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南嶽鄴侯書院:揭秘李泌從道士到宰相的傳奇經歷

南嶽鄴侯書院:揭秘李泌從道士到宰相的傳奇經歷

南嶽鄴侯書院

位於南嶽衡山煙霞峰下的鄴侯書院,是一座用石頭砌成的古樸建築。院子很小,僅五間房子,但名氣很大。唐代傳奇人物李泌,曾在此隱居十餘年。李泌的身份是道士,自稱「白衣山人」,卻歷仕玄宗、肅宗、代宗、德宗四朝,官至宰相,封鄴縣侯。在唐朝中期變幻莫測的歷史舞台上,李泌忽隱忽仕,進退自如。

李泌(722-789年),字長源,京兆人(今陝西西安)。李泌幼時有神童之稱,六七歲就能賦詩作文。開元十六年(728年),唐玄宗聽聞其名,特召他進宮。當時玄宗正在與燕國公張說下棋,玄宗便讓張說出題考考這位他。張說讓李泌以「方圓動靜」為題作賦。李泌則要求張說先示範一下。張說於是說:「方如棋局,圓如棋子。動如棋生,靜如棋死。」李泌馬上應對道:「方如行義,圓如用智。動如逞才,靜如遂意。」張說聽了驚嘆不已,在玄宗面前猛誇李泌是神童。玄宗非常高興,賜李泌束帛,並囑咐李家精心培養。當時的宰相張九齡,也非常喜歡李泌,常把他帶到家中做客,並稱之為「小友」。

李泌七歲賦棋圖

李泌長大後,博學多才,精通《易經》。他經常遊歷於嵩山、華山、終南山之間,仰慕神仙長生不老之術。天寶(742-756年)年間,隱居嵩山的李泌向唐玄宗進獻《復明堂九鼎議》。玄宗一看署名,這不就是當年的神童嘛,便召他入朝講授《老子》,大約是想考察他的水平如何。一試,果然深入淺出,頗有見地。玄宗於是讓他待詔翰林,供奉東宮。李泌與太子李亨十分投緣,以師友相稱。後因寫詩諷刺權臣楊國忠,遭打擊報復,放逐蘄春郡(今湖北蘄春)。

天寶十四年(755年),唐朝爆發了安史之亂。第二年,叛軍攻陷京城長安,唐玄宗倉皇出逃四川。太子李亨隨後在靈武(今寧夏靈武)即位,是為唐肅宗。肅宗即位後,因勢單力薄,迫切需要人才,派人四處尋找李泌。而李泌也想危難時刻助肅宗一臂之力,主動來到了靈武。李泌向肅宗講解國家成敗之道,分析當前局勢,規劃今後戰略,極受肅宗信任。肅宗想授予他官職,李泌卻只願以賓客身份為肅宗效力。肅宗於是給他封了個銀青光祿大夫的散官稱號。肅宗對李泌非常倚重,朝中大事,皆與李泌商議,甚至入則同榻,出則同車。因李泌常年身披白衣外套,與肅宗的黃袍形成鮮明對比,當時的人調侃道:「穿黃袍的是聖人,穿白衣的是山人。」肅宗大約覺得白衣山人這個稱呼有點老土,便賜給他紫色官服和金魚袋佩飾,又任命他為廣平王李俶(後改名李豫)的行軍司馬,並對他說:「你曾經效力過上皇(玄宗),中間當過我的老師,現在又要請你當我兒子的行軍司馬,我父子三代都受益於你。」然而,李泌與肅宗的親密關係,卻招來了權臣崔圓、李輔國的猜忌。至德二年(757年),官軍收復長安,肅宗回到京城後,李泌為避權臣嫉恨,主動請求隱退。肅宗大約覺得平亂大局已定,於是賜其三品俸祿及隱士服,准其隱居南嶽衡山。

南嶽高明台

李泌在衡山煙霞峰下結廬隱居,隨著名道士張太虛學習道教秘文,又與懶殘和尚等高僧交往。因出入於釋、道之間,融儒、釋、道三教思想於一爐,形成了其獨特的智慧。南嶽高明台石壁上所刻的「極高明」三個大字,據傳是李泌的手跡,也是他的畢生追求。

寶應元年(762年),玄宗、肅宗相繼去世,太子李豫即位,是為唐代宗。李豫雖為肅宗長子,但在被立為太子前,地位並不十分牢靠。李泌曾在肅宗面前極力維護他,李豫自然心存感激。所以,代宗即位後對李泌念念不忘,常派宦官到衡山看望李泌,稱他為「天柱峰中嶽先生」,賜給他朝見天子的玉簡。李泌居衡山期間,有一天夜裡遭山賊襲擊,他被扔到深谷中。所幸深谷中有一層厚厚的落葉,沒有受傷。等到天亮後,他才攀援山崖走出深谷。大約是擔心李泌的安全,到了大曆三年(768年),代宗召李泌進京,讓其留居長安,並給他封了個翰林學士的頭銜。在衡山隱居十二年之久的李泌,於是白衣飄飄出山而去。

李泌出山圖

不過,李泌出山後並不順利。由於當時的宰相元載認為李泌不肯依附自己,留在朝廷對他是個潛在的威脅,便奏請將李泌派出京城擔任江西觀察判官。元載犯罪伏誅後,代宗召李泌還京,卻又遭宰相常袞所忌。常袞也想方設法外放李泌,先是讓他出任楚州刺史,被李泌推辭。後又讓他出任澧、郎、峽三州團練使,再遷杭州刺史。據說李泌出任地方官時,所到之處都頗有政績。

大曆十四年(779年),唐德宗即位。德宗還是太子的時候,就經常與李泌有往來,即位後自然信任有加。建中四年(783年),唐朝發生「涇原兵變」,德宗避難於梁州。危難之際,德宗急召李泌至梁州,授以左散騎常侍之職。貞元三年(787年)六月,李泌擔任中書侍郎平章事,正式拜相。李泌擔任宰相後,對內調和矛盾,保護功臣,對外遏制吐蕃,安定邊陲。他採取聯合回紇、南詔、大食諸國,共同打擊強敵吐蕃的戰略,成功扭轉了對吐蕃的戰略劣勢,解除了吐蕃對唐朝的威脅。

李泌畫像

貞元五年(789年)三月二日,李泌病逝,享年六十八歲。德宗追贈他為太子太傅,所賜賻禮加等。李泌歷仕四朝,周旋權貴之間,數為奸佞所嫉,但每次都能全身而退,得以善終,堪稱奇蹟。李泌的高明之處在於,始終將自己定位於世外之人,淡泊功名,矜而不爭。這大約就是「極高明」的真諦。

李泌死後,其子李繁在南嶽大廟左側建「明道書院」以示紀念。這是南嶽最早的書院,後改名「南嶽書院」。南宋時,書院遷至集賢峰下,改稱「鄴侯書院」。理學家胡安國、胡宏、朱熹、張栻等在此講學。以後各代多次重修。清乾隆九年(1744年),鄴侯書院移至煙霞峰下李泌隱居之處。現存建築為民國十一年(1922年)重修。門前石柱上刻有這樣一副對聯:「三萬軸書卷無存,入室追思名宰相;九千丈雲山不改,憑欄細認古煙霞。」聯語撫今追昔,思古懷人,情景交融,意境深遠。據說堂中原設有李泌的木雕像,1966年時被毀。(文/謝志東)

鄴侯書院簡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笑談古今事 的精彩文章:

宋玉城說宋玉:楚王一高興,賜給宋帥哥一座城池

TAG:笑談古今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