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盜墓者盜走隨葬品,卻沒有摸走隨身之物,考古人員清理時發現意外

盜墓者盜走隨葬品,卻沒有摸走隨身之物,考古人員清理時發現意外

江西明寧獻王朱權墓考古

本文作者 倪方六

先說幾句本文要聊墓主的史話

朱棣的「靖難之變」能夠成功,能夠坐上皇位,與其第十六弟、寧王朱權的鼎力相助分不開。沒有朱權參與,擁有皇權的建文帝朱允炆不可能輸給四叔的,至少朱棣奪權不會那麼順利。

朱權是被朱棣誘騙入燕營,並許諾事成以後「中分天下」。但朱棣當上了皇帝後絕口不提此事,朱權也不敢問,請求改封也未能如願。

盜墓者盜走隨葬品,卻沒有摸走隨身之物,考古人員清理時發現意外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朱權畫像)

朱權於洪武二十四年(公元1391年)封於大寧(內蒙古多倫一帶),封號「寧王」。洪武二十六年(公元1393年)就藩。朱棣即帝位後,朱權知道朱棣對他不放心,請求改封國於江南,蘇州或錢塘。

俗話說「生在蘇杭,死葬北邙」,蘇州與杭州二城富甲東南,朱棣自然不會同意,託故不允,但列出建寧、重慶、荊州、東昌四地,讓朱權挑選。

盜墓者盜走隨葬品,卻沒有摸走隨身之物,考古人員清理時發現意外

(朱棣畫像)

永樂元年(公元1403年)二月,朱棣將朱權改封江西南昌,詔以原布政司衙門為王邸,「瓴甋規制無所更。」從此,朱權再也沒有離開封地,收斂武功,醉心文道,老死江西。

這篇「梧桐樹下戲鳳凰」頭條號,就來說說朱權墓的考古情況。

朱權墓在今江西新建縣西山珂里鄉潢源村西的山上,距南昌市30公里。該山古名「緱嶺」,自朱權生前在此大興土木,築南極長生宮,建壽墓,著《遐嶺洞天志》,此後多稱「遐嶺峰」。清同治《新建縣誌·塋墓》即稱:「明寧獻王朱權墓,在西山緱嶺遐嶺峰下,敕建。」

盜墓者盜走隨葬品,卻沒有摸走隨身之物,考古人員清理時發現意外

(朱權墓入口)

這裡風水好,有雙鳳來飛之形,故《朱氏八支宗譜》稱之為「雙鳳山」,今俗謂之「丹鳳貼壁」,又稱「金墳廠

朱權墓封土高大,如山丘狀,外形特別。封土堆正面寬42米,左、右、後三面周圍長202米。墓有五層,依山勢所建,有如梯形。

從上至下原建築分布情況是這樣的:墓丘前為南極長生宮,再前為醉仙亭,亭前為小橋,橋前左右為石華表,最前端有相對的碑座。

盜墓者盜走隨葬品,卻沒有摸走隨身之物,考古人員清理時發現意外

(朱權墓地華表)

朱權死於正統十三年(公元1448年),享年71歲。謚曰「獻」,史稱「寧獻王」。

朱權墓生前已造好,所以,他死後直接就葬了進去。

1957年,朱權墓被江西省人民委員會公布為全省第一批文物保護單位。但在次年,朱權墓即被官方考古發掘,理由是豐富江西的館藏明朝史料,朱權是明朝在江西有影響的藩王,有代表性,隨葬應該豐富。

盜墓者盜走隨葬品,卻沒有摸走隨身之物,考古人員清理時發現意外

(湖北明郢靖王發掘現場)

1958年10月間,經江西省人民委員會批准,朱權墓被列入江西省級年度重點考古發據項目。

1958年10月29日,發掘朱權墓正式開始,至11月20日結束。

當時,江西是第一次發掘藩王墓,並不知道藩王墓的形制,墓道的入口也不清楚,墓的朝向也搞不清。

考古人員首先是尋找墓門。找不到墓門,就進不了墓室。考古可不像盜墓,從墓室頂上打洞進入,考古是科學地發掘。

盜墓者盜走隨葬品,卻沒有摸走隨身之物,考古人員清理時發現意外

(北京明隆恩寺明太監鄭真墓考古發掘現場,墓門暴露)

那墓門在哪呢?考古人員最早在朱權墓封土堆的北坡內,探出磚券墓一座,起初以為是朱權墓的側門或耳室。

進一步清理後發現,這是一座獨立的古墓,但已有盜墓者光顧過了。盜墓者從磚券墓頂上打出盜洞,進入墓室。這伙盜墓者真貪,被盜一空,用考古人員的話說是「片屑不存」。

從構造形式及青灰磚看,推斷雖明朝墓,是否是朱權妃子及家族後裔墓無從判斷,因為沒有半點文物出土。

盜墓者盜走隨葬品,卻沒有摸走隨身之物,考古人員清理時發現意外

(成都明朝墓石封門)

朱權墓封土堆的前面,有一道用青灰磚砌成的擋土牆,封土堆的頂部又有一道用石塊砌的擋土牆。為了辨清墓向,第二道擋土牆前面開一道探溝,來推斷墓門方位。

果然,探溝底挖到磚砌券拱頂時,墓室的構造和方向便暴露無遺了。

朱權墓為東西正向。據地理形勢推測,朱權墓的墓門應在東端。

盜墓者盜走隨葬品,卻沒有摸走隨身之物,考古人員清理時發現意外

(東漢磚室墓)

考古人員從第一道擋土牆,往下挖,終於在1958年11月8日掘到墓門牆。

11月16日晚上打開墓門,次日開始清理墓室,僅花了3天時間,清理工作便全部完成。

雖然考古人員費了半天勁才找到墓門,但過去的盜墓者尋找墓門似乎沒費事。隨後的清理髮現,朱權墓也早被盜墓者挖了,而且下鏟的位置很准,就在主墓室石門後。

盜墓者盜走隨葬品,卻沒有摸走隨身之物,考古人員清理時發現意外

(古墓考古現場,紅圈內為巨大的盜洞)

考古清理時,第一道門順利打開。但在進入第二道門時,考古人員心就發涼了,在第二道門後發現了盜洞。

盜墓者進入墓室內,把裡面翻得亂七八糟,棺木全被擾亂,漆皮爛屑,狼籍不堪。考古人員清撿碎屑,僅找到少量金、銀、錫、玉、瓷器等隨葬物——此墓雖大,但因為被盜,最後出土文物並不豐富,前室、次前室及左右耳室竟然空無一物。

其實,朱權墓埋葬的並不深,墓券頂到堆土頂僅5米左右,盜墓者的挖掘難度並不大。

整座墓全部用素麵青灰磚砌成,牆基底部和墓門使用石料。

盜墓者盜走隨葬品,卻沒有摸走隨身之物,考古人員清理時發現意外

(蜀僖王墓門外八字牆)

墓門外面左右兩側,各有磚牆一道向前伸出,呈「八」字形。

墓門的封堵考慮到了日後盜墓問題,採取了反盜設計。前室後有二道石門,為雙扉樞軸式。各用一塊大青石板製成,表面磨製光滑,上有鋪首。

門扉後面用一石柱斜撐著。此石系將下端放落在槽里,上端依靠在門板上,自外關門,石即自動落下,外面無法推開,即所謂「自來石」,與北京十三陵中的明定陵自來石原理是一樣的。

但盜墓者對付自來石封堵設計有絕招,使用一種「7」字形、俗稱拐釘鑰匙的工具插入門後,就可以將自來石柱頂開。當年,考古專家在開啟明定陵石門時,也使用盜墓者慣用的絕招。

盜墓者盜走隨葬品,卻沒有摸走隨身之物,考古人員清理時發現意外

(自來石抵門)

盜墓者盜走隨葬品,卻沒有摸走隨身之物,考古人員清理時發現意外

(北京明定陵封后的自來石)

但最重要、隨葬珍寶主室——後室上的第三道封門,卻沒有反盜墓裝置。此門與第二道封門結構相同,但門是虛掩的,一推即開,門後沒有使用自來石抵住。這是什麼原因?下葬封門時漏了?還是預備的自來石沒有了?原因成謎。

朱權墓中室左右各有券門,可通左右耳室。耳室地上靠後半部,各有一棺台;中室之後有券門通向後室。

後室中有棺台,上置朱權的葬具,已腐朽潰裂,僅可看出兩端大紅朱漆,顏色鮮艷——應是一口大紅棺材。

盜墓者盜走隨葬品,卻沒有摸走隨身之物,考古人員清理時發現意外

(明成都藩王墓室,棺床上置棺)

盜墓者盜走隨葬品,卻沒有摸走隨身之物,考古人員清理時發現意外

(明益庄王夫墓出土金錢)

棺蓋、棺底和棺兩側的末端繪折曲紋飾,俗稱「荷葉頭」。

雖然棺材腐朽,但讓人意外的是,朱權的屍體還有完好的形狀,腐而未潰,手足伸直,仰身而卧。

從朱權的嘴裡,考古人員意外發現一物——一枚小金錢。

古代貴族死後嘴裡都會含寶,即口琀,這個風俗盜墓者都應該知道的。但盜朱權墓的盜墓者進入墓室後,盜走了大量珍貴隨葬品,卻沒有摳嘴取寶,是忘記了還是害怕了?

盜墓者盜走隨葬品,卻沒有摸走隨身之物,考古人員清理時發現意外

(金簪)

進一清理髮現,盜墓者似乎根本未動過朱權的屍體,沒有摸走隨身之寶,這給考古人員留下了驚喜。隨後又清理出了多件珍貴文物——在盜墓者眼裡是寶的隨葬品。

在屍身下的布帛上排有大金錢兩行,每行6枚;頭髮插有金簪,肋部有銀耳挖,右手執一手杖。

腰纏玉帶,胸部放有兩頂道冠,頭部戴著漆制道冠,身穿金錢雲紋道袍,但已完全腐爛,手一碰即成泥。

朱權改封南昌後,便不問政事了,沉湎於文化活動。他取號「臞仙」,又號「涵虛子」、「丹丘先生」,在音樂、道學、茶道等多個領域都有建樹,死後應該隨葬這方面的東西,至少樂器是少不了的,考古人員清理時還就是沒發現。

盜墓者盜走隨葬品,卻沒有摸走隨身之物,考古人員清理時發現意外

(宋徽守撫七弦琴)

在棺台左前方地上有些殘破漆皮,似是一張七弦琴的輪廓,極可能是朱權生前使用的樂器。

在棺床前的地面上,還發現了已腐朽的木俑;棺台左右兩側放有6件木牌匾。棺台後面壁龕上放有小銅鏡、剪刀及錫制鎏金明器10餘件。

後室的左壁龕放有5件白瓷罐,內有黃棕色液體,似為酒類;左壁龕內有銅質小暖鍋,湯匙、套杯等飲食用器。

這些隨葬品,完整地反映了朱權生前的生活方式和飲食喜好,日常朱權會喝上幾杯的。

盜墓者盜走隨葬品,卻沒有摸走隨身之物,考古人員清理時發現意外

(明魯荒王墓出土儀仗俑)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梧桐樹下戲鳳凰 的精彩文章:

江西修水庫挖明封王墓,王妃棺內找到一罕見女用品定陵皇后都沒有
盜墓者動用手扶拖機運輸盜出文物,省長辦公會罕見專題研究反盜墓

TAG:梧桐樹下戲鳳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