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曹操一生求賢若渴,這三種有才之人,並不為他所喜

曹操一生求賢若渴,這三種有才之人,並不為他所喜

曹操一生求賢若渴,這三種有才之人,並不為他所喜。

三國時期,從豪傑並起逐鹿天下,到最後三國鼎立,曹操、孫權、劉備三人脫穎而出笑到了最後。這三方勢力里了,又以曹操最算成功,至少在他手上,統一了北方大部分地區。

俗話說,一將功成萬骨枯。曹操,作為魏蜀吳實力最大、統一北方的一方,我們看到他有這麼大的成就的同時,也不能忽視,那些死在曹操手下的大小英雄。那些人里,有的碌碌無名,有的也是名重天下,為什麼都會走了同一條道路——為曹操所殺呢?我認為,大致有如下幾點:

1、 不知藏拙的人:

這個原因死於曹操手上的人、最為大家熟知的就是楊修。楊修之才,不可謂不高,一開始也確實受到曹操的青睞,安排他給將來的太子曹丕做輔佐,後來還做了太師府的主薄。本是大好前程,卻因為楊修shi才傲慢,不懂得「槍打出頭鳥」。先是以「一人一口」之解吃了曹操的貢酥,又以「門太寬」識破曹操「闊」字之義,最後,終於在軍中因為「雞肋」事件,被曹操殺了。

可見,在曹操手下做人,有才並不可怕,可怕的就是把才華用在這些「小伎倆」上不算,還恨不得天下人不知道,這才是有才如楊修、也不得善終的根本原因;

2、 目中無人的人:

如果說楊修之鋒芒畢露是肇禍之由,那麼,孔融、禰衡這兩人,其名氣比之楊修更要名滿天下,尤其孔融,更是孔子的嫡系子孫。可孔融也死於曹操之手,禰衡雖然被黃祖所殺,卻也是曹操借刀殺人之計造成的。

孔融與禰衡,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都是目高於頂的人。孔融以匡扶漢室為由,多次對曹操的大小事宜加以冷嘲熱諷。尤其曹丕納了袁術的侄媳婦甄宓之後,更是親自寫信給曹操,說什麼「文王伐紂,把妲己送給周公」,說的曹操面紅耳赤下不了台。禰衡更是張狂,「擊鼓罵曹」的京劇曲目大家知道嗎?就是這老兄的「大手筆」。

試問這麼張狂的人,天下有誰能容忍?即使曹操再怎麼思賢若渴,也只能一殺了之。

3、不能為己所用的人:

曹操一生,對「才智之士」確實還算待遇不錯。可這樣是有一個前提的,那就是必須能為我所用。一旦發現不能為自己所用的人,儘管他的能力再大,也不可留。

這裡面最有代表性的就是陳宮,呂布手下的高人。呂布兵敗之後,陳宮被俘,一開始曹操多次勸降,可惜陳宮硬是王八吃秤砣鐵了心,於是,曹操只能忍痛殺之,以免養虎為患。

同樣的道理,還有袁紹手下的沮授,都是對原來的主人忠心不二,於是,即使曹操胸懷再大,他們也是不能留下的。

唯一的一個特例,似乎只有關羽。被曹操俘虜之後,立馬投降,雖然口頭說「一旦得知劉備下落,立即辭去」。曹操接受這個請求,其實是希望關羽留在身邊,能受到自己的感化。想不到關羽真的在知道劉備去向後,立即偷跑了。關羽不能為自己所用,曹操也只是還是沒來得及出手,這算是曹操失算了吧。

所以,曹操一生自詡最是愛才,也確實因此招納了像郭嘉、荀彧、賈詡等人,但如果犯了以上三個「大忌」,曹操殺他也是絕不手軟的。因此,有才之士,想要有所作為,「做人」才是那個亂世的立身之本啊。不知道您對此怎麼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每天來讀古文章 的精彩文章:

獲得福報的「三種心」,如果都有,便是善因福厚
600年來,信佛的人何其多,為何只有釋迦牟尼能成佛

TAG:每天來讀古文章 |