」的志誠青年,毛澤東和他兩人尤為相知。面對政治腐敗和社會黑暗,他們深為國家擔憂,萌發了救國救民的革命思想。

楊昌濟在第一師範主要是教倫理學、心理學、教育學和哲學。儘管他曾在日本留學6年,又在英國留學4年,但始終不離中國的理學傳統,喜講周、程、朱、張。楊昌濟教書不善辭令,但他道德學問好,知識淵博,也不裝腔作勢,因此,他得到了學生們的尊敬和欽佩。

漸漸,以他為中心,身邊聚集了以毛澤東、蔡和森為首的一群認真思想、認真求學的學生。

不久,毛澤東、蔡和森、陳昌、羅學瓚、張昆弟等組織了一個哲學研究小組,介紹讀物,討論讀書心得。毛澤東和蔡和森邀請楊昌濟擔任指導。

楊昌濟欣然答應。

黨史故事 | 楊昌濟雲「毛、蔡二人海內人才,前程遠大」

羅學瓚

以後每逢星期六或星期日,毛澤東、蔡和森、陳昌、羅學瓚、張昆弟等人就集合在一起討論有關讀書、哲學的問題。大家每次聚到一起,就自由討論自己一個星期以來的看書心得,有時也隨手拿起旁邊一個人的日記看看;然後,進行探討;遇有問題,便向楊昌濟請教,楊昌濟則耐心解答。

黨史故事 | 楊昌濟雲「毛、蔡二人海內人才,前程遠大」

章士釗

時間一久,師生之間,楊昌濟和一師的徐特立成了毛澤東和蔡和森最為敬佩的老師,而在楊昌濟先生的門下,也有兩位最器重的學生,一就是毛澤東,另一位是蔡和森。後來,楊昌濟在1915年給好友章土釗的信里介紹毛澤東和蔡和森時,寫道:「吾鄭重語君,二子海內奇才,前程遠大,君不方救國則已,救國必先重二子。」

來源:微信公眾號-識字里社區開慧e家

黨史故事 | 楊昌濟雲「毛、蔡二人海內人才,前程遠大」

黨史故事 | 楊昌濟雲「毛、蔡二人海內人才,前程遠大」

芙蓉發布

足不出戶

樂享芙蓉

長按識別二維碼

關注芙蓉新世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